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中国兽医卫生(原:兽医公报)(2025年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官网投稿)

简介
  • 期刊简称待设置
  • 参考译名待设置
  • 核心类别 知网收录,2025年不收版面费,
  • IF影响因子待设置
  • 自引率待设置
  • 主要研究方向待设置

主要研究方向:

等待设置主要研究方向
待设置

《中国兽医卫生》(双月刊)创刊于1999年,2024年更为现名。是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栏目: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屠宰加工技术、调查研究、行业动态、综述分析等。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1期):

https://zgsyws.cbpt.cnki.net/

3、刊内电话:

010-59198880(编务);59198966(编辑)

4、刊内邮箱:zgsyws@126.com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出版。

6、官网信息:2025年对所有来稿概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

2025319日星期三

                    


《中国兽医卫生》期刊征稿启事

【官网信息】

 

2025-01-24 15:14:59

《中国兽医卫生》是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前身《兽医公报》于1999年创刊,2024年更名为《中国兽医卫生》,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2005S。办刊宗旨为:宣传我国兽医卫生政策法规,交流技术创新,报道基层实践,服务产业发展。设置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屠宰加工技术、调查研究、行业动态、综述分析等栏目。

本刊面向全国畜牧兽医相关行业管理、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大专院校和养殖场户,宣传贯彻国家在动物疫病防控、检疫监督和畜禽屠宰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报道兽医行业最新科研动态和基层实践,推广普及兽医科技知识。

为做好创刊工作,本刊2025年对所有来稿概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

热忱欢迎广大畜牧兽医行业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联系人:李艳华   010-59198880

《中国兽医卫生》编辑部

202511

 

《中国兽医卫生》投稿指南

202401期信息】

 

1期刊简介

1.1《中国兽医卫生》是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兽医行业科技期刊。本刊前身《兽医公报》于1999年创刊,2024年更名为《中国兽医卫生》,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2005S,双月刊。设有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屠宰加工技术、调查研究、行业动态、综述分析等栏目。

1.2本刊突出兽医行业科技期刊的特色,宣传贯彻国家在动物疫病防控、检疫监督和畜禽屠宰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兽医科学先进理论、最新科技成果和基层实践,追踪行业动态和焦点热点事件,推广普及兽医科学知识。

1.3本刊登载的稿件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导向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用词规范、文字精炼、语句通顺、图表清晰。

1.4来稿应保证:①未“一稿多投”;②署名无争议;③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④无泄密内容;⑤不违反伦理道德。

2投稿要求

2.1依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编辑部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减或摘登,如作者不希望修改、删减或摘登,请事先声明,如不声明视为作者同意。

2.2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请及时与本刊联系,一旦发现有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编辑部将立即退稿。凡退作者修改的稿件,作者应尽快返回修改稿。两次退修仍不符合发排要求者,按退稿处理。

2.3为保证样刊的及时寄送,请务必在稿件中准确写明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单位、通讯地址及电话(无特殊说明默认寄送第一作者)。

2.4作者来稿发表后,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如果最终修改稿更改作者顺序或者人数,请提供书面形式的更改说明且所有作者签字同意。

具体投稿格式要求、作者投稿入口和期刊联系方式,请登录以下网址查询:

https://zgsyws.cbpt.cnki.net/portal

 

《中国兽医卫生》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2024-07-25 15:49:09

1 总则

1.1《中国兽医卫生》是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兽医行业科技期刊。本刊前身《兽医公报》于1999年创刊,2024年更名为《中国兽医卫生》,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2005S,双月刊。设有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屠宰加工技术、调查研究、行业动态、综述分析等栏目。

1.2本刊突出兽医行业科技期刊的特色,宣传贯彻国家在动物疫病防控、检疫监督和畜禽屠宰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兽医科学先进理论、最新科技成果和基层实践,追踪行业动态和焦点热点事件,推广普及兽医科学知识。

1.3 本刊登载的稿件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导向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用词规范、文字精炼、语句通顺、图表清晰。

