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syysxmag.com/
(202506期)
3、官网网址(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主办刊物):
http://www.csfva.org.cn/zbkw/kjsp/index.html
4、刊内邮箱:kejishangpin@sina.com
5、刊内电话:010-68498745(社办)
6、刊内微信公众号:科技尚品
7、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8日出版。
2025年7月22日星期二
关于警惕假冒《科技尚品》杂志的严正声明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科技尚品2025年05月07日 19:59北京
近期,我刊发现有不法分子伪造《科技尚品》(CN11-5573/Z;ISSN: 1647-1064)的虚假刊物,通过仿冒官网、虚假投稿邮箱、非法印刷等方式骗取作者缴纳版面费。此举严重侵害了我刊合法权益,并对读者、作者造成严重误导。为此,我刊郑重声明如下:
1.官方渠道唯一性
正版《科技尚品》杂志唯一投稿邮箱:kejishangpin@sina.com
唯一官方网站:www.syysxmag.com
官方联系电话:010-68498745
2. 法律追责
我刊已向国家新闻出版局及公安机关报案,将依法追究假冒者的法律责任。同时提醒广大读者、作者提高警惕,通过上述官方渠道核实信息,避免财产及学术权益受损。
3. 侵权举报
如发现疑似假冒刊物,请立即与我刊或当地文化执法部门联系,我刊将协助调查并公开曝光假冒信息。
对于假冒刊物已引发的纠纷,我刊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后果的权利。
特此声明!
《科技尚品》编辑部
2025年5月6日
《科技尚品》来稿须知
【官网信息】
本刊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文章。
为规范投稿文章,特拟定《科技尚品》来稿须知,请所有作者予以协助,并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1.本刊旨在刊登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成果。
2.来稿应围绕科技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要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实用性特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方法科学,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文字简练,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鼓励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思路创新,欢迎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视角。
3.作者文责自负,引用率不超过20%。不得一稿多投、不涉及机密、不侵权、署名无争议、参考文献著录准确。如有图片请撰写图片说明并注明出处。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删改,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说明。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4.论文请用WORD文档形式发送至本刊编辑部邮箱。并在文章末尾注明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详细地址、邮编、电话、邮箱等。
5.投稿后,如1个月内没收到稿件录用通知,请自行处理稿件。
6.稿件一经录用刊登,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和网络传播权转让予《科技尚品》杂志编辑部。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作者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注明。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如发现抄袭、冒名等违反《著作权法》相关规定的,本刊保留以法律途径追究作者相关责任的权利。
查稿电话:010-68498745
投稿邮箱:kejishangpin@sina.com
《科技尚品》格式要求
【官网信息】
文章格式及要素:题目、作者、工作单位(院系处室)、摘要、正文、注释。具体要求如下:
1.题目:要求能简明、恰当地反应稿件的内容,以20个字以内为宜,尽量避免出现标点符号及不规范、不通用的缩略词、代号、简称等。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作者简介:作者提交文章时应依次写出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或微信、QQ)、现职称(职务)、研究方向、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并提供邮寄地址。来稿请声明无署名争议。
作者必须提供工作单位,本刊不接收无工作单位的文章。作者姓名应在文题下按序排列,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作者顺序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若作者须刊出作者简介,请在投稿时单独注明。
3.基金项目:作者所提交论文,若有基金项目支持或系研究课题结项成果,须提供详细的基金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等信息,并在投递的电子稿件的文件名上标注“基金”或“课题项目”字样。
4.摘要与关键词:本刊要求禁用“本文”“笔者”“我们”等带有主观色彩的词。摘要内容应简单扼要,反映论文主要内容,具体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不能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或加进作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议论,一般不超过300字。
5.正文:正文要保证语言通顺、流畅,每版字符数在1500字符左右,四版起发,每篇论文字符数应在5000为宜。不用写“引言”“导语”,但可以保留其内容。
《科技尚品》栏目介绍
【官网信息】
一、科技前沿
栏目聚焦科技领域的前沿理论,关注不同学科领域涌现出的关于科技的最新观点、最新理念、最新视角。
二、AI技术
聚焦21世纪尖端科技,关注交叉和边缘学科融合,包括但不限于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技术创新等。
三、工业4.0
聚焦工业领域智能制造,结合产业和政策,侧重于技术与模式。关注制造过程更加高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品生产周期更短,更具个性化,实现柔性生产的研究与探讨。
四、信息技术
栏目聚焦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关注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关注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制造与开发等。
五、数字经济
本栏目关注物联网、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数字新科技新应用研究,围绕数字经济促进社会进步、中小企业在数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数字经济时代政府的定位和作用等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六、品牌设计
本栏目关注通过各种感知符号对品牌视觉、美感和科技感、未来感进行讨论、研究。通过品牌设计重视传播效果,重点研究品牌设计中展示的文化特征、内在价值及强烈的观感表现。通过艺术设计学角度讨论企业的差异化战略,紧密联系市场实践,并就如何构建个性鲜明的品牌识别系统,塑造更多的知名品牌,开展品牌视觉设计探讨与研究。
七、创新科技
栏目刊载对新理论的探索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探究。聚焦国内外新兴的、代表未来趋势的前沿科技的研究与创新,以创新为主旨,包括科技发展战略、技术与管理创新等。
八、科研论坛
栏目主要刊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硕博研究生、科研工作者探讨各领域科学研究相关的真知灼见;刊发教育工作者在培育科技创新、培养科技人才方面的独创性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