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数据分享】中国农田生产潜力数据集

2022/3/23 16:28:09  阅读:327 发布者:chichi77

粮食是关系国民生计的特殊商品和重要的战略储备,提高粮食产量这一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重视与关注。

      中国农田生产潜力数据是基于中国耕地分布、土壤和高程DEM等数据,采用GAEZGlobal Agro-Ecological Zones)模型,综合考虑光、温、水、CO2浓度、病虫害、农业气候限制、土壤、地形等多方面因素,估算获取的中国耕地生产潜力。该数据集为开展耕地和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揭示近20年来中国气候与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力影响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分异规律,厘清两者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差异,为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和耕地保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决策参考。

      GAEZ模型是由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IIASA(国际应用合作组织)共同研发了近30年的大尺度土地生产力模型。GAEZ模型首先根据温度和太阳辐射估算在每个栅格种植某种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进而结合可利用水、土壤性质和地形影响估算出光温水生产潜力,然后对适宜种植的作物模拟出在理想土壤条件和管理条件下的气候生产潜力,最后综合考虑农业技术、土壤、地形和耕地分布等因素,采用逐级限制作物生产潜力的方法计算各栅格的粮食生产潜力。

       中国农田生产潜力数据集在采用GAEZ模型估算粮食生产潜力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和甘薯五种作物,其中,小麦包括冬小麦和春小麦等4个品种,玉米包括春玉米和夏玉米等4个品种,水稻包括2个品种。这五种作物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97.7%。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采用多熟制耕作制度,故在估算粮食总生产潜力时需考虑作物的多熟制。估算中根据中国实际种植制度,考虑了多种熟制的经验方式组合(包括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来获取最大的土地粮食生产潜力。数据集单位为kg/ha

参考文献:

[1]Luo Liu, Xinliang Xu*, Xi Che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urban expansion on potential crop yield in China during 19902010. Food Security,2015,7(1):33-43, DOI 10.1007/s12571-014-0411-z

[2]刘洛,徐新良*,刘纪远等.1990-2010 年中国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地理学报,2014,69(12):1767-1778

[3]杜国明,张露洋,徐新良*,王介勇.50 年气候驱动下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潜力时空演变分析.地理研究,2016,35(5):864-874 DOI: 10.11821/dlyj201605005

[4]葛亚宁,刘洛,徐新良*,张学霞等.50 a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玉米生产潜力时空演变特征.自然资源学报,2015,30(5):784-795

[5]张晓峰,王宏志, 刘洛,徐新良*.50年来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大豆生产潜力时空演变特征.地理科学进展,2014,33(10):1414-1423

[6]钟新科,刘洛,徐新良,游松财.30 年中国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5):94-101

[7]徐新良、刘纪远、曹明奎等.  近期气候波动与LUCC过程对东北农田生产潜力的影响. 中国地理科学,2007273):318-324.

[8]刘纪远、徐新良、庄大方、高志强20世纪90年代LUCC过程对中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中国科学(D)2005356):483-492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推荐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