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随笔 >> 文章正文
  • 偷闲偶得

    类别:随笔 作者:采薇山人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6/8/5 11:48:48 网友阅读:889次 网友推荐:27次  字号:   

    偷闲偶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凡一个正常的人,没有不喜欢钱的。然而,当你辛辛苦苦挣点钱又轻而易举送给别人之后,其内心是多么的不甘便可想而知。然而,这就是社会,一个遵循着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自然规律的社会。因为你不是强者,吃了亏之后,如果你想发泄,你大可以爬上高山,一个人大声的呼喊,排泄胸中的愤懑;同样,你也可以厌世轻生,长江可没有盖盖子,你尽可以站在长江大桥上往下跳下去。

    无论发泄也罢,轻生也行,当你还没有走完人生的路,这日子还得一天天过。于是,便又回想到了四川一家茶楼兼酒楼的地方这样的一幅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力苦劳心苦苦中作乐再斟三盏酒来”。

    人为什么一出生就是一声啼哭?也许这哭声昭示着人的一生就是要能吃苦。忙了,累了,苦了怎么办?“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尝遍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于是乎,这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便成自我安慰,自我调节的好办法。当你困惑或消沉的时候,迷茫的情绪带来的是不安和烦躁。窗外是繁杂的楼群,楼下是喧嚣的街道,眼前是浮躁的人群,耳际是飞涨的物价,更何况日今眼目之下到处都是诱惑和陷阱,到处是欺骗和尔虞我诈,干嘛这么较真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明知道几十年后一切都是空,何如要背上沉重的十字架,何必不自己放开而寻求快乐和开心呢?人非圣贤,然集几十年之混世经验,就如当年一位书卷气的老友所说“莴苣是剥皮了吃茎”的一样,窃以为“静’其实就是是一种心态,偷闲也就是一种修炼。

    记得有人说:智商高情商高春风得意。智商高情商低怀才不遇;智商低情商低一生低迷。我不知道我的智商和情商是高是低,也不想去追根问底,我就是我,一如曹翁之贾宝玉,顽石一块。正因为此,自己取号为采薇山人。顺其自然,自生自灭,任他去吧!我的家乡虽居小城,司空见惯之后就觉得无啥风景可逛,在家的时候我会常去八峰山观天空舒卷自如的白云,常去娄水河看碧波荡漾的流水,晨则随着早练的人登上威风台,畅汗淋漓的大喝“嗨……”夜则搬一把躺椅置放在楼顶赏明月清风。每遇小雨,或许我会撑一把小伞,细听小雨敲打着不规则的音符徜徉在人群纷杂的大街上,或许我会坐在我的书桌前,一边听着轻音乐,一边品着虽然粗糙却是老家自留山上的绿茶。“独坐书斋谁做伴,一支秃笔茶一杯”,也许这就是神仙的日子吧

    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清晨,我踏着晨雾,徜徉在汉阳江滩江边的小径。甬道两旁的树林和小草的香味夹杂着的泥土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心脾。我一边倾听着小鸟的歌唱,一边欣赏着路边的花草。一会儿,热辣辣的太阳喷薄而出,波光粼粼的长江金光闪闪,小径虽然被夹道的树木遮挡,但阳光仍然穿透树林的空隙从上洒了下来,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呈现在了你眼前。人生不管有多大的曲折和坎坷,落在了这样一幅美景之中,又有什么不能丢弃的呢?一时间,我陶醉了,忘却了烦恼,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存在。

    我在陶醉中脚步下意识的沿甬道小径前行,景物随着我的思绪在一幕幕的后移,我突然想起老子的“人法地,地发天,天发道,道法自然”来,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吗?

    想开了,看淡了,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该干嘛干嘛。想跳就跳,想唱就唱,该怎么活就怎么活。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匆匆过客,其实,根本不必要给自己背上精神的枷锁。

    本文评论 (共 1条)

    • 倚心 给他发短信:无为而治。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