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电话:010-67517863
3、刊内邮箱:zhongguoyishu@yeah.net
4、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10日出版。
5、微信公众号:Chineseart1983
2025年3月7日星期五
《中国艺术》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国艺术杂志2025年02月28日
《中国艺术》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有限公司主办、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艺术期刊,双月刊。2025年,本刊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共建,转型为艺术研究类学术期刊。
《中国艺术》展示国内外学者在艺术学领域的最新成果,致力于推动全球艺术学研究,推动不同门类、不同文化的艺术研究交叉融合。
《中国艺术》每期设有专题研究栏目,由本刊编辑部设计主题并约稿,或由学者申请设立。本刊另设艺术理论、美术研究、设计研究、音乐研究、舞蹈研究、戏剧研究、电影研究等栏目,发表学者投稿文章。
收稿邮箱:zhongguoyishu@yeah.net
《中国艺术》编辑部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2025年2月25日
《中国艺术》投稿须知
1. 投稿文章应为未经任何形式公开发表、无知识产权争议,并符合学术规范,严禁一稿多投。
2. 文章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围绕艺术话题展开论述,论点清晰,论证合理,结构完整,行文通畅。
3. 本刊审稿周期约为60天。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作者未收录用通知,可将稿件另做处理。
4. 稿件一经采用,本刊即付稿酬,并为每一位作者提供当期样刊1本。
5. 本刊对投稿文章具有修改权,如作者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时注明需求。
6. 稿件一经采用,视同作者授予本刊出版权、复制权、发行权(包括电子形式)、汇编权、改编权(包括音频、视频等)、摄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凡向本刊投稿,即视为稿件作者同意将文章的上述权利授予本刊,并同意本刊将上述权利转授予与本刊合作的第三方平台使用。本刊向作者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上述使用方式的稿酬。
7. 本刊唯一指定投稿邮箱为zhongguoyishu@yeah.net,不接受任何第三方(个人和机构)代理投稿,请作者本人通过本刊官方联系方式投稿。
《中国艺术》稿件体例及格式要求
1论文字数在20000字以内,书评在5000字以内。论文须有中英文标题、250-300字中文摘要、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需翻译成英文。并附作者详细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单位若为学校,请注明二级学院,如xx大学xx学院)、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等。
2文章内容设置为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文章标题和层级小标题加粗。
层级标题格式如下所示:
一、一级标题
(一)二级标题
1.三级标题
(1)四级标题
3文章配图图片编号与正文中插入处编号对应。每幅图片不小于300dpi、3M,无版权问题。配图须标明详细的图注,如国内艺术作品标注须标明年代、作者、作品名、材质、尺寸、作品藏地或来源;国外的作品标注须标明国籍、作者、作品名、材质、尺寸、创作年份、作品藏地或来源。示例如下:
图 1 〔唐〕阎立本,《步辇图》卷,绢本设色,(纵)962.5px×(横)3225px,故宫博物院藏
图1 [荷兰]扬·维米尔,《沉睡的少女》,布面油画,(纵)2190px×(横)1912.5px,1656—1657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4基金项目表述示例:本文为xxx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的(阶段性)成果。
5注释格式统一为脚注,文章引文注释须核对无误,文章一经录用,作者需要提供文章中所有引文原文及所引书刊的版权页照片或截图(按照注释的序号,编号打包)。
注释与参考文献格式参照如下:
1.中文著作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例如,巫鸿:《美术史十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8页。
2.英文著作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例如,Michael Baxandall, Shadows and Enlightenment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8.
3.中文期刊文章
作者:《文章名》,载《期刊名》,年份,期数,全文页码,引文页码(如果有具体引文,需标明引文所在页码)。
例如,王媛:《大自然的灵感——浅谈仿生设计美学的价值》,载《中国艺术》,2015年第2期,第106-107页,引文见第106页。
4.英文期刊文章
作者,“文章名,”期刊名, 卷数,期数(年份),全文页码,引文页码(如果有具体引文,需标明引文所在页码)。
例如,Peng Feng, “True Self and True Thing,”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73, No. 1 (2023), pp. 126-145, citation from p. 130.
5.中文翻译著作
作者:《书名》,译者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
例如,古德曼:《艺术的语言》,彭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3页。
6.英文翻译著作
作者,书名,译者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例如,Michael Dufrenne, The Phenomen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rans. Edward Casey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19.
7.中文文集文章
作者:《文章名》,见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全文页码,引文页码(如果有具体引文,需标明引文所在页码)。
例如,彭锋:《艺术批评的界定》,见王廷信主编:《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307-318页,引文见第308页。
8.英文文集文章
作者,“文章名,” in 编者名,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全文页码,引文页码(如果有具体引文,需标明引文所在页码)。
例如,Peng Feng, “Defining Mindscape,” in Marcello Ghilardi and Hans-Georg Moeller (eds.), The Bloomsbury Research Handbook of Chinese Aesthetics and Philosophy of Art (New York: Bloomsbury, 2021), pp. 105-120, citation from p. 110.
9.中文电子文献
作者和文献名同纸版,网址
例如,彭锋:《中国美学》,载《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URL =.
10.英文电子文献注释体例
作者和文献名信息同纸版,网址
例如,Matteo Ravasio,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of Music: since 1800,” in Edward N. Zalta (e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21 Edition), URL =.
11. 注释中重复出现的文献,除第一次写出全部信息外,其他可省略出版信息。
例如,巫鸿:《美术史十议》,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