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官网网址(微信公号信息):
https://www.rtcmjournal.com/
3、官网电话:010-88540644
4、官网邮箱:health@rtcmjournal.com
5、出刊日期:为双月刊,一年出版六期。
6、微信公号: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
2025年2月11日星期二
《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 2024年12月16日 14:35 北京
《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是由中国融通文化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金盾出版社主办、《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编辑部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唐佩福担任编委会名誉主任委员;由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骨科主任、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所长常祺作为编委会主任;由运动、医学相关领域的230余位专家、学者、医生、科研人员等组成编委会。《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每年出版六期,2025年1月起正式出版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5457;国内统一刊号:CN 10-2026/R。期刊即日起面向相关学术领域专家、学者、一线科研工作者等长期征稿。
1征稿方向
《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办刊宗旨为:“刊载运动科学与健康领域理论实践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期刊主要征稿方向为:运动医学、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运动教育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与代谢、运动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运动与健康管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与人工智能、运动损伤修复新型生物材料、运动与中医药等。
期刊主要设置的栏目包括:基础和应用研究、临床实践、综述、案例报告、学术争鸣、学术动态、讲座等。
2稿件要求
本刊只接受电子投稿,具体要求如下。
(一)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重点突出、数据可靠、结论恰当、文字通顺精炼,重复率低于15%;论文篇幅5000字以上;研究内容及数据不涉密,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
(二)文稿必须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法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论文涉及重要项目及基金情况、作者联系方式。
(三)题目要求有中英文,简练、可用短语,不能用句子,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作者姓名和单位要求有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要求有中英文,中文摘要以200~300字为宜,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关键词要求有中英文,关键词5~8个,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中图法分类号可根据关键词,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找,查询网址:http://www.ztflh.com;只著录最必要的、最新的参考文献,仅限于作者直接引用并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著录格式参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论文涉及有基金资助的项目要给出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在文章最后给出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3联系方式
投稿作者请注册并登录本刊官网采编系统,注册登录入口:
https://www.rtcmjournal.com。
《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是由中国融通文化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金盾出版社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办刊宗旨为:“刊载运动科学与健康领域理论实践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本刊长期征集符合办刊宗旨的原创性学术成果综述和研究论文。期刊主要征稿方向为:运动医学、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运动教育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与代谢、运动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运动与健康管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与人工智能、运动损伤修复新型生物材料、运动与中医药等。期刊主要设置的栏目包括:基础和应用研究、临床实践、综述、案例报告、学术争鸣、学术动态、讲座等。
论文篇幅要求(含图、表)5000字以上,原则上不超过2万字。文稿必须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法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基金资助情况及编号(如有)。
一、题目
要求有中英文,简练(一般不宜超过25个汉字)、可用短语,不能用句子,应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而简明词语的逻辑组合,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
要求有中英文。
三、摘要
要求有中英文。中文摘要以200到300字为宜,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 、“报告了……现状”、“进行了……的调查”等。
摘要的结构如下:[目的]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解决什么问题而开展,或作用和意义,或有什么新意或突破等;[方法]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利用了哪些资料和成果来进行研究;[结果]得到什么与众、与前人不同的结果、观点、认识、发现,有什么新的进展;[结论]由以上结果得出有关结论、认识、预测、方向,要有参考、导向、指向、借鉴作用。[结果]和[结论]也可以合在一起写。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动语态,不用“We”等第一人称作主语。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结论。
四、关键词
要求有中英文,关键词5-8个,关键词越多越好,应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不能全是英文或英文缩写。
五、中图法分类号
根据关键词,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找。中图分类号查询网址:http://www.ztflh.com/?c=26570
六、正文
科技论文一般由4个部分构成:引言(研究的目的、问题的提出)、技术思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结果及其效果(研究得到的成果及其应用效果)、结论(最终得到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第二、第三部分详述,第一、第四部分简述。
(一)章节标题:简练、可用短语,不能用句子。
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式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式为1.1、1.2、2.1、2.2…;三级标题形式为1.1.1、1.1.2、2.1.1、2.1.2…。
论文开头要有引言(以0序号开始),论文最后要求有结束语或结论。
(二)插图:要有图序、图题,应精选、清晰,有自明性,标目、标值要规范、准确,切忌与文字内容重复,图要随文序号出现,随文格式采用XXX(图1),分图编号采用(a)、(b)...;
表:要随文出现并标注表序、表题,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的左、右端不封,随文格式同插图。
(三)正文、图表、公式中的变量要用斜体,矢量、矩阵、向量要用黑斜体;英文缩写、计量单位、函数名称、运算符号、括号等都要用正体;公式中的每一个符号都要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一一说明或注释;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四)文中英文缩写在第一次出现时要给出英文全称(众所周知的不必)。
七、参考文献
(一)只著录最必要的、最新的参考文献,仅限于作者直接引用并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献题目后要给出文献类型字母标识。
(二)著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国人名亦如此)。如著者不多于3人,则全部著录,如为4人以上者,只著录前3人,后面中文加“,等”,外文加“,et al”,著者间加“,”,最后两者之间一律不加“和”、“and”等连词。
(三)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起讫序号间用“-”连接。
(四)著录格式参照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注明).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颁布单位.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标准[S]—standard).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EB/OL].(刊登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访问路径.
八、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第1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 ×省(市)×市人,职称,学历,研究方向。
作者简介可在文章最后或首页地脚处给出。
九、基金项目
有基金资助的项目要给出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包括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学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部、局级科研项目等。标注示例如下。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资助项目“典型产品运行安全寿命预测技术研究”,2012AA040104。
十、联系方式
在文章最后给出第一作者联系方式(包括邮政编码、通信地址,电话,E-mail)。
十一、图式规范
图像格式:TIF。
图像大小:半栏(宽×高)为192.5px×h cm;通栏(宽×高)为405px×h cm。
图像分辨率:位图为300像素/cm;灰度图为300像素/cm。
线形:粗细为8个像素(px)。
箭头:宽度400%,长度800%,凹度30%。
字体字形:汉字为宋_GBK,9px;英文为Times New Roman,9px; 希腊文为Symbol(T1),9px,伪斜体(或Windows标准字体,伪斜体);行距为11px。
十二、排版格式
页边距:距离上、下、左、右50px。
论文题目:居中,小二号,黑体(中文/西文),单倍行距。
以下各个部分的字体均采用中文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
作者姓名:居中,小五,单倍行距,多个作者之间加空格(全角),作者单位多于1个则在作者名字右上加单位标号。
作者单位:居中,小五,单倍行距,多个单位则按次序加编号,中间用分号隔开。
摘要:两端对齐,小五,单倍行距,“摘要”二字加粗。
关键词:居左,小五,单倍行距,“关键词”三字加粗。
中图分类号:两端对齐,小五,单倍行距。
英文题目、作者、摘要及关键词:多个作者之间加逗号,字体Times New Roman,其他格式同中文。
正文:两端对齐,五号,1.25倍行距;
1级标题:居左,小四,加粗,1.25倍行距;格式:标题号跟标题名称之间空一格(全角);
2、3级标题:居左,五号,加粗,1.25倍行距;格式:标题号跟标题名称之间空一格(全角);
图表标题:小五,中文采用黑体,西文用Times New Roman,1.25倍行距,图表序号与名称之间加一空格(全角);
公式:居中,标号居右;
参考文献:两端对齐,小五。
基金项目:两端对齐,小五。
作者简介:两端对齐,小五。
发布日期: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