1.4来稿应保证:①未一稿多投;②署名无争议;③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④无泄密内容;⑤不违反伦理道德。

2 撰 稿

2.1 文字复制比 要求文章的文字复制比不超过15%,文字复制比超过15%的稿件将做退稿处理。

2.2 论文篇幅 文章的篇幅视文章内容而定,要求正文即引言到结论部分不低于4000字符,全文不低于6000字符, 一般在500020000字符。

2.3 字体字号 正文(除图、表内容及注释外)使用宋体五号(10.5p),文中出现的所有数字、英文字母均采用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2.4 英文对照  稿件的标题、作者和单位、摘要、关键词、图和表的标题、内容和注释均需要中英文对照,且中英文内容应一致。英文要求语法正确,无拼写错误,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2.5 标题 务求紧扣主题、准确简明、平实得体,便于交流和利用,一般不宜超过25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写语、字符、代号等。标题中的名词尽量使用中文,避免出现结构式、数学式,不使用商品名。一级以下标题以不超过15个字符为宜。

2.6 作者和单位 作者仅限于参与研究或对论文有主要贡献的人员。多位作者的姓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所有作者均需注明所在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政编码。汉语姓名英译采用姓前名后模式,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例如:黄岳迪译为 HUANG Yuedi

2.7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应简明扼要并完整准确地概括论文的内容,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他重要的信息。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将引言中的内容写入摘要。摘要内容不分段,一般不应出现介绍性文字、插图、表格、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保持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文体保持一致),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如出现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中文摘要的字数,原则上应与论文中的成果多少相适应,在一般情况下,报道性摘要以400字左右、报道/指示性摘要以300字左右、指示性摘要以15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外文摘要内容宜对应,为利于国际交流,外文摘要可以比中文摘要包含更多信息。关键词是通过对学术论文主题类型和结构的分析,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表达学术论文主题的关键性因素。每篇文章应列出38个能反映论文主题的关键词。

2.8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著录,并注明项目编号,具体项目内容不必列出。多项基金项目应按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基金等顺序依次列出,之间用分号隔开。

2.9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只列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无则不写),学位或学历,研究方向(分项之间用顿号隔开)。若为并列第一作者,需要将两名作者作者简介分别写出,并注明“××(作者2姓名)与××(作者1姓名)对本文具有同等贡献。并列第一作者不超过2名。文献综述栏目最多只能有1名通信作者,其他栏目并列通信作者不超过3名。

2.10  引言 引言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引言的编写宜做到:切合主题,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创新点,客观评介前人的研究,如实介绍作者自己的成果。它可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中的全部或其中几项:1)介绍某研究领域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等;2)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并适当加以评价或比较;3)指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留下的技术空白,也可以提出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从而引出自己研究课题的动机与意义;4)说明自己研究课题的目的;5)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

2.11 主体 主体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占论文的主要篇幅,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均在此部分阐述或展示。

主体部分应完整描述研究工作的理论、方法、假设、技术、工艺、程序、参数选择等,清晰说明使用的关键设备装置、仪器仪表、材料原料,或者涉及的研究对象等,以便于本专业领域的读者可依据这些描述重复研究过程;应详细陈述研究工作的过程、步骤及结果,提供必要的插图、表格、计算公式、数据资料等信息,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说明和讨论。

主体部分的结构,一般由具有逻辑关系的多章构成,如理论分析、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内容,均宜独立成章。写作要求明晰、准确、完备、简洁。正文中各层次标题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1.1.1 22.12.1.1……,标题分级一般不超过3级,均左顶格编排。一级标题使用黑体小四号字,单独成行(不接排);二级标题使用宋体五号字(同正文),单独成行(不接排);三级标题使用宋体五号字(同正文),单独成行(不接排)。

主体部分中,图表须注明中文图题和表题,且在文中应明确提及或引用(例:如图1所示,如表1所列)。其中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表的编号和表题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表格尽量采用三线表或全线表,必要时可添加辅助线。

