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就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依靠生命的力量,遵循成长的规律,激发孩子的学习自觉。邯郸市新兴中学从2012年初实施生本教育,并以此作为课改的灵魂,从尊重、依靠和激励学生入手,全面深度推进课堂的再造,探索“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的方法和策略,使一所边远薄弱学校一跃成为邯郸市“中考优秀学校”。
三年来,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教学成绩的进步,更为重要收获的是学生兴趣的点燃、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在实验班,早读是学生自己在组织;课堂上老师要讲学生不乐意,他们要先讨论;即使老师外出讲学,学生也会井然有序地自己组织学习。“学校开放周”让更多的家长走进了课堂,看到了孩子们自信、主动、快乐的学习情景及精彩表现。
他们惊呼:孩子们长大了、会学了;他们留言:“生本实验改变了‘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方式,激发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生本实验使孩子学会了自学,学会了思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我校小学生连续两年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英语能力大赛,先后获团体二等、一等奖;35名骨干教师到全国10个省市上生本示范课,一批又一批的学校来校观摩学习,新兴中学已经成为生本教育北方实验基地。
学习的发生之处是学生。郭思乐教授指出:从人出发,一切都将变得简单。教师如何依靠、点燃、激励和发动学生,由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实现“纤夫”到“牧者”的角色转变,达到不见自我的生本最高境界。根本方法就是从学生出发,通过“八个变”实现对课堂的再造,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1、把兴趣变成学生的兴趣
兴趣源于需要。这种需要越迫切,兴趣就越高。从出生学会吃奶开始,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如果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说明所学不是他所需要的。做生本,最重要的任务是把课程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
一是让前置性小研究激发兴趣。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使其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将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载体是在“根本、简单、开放”的教学设计上下工夫。
二是让选择成就学生的兴趣。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活动、任务应体现层次性、选择性,应该是最适合的、符合学生需要的。选择的机会越大,就会越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是用学科的内在魅力打动学生。如语文,学生大阅读后引发了感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就及时提供分享的机会,“课前三分钟”的小演讲、故事会、读报有感等活动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学生喜欢探究,那么数学、物理等学科就要设计和安排他们需要的活动和任务,等等。四是让讨论点燃学习的兴趣。包括同伴讨论、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讨论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引发联想感悟的过程,最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历史课《难忘九一八》,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后,老师让学生讨论。
学生即兴提出的“最近的电视剧不少是反映国民党军队抗日的,蒋介石不抵抗日本,是真的吗?”“九一八之前,为什么日本可以在东北驻军?”“九一八后日本已经占领东三省,为何还要请溥仪去做皇帝?”等等。这些敏感、深刻的问题提出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且引发了激烈辩论,热情经久不息。
2、把激情变成学生的激情
激情源于动力。这种动力大多不是来自学习者外部,而是主观内因在起作用。当学生拥有了内在发展的动力,就像在其内心装上了一台属于他自己的发动机。这个时候,老师不留作业他会主动找题做,会主动预习课程,还会主动复习学过的知识。此时他的上课、阅读、作业,甚至课外活动就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幸福的源泉。课堂再造就是改变学生被动的、接受的学习方式,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动力,从而实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动力来自于“五个我”的生本课堂,即我表达、我倾听、我补充、我质疑、我点评。
我表达:表达就是分享,可以是同伴分享、小组分享,也可以是全班分享。分享我的收获、我的思路、我的方法、我的困惑、我的问题,等等。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是最快乐的。他们为了表达的成功、分享的精彩,课前自然就会主动先做先学。
我倾听:倾听也是学习,是补充、质疑、探究的重要前提。只有更好的倾听才能更好的学习。
我补充:补充就是合作与完善。没有补充,就没有倾听。补充要先组内后全班;没有讲全面,可以补充;有其它思路,可以补充,等等。
我质疑:质疑就是提出问题,没有质疑就没有提升。有问题可以质疑,没有讲到位可以质疑,没有听明白也可以质疑。
我点评:点评就是总结和激励。从过程、方法到结果,对整个学习环节都要依据评价标准做出点评。
