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403期):
https://xbzkb.ntu.edu.cn/
3、刊内电话:0513-85012868
4、刊内邮箱:xbzkb@ntu.edu.cn
5、出刊时间:季刊,季末月20日出刊。
6、官网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4年12月23日星期一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简介
【官网信息】
2023-12-18 11:55:34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南通大学(江苏省省属综合性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科技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于2002年创刊(季刊,ISSN 1673-2340 CN 32-1755/N),并公开发行。西安工程大学姚穆院士、东南大学曹进德院士任名誉主编,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教授任主编。本刊以及时报道高质量高水平的最新学术成果,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培育科技人才,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现代化建设为办刊宗旨。本刊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及反映学科前沿的述评,设有“特约述评”“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与信息工程”“电气与机械工程”“化工 生物与环境工程”“纺织工程”“建筑科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数理科学”等栏目。本刊已先后加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国内大型数据库,并且被瑞典《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OAJ)、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欧洲学术出版中心数据库(EuroPub)、WHO生命研究数据库(Research4Life)、《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web)等列为来源期刊或收录。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一种开放获取的期刊,所有的文章一经发表将立即和永久供读者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保存、传播、使用,通过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例如Creative Common Licenses,CC许可协议)授权读者开放使用。
本刊为开放获取(Open Acess)期刊,实行双盲审稿,对录用文章免费发表,不收取作者任何费用,并支付稿酬。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2024年01期信息】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南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及反映学科前沿的述评。研究论文介绍某一课题高水平研究成果;特约述评综述某一重要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评论研究现状,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并指明今后的研究方向,一般约请知名教授撰写,作者亦可向编辑部自荐。 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优稿优酬。 现将有关要求简介如下:
1 投稿约定
1)来稿应体现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和可读性。
2)https://xbzkb.ntu.edu.cn 在线投稿。
3)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严守学术规范,杜绝学术不端。 请勿一稿多投,自投稿之日起,2 个月内未收到通知者可另行处理。 如因作者原因造成一稿多发状况,一切责任和损失由作者承担。 本刊从未授权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代发稿件,请作者明鉴,谨防上当。
4)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修改,若作者不愿对文字作改动,请在来稿中说明。 印出后即赠送当期学报 2 本。
2 内容要求和技术要求
1)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 其内容必须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含邮编)、摘要、关键词(以上内容均须附对应的英文)和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与通信联系人简介(含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和 E-mail)。 若为基金项目资助论文,请注明所属项目来源及编号等客观信息。
2)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 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一般不用副题名。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3)摘要应写成报道性的,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一般在 400 字左右)。 中英文摘要须对应。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避免使用“本文”或“作者”等,用词要客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修饰。
4)关键词(3~8 个)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 中英文关键词须一一对应。
5)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名列在图的下方,表名列在表的上方,应有中英文图表名。 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写清,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一般不用中文表示)。 表格尽量使用“三线表”,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重复。 图、表中的文字用小五号宋体。 投稿时须以附件形式提供所有图片的原图。
6)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注意区分外文字母的文种、字体、大小写和正斜体,对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并作出标注。 文中需要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外国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应当用中文作必要的注释。
7)文章中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分三级编序,且一律左顶格编排。 一级标题形如 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 1.1,1.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 1.1.1,1.1.2,…排序;引言序号为 0 或者不标。 序号后空一格再列出题名。
8)参考文献只列出已经公开出版且在文中直接引用的主要文献,并标明文献类型,一般不少于 20篇。 采用顺序编码制,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参照 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