2.12 图和表 文中所附的图与表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可用文字描述清楚的尽量不要使用图和表),应附于正文中对应的文字描述之后(文先图后/表)。插图和表格均应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并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序号,图/表序号在正文中也应连续出现。稿件中的插图和表格的题名、注释等中文均需加英文对照。所有缩写和所定义符号均应在图注或表注中予以说明。

2.12.1 插图 (1)图片类图(电镜图、染色图等):为了不影响印刷质量,原始图片(JPG/TIF/PNG 格式)分辨率≥600 dpi [注意:插入图片时需设置为高保真,操作:文件选项高级图片大小和质量(选择高保真)];非照片、图片类图(曲线图、柱状图、统计图、化学结构式、模具结构图、流程图等):需提供矢量图,常用矢量图格式:enfPDFSVGAICDRExcel PPT 图文件等(不要把 JPG TIF 文件转成 PDF 文件代替矢量图)。(2)病例切片等显微图片注意标明放大倍数。(3)引用他人的图片需注明出处。(4)论文中慎用中国和世界地图,尽量用表格或文体表述,如必需使用 地 图 , 请 从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自 然 资 源 部 的 标 准 地 图 服 务 网 站(http://bzdt.ch.mnr.gov.cn/index.html)下载相关地图底图(不可改动)。(5)插图的尺寸要适中,半栏图宽度≤8 cm,通栏图宽≤17 cm

2.12.2 表格 (1)一律使用三线表格式(无竖线、斜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2)表身(底线以上、栏目线以下的部分)内的数值一般不带单位[包括百分号(%],应把单位符号归并在栏目中。(3)如果表格内所有栏目的单位均相同,则可把共同的单位提出来标示在表格顶线上方的右端。(4)表格的尺寸要适中,宽度最好在8 cm 左右,最大不超过 17 cm

2.13 单位和符号、数字 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用国家规定的法定单位和代号书写,应用的名词、术语应以国家规定的和常用的为准。所有外文、阿拉伯数字及单位必须核对无误,注意大小写与上下角标。统计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

2.14 名词术语 要规范、统一,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术语。正文中名词术语首次出现时,需在中文名词术语后标注英文全称及其缩写,例如: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后文可直接使用英文缩写。摘要中则需省略英文全称,直接在中文名词术语后标注英文缩写,例如:禽流感病毒(AIV)。

2.15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所用动物应注明清洁度、种系等,药品试剂应说明来源、批号或规格,仪器注明型号、制造厂商。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实验方法要详细介绍,并写明改进之处,对已发表但尚未人们所熟悉的方法,应提供简要的描述和文献。

2.16 结论  结论是对研究结果和论点的提炼与概括,不是摘要或主体部分中各章、节小结的简单重复,宜做到客观、准确、精练、完整。结论应编章编号。如果推导不出结论,也可没有结论而写作结束语,进行必要的讨论,在讨论中提出建议或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等。可以在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2.17参考文献  只著录最主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无特殊需要时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陈旧资料。研究论文等栏目文献引用量要求 20 篇左右,文献综述栏目文献引用量要求 30 篇左右,特别要著录国内外最近 5 年文献。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不宜引用。参考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含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加“et al”(斜体,作者姓名为英文时用);作者姓名之间用分开,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符号、著录格式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应符合GB/T7714的规定。

3 投 稿

3.1依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编辑部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减或摘登,如作者不希望修改、删减或摘登,请事先声明,如不声明视为作者同意。

3.2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请及时与本刊联系,一旦发现有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编辑部将立即退稿。凡退作者修改的稿件,作者应尽快返回修改稿。两次退修仍不符合发排要求者,按退稿处理。

3.3为保证样刊的及时寄送,请务必在稿件中准确写明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单位、通讯地址及电话(无特殊说明默认寄送第一作者)。

3.4作者来稿发表后,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如果最终修改稿更改作者顺序或者人数,请提供书面形式的更改说明且所有作者签字同意。

3.5稿件凡经本刊使用,如无特殊声明,即视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网络合作媒体进行电子版信息网络传播;本刊暂不设置稿费,投稿前请大家注意。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