学生能做的事情,教师坚决不做,包括不重复、不强调、不补充,重在营造让每个孩子有话敢说、可说、会说的课堂环境。教师的任务不在说而在听,或做一个追问的大师。在这样独立、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孩子就会思如泉涌、奇想叠出、精彩纷呈。老师对此不必担心——“有问题找学生”,使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再一次焕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和激情。
3、把方法变成学生的方法
方法源于感悟。学习的核心不在强化训练,而在自我感悟。老师的方法再简洁、明了、实用,也是老师的方法,学生不一定能掌握;学生找到的方法,尽管笨一点、繁琐一点,那也是他大脑综合思维的结果。现在很多所谓的高质课堂,只是着眼于快速有效传递知识,很大程度上缺失了学生对法则、规律建构过程的体验和感悟,教学大多停留在知识水平,没有上升到方法、思想的层面。
方法是教不会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最终要通过人本身的感悟或内化。陶渊明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此处的“会意”就是感悟。方法的培养只需要把任务交付给学生,并充分相信和全面依靠学生,不限制、不干预、不包办,这种信任无疑会带来开拓感和成就感。语文学习就是认字、写字基础上的“大阅读”,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哪怕有一丁点的感悟,铺陈起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数学教学则要把建立法则放在第二位,而把形成感悟放在第一位。比如学习平方差公式,老师可不去先讲,而让学生推导来发现公式的价值所在,使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体验感悟来获得结论。即“先做后学、先会后学”,这里的“会”只是“意会”尚不能言传。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以及过程中的追问和“愤”“悱”处的点拨启发。
4、把习惯变成学生的习惯
习惯源于标准。有什么样的标准要求,就会培养出什么样习惯的学生。学者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可能初步形成一种习惯,90天的重复可能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的培养重在先定标准,然后分步实施。当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后,教师不能全身而退,学生进一步,教师退一步;学生进两步,教师退两步,但一切以学生的进度为进度,以学生的状态为状态,以学生的发展为发展。载体是“五个给”:给学生一个小的研究任务,让学生养成先做的习惯;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养成参与的习惯;给学生一个补充的机会,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给学生一个质疑的氛围,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给学生一个点评的权利,让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
比如,学生演英语小剧,教师协助学生定了“四条”标准:(1)必须用到本节或本单元的几个单词,几种句型(根据年级高低、水平来定);(2)小组全员参与,时间不超过3分钟;(3)难度保证80%以上的学生听懂;(4)脱稿、表演水平、手势、表情及面向观众等。有了标准,剩下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开始课堂可能乱一点,效率低一点,但很快便会步入正轨,坚持下去就会越演越精彩。我校魏丽英老师在一年级注意用“儿歌”培养学生的“参与”习惯。包括“今天我们干什么?”“今天我当小老师!”“他不会,怎么办?”“他不会,教教他!”等等,一年的“大识字”,学生认识了1800个汉字,到二年级时学生的参与习惯基本养成,表达能力及阅读水平也明显提升。
5、把能力变成学生的能力
能力源于实践。能力又在实践中释放、迁移和提升,逐步形成更强、更多的能力。课堂的精彩不是偶然的,只有坚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才会永远充满活力。载体是学生积极的学习实践,包括主动先学、主动质疑、主动交流、主动作业、主动复习,使其在自学中学会自学,在质疑中学会质疑,在交流中学会交流,等等。
教育之道,在于激发潜能。生本教育强调帮助学生“开窍”,“开窍”即形成能力。学生一旦开窍,就能够举一反三,或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此时,他就可能实现了由想学、勤学到会学的飞跃,他就会知道各门学科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就算会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加速学生的“开窍”。比如,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因为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那就想办法将多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同样,学习二元一次方程,能不能想办法将其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呢。
依此类推,学生就拥有了“转化”的思想,并形成了迁移的能力。人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意味着他已经踏上了学习的高速公路,想慢都慢不下来。我校远离市区,每年的小升初过程中总有大量优秀生源流失到市区热点学校,但初中毕业时考入市一中等省级示范性高中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而且学生合格率不断提升。这足以说明:生本教育不仅可以开启学生的能力之门,还可以使他们的学习实践加速实现“质”的飞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只是没有开发出来而已。教师需要研究和做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激发、释放、强化、放大、迁移和提升学生的潜能,并在这个过程中静待花开。
6、把活动变成学生的活动
