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s://cjam.xjtu.edu.cn
(202502期)
3、刊内邮箱:cjam@xjtu.edu.cn
4、刊内电话:029-82668756
029-82665691(微信公号信息)
5、微信公号:应用力学学报(cjam_xjtu)
6、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
2025年5月20日星期二
《应用力学学报》启用新版采编系统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应用力学学报2025年04月16日
尊敬的作者及审稿专家:
为提高投稿审稿效率,更好地服务广大专家学者,本刊即日起更换投审稿系统。新版系统访问地址:cjam.xjtu.edu.cn。
若您为刊物的老作者,也需要重新注册账号。4月16日之前的投稿、审稿请点击网站下方相应入口进入旧版系统处理,或访问旧版系统地址:ocjam.xjtu.edu.cn。4月16日全面启用新系统投稿。
过渡期间,两个系统都可使用。新旧系统切换期间,如您在投稿或审稿中遇到任何问题,请您随时与编辑部取得联系(办公电话:029-82668756,82665691)。
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应用力学学报》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2024-07-01
1.收稿范围
《应用力学学报》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力学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报导现代力学理论、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等在航空宇航科学、航海造船、桥梁隧道、公路铁路、土木建筑、水工港工、矿山冶金、机械化工、防灾减灾、能源环保等工程中的应用且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创造性和实用价值的创新科研成果。 本刊设有专家述评、青年学者论坛、力学专题专栏、动力学与控制、振动与控制、爆炸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飞行力学、生物力学、研究简报、讨论与探索、综合评述、工程应用等栏目。读者对象为工程技术、力学研究及高等院校师生等相关的科研人员。本刊是力学专业覆盖面最宽、行业涉及面最广的力学期刊之一。
2.来稿要求
1)中文稿:题名(限20字以内)、作者名、单位名、邮政编码、单位所在地名、摘要(300~5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文中物理量、单位、数学符号)的书写应符合有关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出版的国家标准;文中插图的图序号、图题、物理量、单位、坐标系及坐标值要完整,图中不同线条的区别应该标注清晰;文中表格的表序、表题、物理量、单位要完整;参考文献应列出文中涉及的主要资料,未公开发表资料不能引用,编写格式以GB/T 7714-2015的规定为准;第一作者简介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身年份、已获得的学位、所在单位、职称或身份、研究方向、E-mail、通信地址、项目资助基金及编号。
2)英文题名(应与中文名相符)、作者名(中国人应使用汉语拼音)、单位名(应使用标准译名)、邮政编码及单位所在地名(中国地名应使用汉语拼音)、关键词(3~8个,且应与中文一一对应)应符合书写规范;摘要正文要求符合英文的书写规范和专业领域的习惯用法,并应保证内容完整,摘要正文宜在350个实词以上。
3.相关费用
本刊稿件录用后按照500元/页收取发表费(基础版面费3500元/篇,7页及7页以内)。稿件一经刊用,即赠当期刊物一本,并按规定酌致稿酬。
4. 版权相关
1)本刊为《全国性学会科技期刊道德公约》签署单位,要求作者必须签署“版权转让确认书”。稿件内容如涉及协作单位和其他合作者请一并说明,否则引起纠纷由作者自负。
2)来稿文责自负(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等),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编辑部在作者与我刊的约定期限内审理稿件,审稿期满未有结果,届时作者可自行处理。
3)为了便于学术信息的有序传播,本刊实行“开放存取”,录用后作者需转让部分版权,并在中国知网实行“网上优先出版”,有关内容见网站首页的版权转让确认书,如果作者有特殊声明或要求时,请来稿时提出书面说明。
5.审稿周期
本刊一般2.5个月左右决定是否采用,最长一般不超过4个月(因审稿专家的时间不好控制,2个月左右可以给学科编辑联系催促),录用后即在“中国知网”优先出版。投稿时请作者核对注册的作者信息,特别是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我们会及时回复稿件处理的进度,作者也可以随时登录查询或及询问。
6.审稿流程
1)本刊实行严格的双向匿名同行专家审稿机制:编辑初审,同行专家外审,编辑根据专家的意见筛选拟录用的稿件返回作者修改。目前本刊的稿件录用率在25%左右,评价非良好以上或不宜录用的稿件将可能被通知作者退稿;作者修改后送责任编委和主编审查:是否按审稿意见修改、还有没有错误,将决定是否被录用。
2)稿件录用的参考标准:1)选题前沿性——是本学科的研究热点,读者面较广;2)研究的理论性——对同行以后的研究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价值;3)论述的逻辑性——论述正确、表达清楚、语言精练;4)写作的规范性——图表清晰、标注规范,量单位使用正确;5)摘要的信息量——要素齐全(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清楚明了地反映出论文的创新之处,英文表达基本通顺;6)参考文献引用科学、合理,中英文文献平等对待,尊重本刊已发表过相关内容论文作者的劳动,该引用时能够给予关注,有一定的文献基础。
7.联系方式
编辑部联系电话:029-82668756;联系地址:西安交通大学西部科技创新港1号巨构2115《应用力学学报》编辑部(邮编:710049)。
《应用力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