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3期):
https://bjqz.cbpt.cnki.net
3、刊内电话:010-84778282
4、刊内邮箱:bjyouthr@bjypc.edu.cn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0日出版。
6、微信公号: 北京青年研究
7、原投稿邮箱2025年7月1日起不再接收投稿。为保证信息时效性,此处不再标注“邮箱投稿”!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北京青年研究》启用线上投稿系统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北京青年研究2025年05月17日
为优化编审流程,提高审稿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北京青年研究》编辑部自2025年5月18日正式启用线上投稿系统。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作者可登录本刊唯一官方投稿系统(https://bjqz.cbpt.cnki.net/portal),点击“作者投稿入口”,注册并根据提示与引导进行投稿,所填信息必须真实有效。投稿前请仔细阅读系统首页“下载中心”有关《北京青年研究》投稿要求相关资料。
本刊为双月刊,以“立足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发展青年”为办刊宗旨,围绕青年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群众关注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及时开展培养时代新人的研究解读和引导辨析,既注重青年发展的基础研究也注重对青年问题的现实关怀,为创造性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推进青年成长成才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创新成果。
本刊仅刊登首发稿,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引文注释)中文字符一般12000—15000字,个别稿件可放宽至20000字左右。来稿要符合学术规范和本刊格式要求,无任何违纪违规违法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本刊对录用文稿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本刊以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作为选稿用稿的唯一标准。诚邀海内外学者赐稿。
本刊不接受纸质投稿,未委托任何其他单位和个人组稿。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根据稿件的学术质量实行阶梯式稿酬发放制度,优稿优酬。
原投稿邮箱bjyouthr@bjypc.edu.cn,2025年7月1日起不再接收投稿。
《北京青年研究》来稿要求
【2025年03期信息】
本刊为双月刊,以“立足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发展青年”为办刊宗旨,围绕青年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群众关注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及时开展培养时代新人的研究解读和引导辨析,既注重青年发展的基础研究也注重对青年问题的现实关怀,为创造性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推进青年成长成才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创新成果。
本刊 2025 年度设立的主要栏目有: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发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成长与社会发展、教育强国与未来教育、本刊专题、艺术视野等。
1.“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发展”栏目: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工作,既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又要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紧扣青年需求,创新话语体系,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使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2.“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及德育工作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总结经验,沟通信息,指导工作,为培养时代新人服务。
3.“青少年成长与社会发展”栏目: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与社会变化,探讨青少年与社会的关系,揭示青少年行为、心理、学习等方面的现状与趋势,提供教育与政策建议。
4.“教育强国与未来教育”栏目: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不断拓宽教育工作的视野和格局,研讨教育系统的生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筑梦未来教育蓝图。
5.“本刊专题”栏目:围绕青年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群众关注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组织开展培养时代新人的研究解读和引导辨析专题研究。
6.“艺术视野”栏目:展示美术、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挖掘其内在的美学价值,促进艺术与学术的完美结合。
本刊仅刊登首发稿。来稿要符合学术规范和本刊格式要求,无任何违纪违规违法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
文章署名权应无争议,否则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负。对于合作作品,各个合作者都具有署名权,合作作品的署名方式及署名顺序应由合作作者共同商议决定。
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内稿外审制”,审稿周期一般为 2 个月。如2个月内没有接到编辑部用电子邮件发送的修改意见或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因人力有限,本刊概不退稿。作者请勿将稿件投寄给编辑部个人或者一稿多投。
本刊对录用文稿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本刊享有通过包括但不限于以各种已知或将来可能出现的形态、格式和介质方式,将论文整体及相关附件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著作财产权。
本刊刊登的所有文章均加入期刊数字化网络系统,已许可维普、万方、超星、龙源、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第三方平台行使上述权利。本刊向作者一次性支付的稿酬其中已包含上述权利著作权使用费。
作者向本刊投稿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
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期刊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本刊按照国际及国内有关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请严格对照,一一规范,以免影响采用。
来稿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引文注释)中文字符一般 12000—15000 字,个别稿件可放宽至 20000 字左右。
来稿请依 word 文档预设 A4 格式,横排,不分栏,18 磅行距。论文书写顺序为: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正文(含引文注释)。
来稿书写格式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题目。题目应准确、简明地反映研究主要内容。居中,用小二号微软雅黑字。
2.作者姓名。居中,用四号楷体字。
3.作者单位。居中,用五号楷体字。
4.基金项目。若是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请注明项目来源、名称及项目编号。采用脚注方式,用小五号宋体字,其中“基金项目:”用小五号黑体字。
5.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和导师身份、主要研究方向等。采用脚注方式,用小五号宋体字,其中“作者简介:”用小五号黑体字。
6.摘要。500 字左右,直接浓缩论文主要观点和创新观点,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摘要:”用小五号黑体字,摘要内容用小五号楷体字。
7.关键词:3-5 个,要求最能揭示研究成果的关键术语、概念等,其间以分号隔开。“关键词:”用小五号黑体字,关键词内容用小五号楷体字。
8.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和关键词要与中文相对应,置于文章末尾,字体用“Times New Roman”。
英文题目用四号字加粗,作者姓名用五号字,摘要和关键词以及相关内容用小五号字,其中“Abstract:”“Keywords:”用小五号字加粗。
9.正文格式。(1)论文要有引言,以切合主题、言简意赅的短文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等,突出问题意识。(2)正文层次不宜过多,最多采用三级标题法,各级标题使用“一”“(一)”“1.”这一形式的序号进行标示,不采用自动编号。(3)名词术语、标点符号、数字用法、计量单位等均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执行。(4)正文用五号宋体字,其中所有西文字体(包括数字、英文等)都用“Times New Roman”;一级标题用小四号幼圆字加粗;二级标题用五号黑体字;三级标题用五号楷体字。(5)文内图表应有序号,按“图 1,图 2,图 3……”“表 1,表 2,表 3……”分别连续编号,图表与上下文之间各空一行。图题置于图下,表题置于表上,均用小五号黑体字。图表内用小五号宋体字。图表的“资料来源:”和说明性内容“注:”置于图表之下。
10.引文注释。(1)凡采纳或引用他人的观点与成说,均应通过直接引文或者间接引文加以说明。直接引文是将原文中的一段话完全复制到自己的文章中,并用引号将其包围。间接引文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对原文进行概括、分析、解释和评价。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诠释和补充说明。(2)引文注释均采用脚注方式,单倍行距,随文页下用①、②……依序标注,每页单独排序。直接引文均须标注具体页码。如果有多篇引证文献,须以“参见:”为引领词。(3)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时,应尽量使用最新版本。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不标明国籍外,引文注释中外国作者均须标出国籍,加方括号([])。(4)外文文献的注释一律用外文原文,期刊文章名加引号。(5)所引用资料必须准确、真实,尽可能使用一手资料,一般不列入内部刊物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6)引文注释用小五号仿宋字,其中所有西文字体(包括数字、英文等)都用“Times New Roman”。(7)文章末尾不列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