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性别评论》征稿启事
编者按:以下内容由万维书刊网根据期刊微信公众号“社会学之思”信息整理发布,仅供投稿参考!
《家庭与性别评论》集刊从2008年~2024年共出版了13辑,集中邀请权威学者对该领域进行全面综述和对所选篇目的评价介绍。从2025年的第14辑开始,继续保持以年刊形式出版,改为全部为原创论文,选题和稿件选择坚持“专题、前沿、权威”。本集刊采用主编和轮值主编模式。 2027年将要出版的第16辑的轮值主编为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丹丹教授。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背景下,中国家庭正经历独特的现代化转型:从传统儒家伦理到个体化浪潮的碰撞,从独生子女政策到三孩生育支持的变迁,从城乡二元结构到数字技术渗透的冲击,家庭形态、功能与关系面临深刻重构。为深入解析中国式家庭现代化的路径、机制与挑战,推动本土理论创新与政策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评论》编委会和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拟围绕“中国式家庭现代化的经验研究与理论探索”主题开展第16辑的学术征稿,诚邀海内外学者和相关领域研究生共同参与。
一、征稿背景与意义 中国式家庭现代化是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核心维度,其特殊性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孝道文化、代际互助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政策驱动的转型:生育政策调整、乡村振兴、“双减”教育等国家治理工具对家庭的重塑技术革命的渗透:社交媒体、智能设备与平台经济对家庭互动模式的颠覆性影响全球本土化交织:跨国流动、消费主义与本土家庭伦理的复杂互动本次征稿旨在构建扎根中国经验的理论框架,为全球家庭研究贡献东方智慧。
二、征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理论建构中国式家庭现代化的内涵、阶段性与指标体系研究儒家家庭主义与西方个体化理论的对话与批判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与当代中国实践的结合路径政策与制度分析三孩政策、“双减”教育等家庭支持政策的效果评估城乡户籍制度、住房政策对家庭代际资源传递的影响家庭视角下的共同富裕实现机制文化变迁与代际关系“躺平”“鸡娃”现象背后的代际价值观冲突农村留守家庭、城市“老漂族”的跨代照料模式婚恋观念变革(不婚化、迟婚化)的社会动力机制技术与家庭革命短视频平台、虚拟社交对亲子关系的重构算法推荐下的家庭消费行为与性别角色分化智能家居技术对隐私边界与权力关系的挑战比较视野与中国经验东亚家庭模式(中日韩)现代化路径的异同中国家庭韧性在疫情、经济波动中的独特表现家庭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联性探索
三、投稿要求 1. 研究类型: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定量/定性)、政策分析、跨学科研究。2. 内容规范:需突出中国情境,强调经验材料与理论创新的结合。3. 格式要求:中英文稿件均可,字数8000~15000字,符合学术规范(参考APA/GB格式)。4. 原创声明:未公开发表,严禁学术不端行为。
四、重要日期 第16辑征稿截稿时间:2026年6月30日。
五、投稿方式 请将稿件以“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6辑)+单位+第一作者姓名”命名,发送至邮箱:marriage_family@126.com。
六、其他说明
特别鼓励青年学者及学生投稿,优秀论文将获得资深评议老师给予的详细修改意见。
《家庭与性别评论》从2025年第14辑开始收入于集刊全文数据库。优秀论文推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选摘。
拟于2025年7月举办相同主题的线下/线上学术研讨会,欢迎相关作者申请参会,共同讨论。
期待您的真知灼见,共同书写中国家庭现代化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