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406期):
https://zsxb.jxnu.edu.cn/
https://jxsz.cbpt.cnki.net
3、刊内电话:0791-88506185
4、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
5、微信公号:江西师大学报哲社版
6、刊内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5年2月6日星期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重点选题指南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江西师大学报哲社版 2025年01月04日 11:30 江西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是一份由江西师范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现为双月刊,逢单月出版。在近70年的办刊历史中,本刊一直坚持“双百”“二为”的办刊方针,严谨求实、守正创新,以促进学术交流、繁荣中国学术为己任。现将2025年重点选题(包括但不限于)公布如下,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积极关注、赐稿。
2025年重点选题
1.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3.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4.多学科视野下的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
5.文明互鉴与中国古典学研究
6.红色基因传承研究
7.美丽江西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8.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9.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
10.数字传播与媒介中国研究
11.新闻学传播学理论前沿研究
12.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研究
13.历史上的国家治理与区域开发研究
14.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15.叙事学理论与方法前沿研究
16.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前沿研究
17.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18.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究
19.数字法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敬告作者
【2024年06期信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已开通“腾云”投稿系统,请广大作者认准唯一投稿方式:https://jxsz.cbpt.cnki.net。稿件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凡在本刊发表的作品,均视为遵守以下约定:本刊已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收录,来稿一经采用,即表示作者将该作品的专有出版权、发行权和网络传播权授予本刊编辑部。上述权利使用费已包含在本刊所付一次性稿酬中。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合作署名的文章,若发生署名争议,责任由作者承担。本刊不对来稿的版权问题进行考证,如作品引起版权及其他侵权问题,由论文作者自行解决并承担相关责任。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编辑费等费用。凡是以本刊编辑部名义向作者征收稿件并收取费用等行为,均属诈骗,务请谨防。对于从事相关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期刊社将依法保留追诉权。
如有疑问或需要帮助,请致电:0791-88500763。
特此公告。
江西师范大学期刊社
2024年11月25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2022年04期信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
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本刊投稿平台:http://zsxb. jxnu. edu. cn/
一、 注意事项
本刊注重学术性。来稿内容要求能反映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新成果。稿件文责自负。本刊编辑部对采用稿有删改权,作者若不同意,请事先声明。所有来稿请遵守学术伦理规范。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审稿周期为二个月,二个月期满后若既未接到用稿通知也没有和责编另有约定,可自行处理稿件。来稿一经刊发,即付稿酬寄样刊。本刊已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凡本刊刊发的文章,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已包含在稿酬中。作者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声明。
二、 撰写要求
(一) 字数
一般稿件篇幅以8000 ~ 15000字为宜,原则上不超过两万字。
(二) 论文书写顺序
中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冲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作者姓名(汉语拼音)、英文
作者单位及邮编、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等),正文,参考文献,作者通讯信息。
(三)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以200 -300字为宜,独立成篇,不分段,意义完整。用第三人称撰写,要求完整准确地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不用“本文”“作者”等词语。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对应。关键词一般为3~6个,不同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四) 各级标题
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各层次标题依次用汉字数字、加括号的汉字数字、阿拉伯数字、加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如“一、” “(一)” “ 1. ” “( 1) ”。
(五) 图、表
能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内容,尽量不用图和表。如用图表,则在文中不重复其数据,但需摘述其主要内容并进行分析。图表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表,要标图号和表号。照片要清晰。表格一般用三线表,上方应有表序、表题,表的栏目中量名称或量符号/量单位应齐全,表中内容用小号楷体书写。
(六) 文献注释规范
参考文献采用尾注。著作引文页码与序号一起标在引文右上角,期刊的期数及页码、报纸的日期及版面标在尾注。凡引文不是出自原文献,或找不到原文献而是通过他人论著转引,均须注明转引出处,不能把转引文献当作原始文献来引用。凡只通过中文译文来引用的外文文献,须注明中文译文的出处,不得直接注明引自外文文献。凡同一文献在一篇文章中不同地方引用,采用合注。注释采用页下注。
三、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邮 编:330022 联系电话:0791 -88506185 ;0791 -8850154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