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认证信息

广告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期刊动态

《岭南学报》征稿启事、撰稿格式(2017年第2辑)

2018/1/8 13:48:53  阅读:948 发布者:
编者按:以下信息,由万维书刊网根据期刊2017年第2辑信息整理发布!

岭南学报》征稿启事、撰稿格式

《嶺南學報》徵稿啓事

本刊是人文學科綜合類學術刊物,由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主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兩期。徵稿不拘一格,國學文史哲諸科不限。

學報嚴格遵循雙向匿名審稿的制度,以確保刊物的質量水準。學報的英文名爲Lingn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嶺南學報》曾是中外聞名的雜誌,於1929 年創辦,1952 年因嶺南大學解散而閉刊。在這二十多年間,學報刊載了陳寅恪、吳宓、楊樹達、王力、容庚等20 世紀最著名學者的許多重要文章,成爲他們叱咤風雲、引領學術潮流的論壇。

嶺南大學中文系復辦《嶺南學報》,旨在繼承發揚先輩嶺南學者的優秀學術傳統,爲21 世紀中國學的發展作出貢獻。本刊不僅秉承原《嶺南學報》“賞奇析疑”、追求學問的辦刊宗旨,而且充分利用香港中西文化交流的地緣優勢,努力把先輩“賞奇析疑”的論壇拓展爲中外學者切磋學問的平臺。爲此,本刊與杜克大學出版社出版、由北京大學袁行霈教授和本系蔡宗齊教授共同創辦的英文期刊《中國文學與文化》(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簡稱JCLC) 結爲姐妹雜誌。本刊不僅刊載來自漢語世界的學術論文,還發表JCLC 所接受英文論文的中文版,力争做到同步或接近同步刊行。經過這些努力,本刊冀求不久能成爲展現全球主流中國學研究成果的知名期刊。

徵稿具體事項如下:

一、懇切歡迎學界同道來稿。本刊發表中文稿件,通常一萬五千字左右。較長篇幅的稿件亦會考慮發表。

二、本刊將開闢“青年學者研究成果”專欄,歡迎青年學者踴躍投稿。

三、本刊不接受已經發表的稿件,本刊所發論文,重視原創,若涉及知識産權諸問題,應由作者本人負責。

四、來稿請使用繁體字,並提供Word PDF 兩種文檔。

五、本刊採用規範的匿名評審制度,聘請相關領域之資深專家進行評審。來稿是否採用,會在兩個月之内作出答覆。

六、來稿請注明作者中英文姓名、工作單位,並附通信和電郵地址。來稿刊出之後,即付予稿酬及樣刊。

七、來稿請用電郵附件形式發送至: Ljcs@ln.edu.hk

編輯部地址: 香港新界屯門嶺南大學中文系(電話: 8522616-7881)

撰稿格式

一、文稿包括三部分: 本文、中文提要及不超過6 個的關鍵詞。

二、請提供繁體字文本,自左至右横排。正文、注釋使用宋體字,獨立

引文使用仿宋體字,全文15 倍行距。

三、獨立引文每行向右移入二格,上下各空一行。

四、請用新式標點。引號用“”,書名、報刊名用《》,論文名及篇名亦用《》。書名與篇(章、卷) 名連用時,用間隔號表示分界,例如: 《史記•孔子世家》。

五、注釋請一律用脚注,每面重新編號。注號使用带圈字符格式,如①、②、③等。

六、如引用非排印本古籍,須注明朝代、版本。

七、各章節使用序號,依一、() 1.、(1) 等順序表示,文中舉例的數字標號統一用(1) (2) (3) 等。

八、引用專書或論文,請依下列格式:

() 專書和專書章節

甲. 一般圖書

1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北京: 中華書局1990 年修訂版,第60 頁。

2 蔣寅: 《王夫之詩學的學理依據》,《清代詩學史》第一卷,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年版,第416419 頁。

乙. 非排印本古籍

1.《韓詩外傳》,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 金谿王氏刊《增訂漢魏叢書》本,卷八,第四頁下。

2.《玉臺新詠》,明崇禎三年(1630) 寒山趙均小宛堂覆宋陳玉父刻本,卷第六,第四頁(總頁12)

() 文集論文

1 裘錫圭: 《以郭店〈老子〉爲例談談古文字》,載於《中國哲學》(郭店簡與

儒學研究專輯) 第二十一輯,瀋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180188 頁。

2 余嘉錫: 《宋江三十六人考實》,載於《余嘉錫論學雜著》,北京: 中華書局1963 年版,第386388 頁。

3 Ray Jackendoff,“A Comparison of hythmic Structures in Music and Language”,in hythm and Metereds Paul Kiparsky and Gilbert Youmans(San Diego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1998) pp15-44

() 期刊論文

1 李方桂: 《上古音研究》,載於《清華學報》新九卷一、二合刊(1971) ,第4348 頁。

2 陳寅恪: 《梁譯大乘起信論僞智愷序中之真史料》,載於《燕京學報》第三十五期(1948 12 ) ,第9599 頁。

3 Patrick Hanan,“The Chinese Vernacular Story”,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04 (Aug 1981) : pp764-765

() 學位論文

1 吕亭淵: 《魏晉南北朝文論之物感説》,北京: 北京大學學位論文,2013 年,第65 頁。

2 Hwang Ming-chorng,“Ming-tang: CosmologyPolitical Order and Monument in Early China(Ph 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1996 ) p20

() 再次徵引

再次徵引時可僅出列文獻名稱及相關頁碼信息,如:注① 楊伯峻譯注: 《論語譯注》,第13 頁。

九、注解名詞,注脚號請置於名詞之後; 注解整句,則應置於句末標點符號之前; 若獨立引文,則應置於標點符號之後。

十、英文提要限350 個單詞之内,中英文提要後附關鍵詞,一般不超過6 個。

十一、標題及署名格式舉例如下(中英文提要亦按同樣格式署名) :

南北朝詩人用韻考

王力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