活动源于参与。孩子只有在参与中才能成长和发展。课堂再造的实质就是把“讲授”变成“活动”,即把“死教书”变成学生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必经之路就是要把学生的“学”转化为“活动”,可以是一个游戏,一个情境,一个任务,一个课题,等等。其实,语文就是阅读活动,即以阅读为中心,带动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数学就是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动手自己寻找数学的事实和规律,从知识走向方法和思想。
英语就是听说活动,即通过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英语小剧活动来拉动词汇、句型、语法的学习。英语的“课前一支歌”虽是一个小活动,但其意义重大。“课前一支歌,每天唱一遍;一周会一曲,一年多少曲;唱歌都会了,听说有何难”。理综是探究活动,即问题引领、实验探究。文综是分析活动,通过问题讨论理清脉络、抓住规律。活动的实施可以使教学从“计划型”变为“课题型”,由“爬楼梯型”变为“登山型”,从而给学生无限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比如刘庆燕老师的生物课堂活动。学生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时,自编自演的课堂小剧《感冒之后》、《狗咬了我》等,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及表演水平超乎老师的想象。学习《无性繁殖》时,她让学生将家里生芽的土豆带来种在学校里,学生都抢着干活,时常浇水、松土,没事就去观察。一个以前上课没兴趣、经常睡觉的同学表现尤为积极。问他为什么?他说:生物课有意思,不枯燥,我喜欢。一旦把活动变成了学生自己要求的、主动参与的活动,他们就会“投入”和“着迷”,不自觉地进入“忘我”的境界,这时的上课就变成了学生最美好的时光。
7、把成功变成学生的成功
成功源于自信。我们不企求每个孩子都考上名校,但试图让每个孩子充满自信。
尊重差异,让每个孩子接纳自我。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偏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差异就在于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使每个孩子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对基础差的学生而言,成功乃是成功之母,他们渴望:“老师,让我也成功一次!”初三有一个对什么学科都不感兴趣的孩子,语文李钢强老师偶然发现他喜欢读网络小说,便鼓励他坚持下去并要求写读后感。慢慢地他的写作水平在提高,作文也有话可说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还考上了高中。教师尤其要关注那些长期不参加活动的的学生,要善于鼓励学生从小的成功做起,如上课经常迟到的,今天没迟到要表扬;上课经常沉默的,今天主动举手了要表扬,即使回答错了也要鼓励;经常完不成作业的学生,主动交作业了要表扬,等等。
关注过程,让每个孩子超越自我。第一步,“寻找”学生的优势智能,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回答的一个问题,完成的一次作业,参加的一个活动,展示的一个特长等元素中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第二步,“放大”学生的优势智能,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自信,使其内心深处感受到:“我能行!”。坚持自己和自己比,今天比昨天好,这次比上次强!不断的放大就会催生奇迹,即优势智能的迁移,或者说就会由学习的一次好到两次好、三次好,由一科好到两科好、多科好,逐步实现全面好。随着学生自信心的不断增强,成功就离他不远了。
8、把快乐变成学生的快乐
快乐源于体验。“生本课堂我做主,激情展示我最棒!”“我参与、我快乐、我成长”。生本实验不仅改变了课堂,而且改变了孩子的生活,他们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在愉悦的氛围中忙起来、学起来了,打架斗殴不见了,追跑打闹没有了,连跑操也充满了激情和力量。教师越来越轻松了,也开始分享着生本的快乐。一句话,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一种快乐和享受。
让人参加活动不一定快乐,甚至可能是一种负担;而让人主动地参与进来,辛苦的工作反而是一种快乐。如果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登上了泰山,体验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愉悦,就会激发他继续攀登黄山、华山的斗志和信心。同样,孩子一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他就会把玩耍的时间、打游戏的时间,甚至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因为快乐使人兴奋,在兴奋中人能够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实验告诉我们: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你教的学生取得了多么出色的成绩,而在于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给他带来的快乐。
如果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快乐,学习就真正成了他自己的事情,反过来又会更加刺激学生的兴趣、激情、方法、习惯和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活动,并走向更大的成功。当前的课堂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模式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人。我们必须也只有从人出发,才能实现彻底的、根本的课堂再造,真正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强烈的、具有生命意义的事情。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是不是从人出发,是课改成功与否的分水岭。
转自师者知行行知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