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写给思苑

    类别:散文 作者:祝晨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4/30 16:56:59 网友阅读:938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对于思苑,我始终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这对我来说实在不容易,就像女神,一旦接近了,就很难再有仰望的感觉。更何况,我还是一个喜欢挑剔,对自己的毒舌沾沾自喜的人。

    加入思苑文学社,有一种鬼使神差的力量在驱动着我。对于一个学着经济,念着文学的人来说,那种被命运被安排,身不由己的寂灭感说出来很可笑,但经常让人无所适从。然而,从成为文学社一分子的那天起,就已经被套牢,而自己却心甘情愿,因为那是谁都无法拒绝的情与义。

    韩寒在他的《三重门》里写道:“文学这东西好比一个美女,往往人第一眼看见就顿生崇敬向往。搞文学工作的好比是这个美女的老公,既已到手、不必再苦苦追求,甚至可以摧残。雨翔没进文学社时常听人说文学多么高尚,进了文学杜渐渐明白,‘搞文学’里的‘搞’作瞎搞、乱弄解释,更恰当一点可以说是‘编文学’或是‘搞文学’。”韩寒说的也许没错,然而文学社里真正让人喜欢,让人怀念的却是这里的人。记得中秋节给我们发月饼的眯眯眼的于澄泽学长,记得两个土豪的部长请我们吃饭(我以前不知道徐锦记还有一个洞天所在),记得诸多和蔼可亲的大美女们,还有性情各异但异常认真的部员们。

    文学在这个时代似乎等同于迂腐落伍,文字让度给了声色光影,在时代的倒影中愈发苍白。在时代洪流里迷失家园的文学,被一群人视若珍宝,并且藉此维护着他们对于世界的纯真信仰。在这里,你可以随心所愿,或保持沉默,或滔滔不绝,没必要取悦于谁,没必要为了让某人认识你或认识某人而费尽心机,没必要聚餐时说一堆言不由衷的话语。这种自由舒适的感觉尤其珍贵难得。进入大学,已经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悲凉,文学社就是温馨的避风港湾。在这里,我似乎更习惯于欣赏,我观察着他们的单或双的眼皮,白或黑的脸庞,安静或吐露字句的嘴唇,并且觉得如此的不可思议。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一群人呢?怎么会有那么多敏感的心思,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唠叨与碎碎念,怎么会有那么纯真的思想?很多人无法理解的,也同样在我的心里回荡起无穷的问号与惊叹号。

    大一上学期,王再兴学长说过要把思苑文学社办成校级的,我记得戴福林曾经说过文学社就因为其小才保持了他的精致(大概是这个意思)。我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文学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配备的咖啡,而是一杯时间沉淀,用心泡好的淡茶。文学自身的气质就决定了他与大千世界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文学社很容易走进两个极端,要么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鸣得意,失去了与这个世界的链接和互动;要么一味迎合市场,其质朴真挚的底色被商业的杂质所遮掩。也许校级最本质的意思应该是走出一个学院的圈囿,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人,办更有质量的活动吧。

    思苑文学社的精髓,体现在一个‘思’字上。文学广博,宽厚,倚仗故纸堆或几本畅销书枉谈文学,实在是对她一厢情愿的解读。年轻人的思想最富有朝气,最生动活泼,

    而文学最应该是思想汇聚之渊薮,无论是淡泊悠远,抑或是激烈昂扬,思想都能在这里找到出口,在这里交织碰撞。

    对于我而言,现在看纯粹文学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接触更多的是财经,经济之类的杂志报刊。也许,有一天谈起文学会觉得很遥远,很天真。但文学,曾经滋养了我的灵魂,曾经陪伴了迷茫的孤独的自己。那么,这种敬畏之情,就永远存在。

    还要说什么呢?关于文学的梦想也许终会陨落,但是谢谢你,思苑文学社,支撑了我明媚的信仰。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