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荐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培养创新型经济学复合人才
2023/4/10 9:31:52 阅读:121 发布者:
导 读
本文摘自王春超、王贤彬主编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的“前言”部分。
主编王春超,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负责人、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宏观经济学)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健康经济学等。
作者推荐
本书是一本主要针对经济学与管理学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经济管理实践工作者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内容涵盖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的关系。
本书以“培根铸魂,融合贯通”为理念,浇筑思想价值认同与经济学科发展之“根”,塑造肩负民族复兴使命与推动人类共同繁荣之“魂”,通过横向融合、纵向贯通,培养立足本土、胸怀世界、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创新型经济学复合人才。
本书强调“三结合,一统一”,即宏观经济学理论与前沿研究相结合、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尤其是港澳地区经济实践相结合、宏观经济学理论与思想道德素养培育相结合,致力于将立德树人与专业学习相统一,积极探索经济学专业育人模式在教材方面的新突破。
本书作者负责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在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联动教学方式,融入和拓展中国特色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形成“立体课堂”,促进学习者既夯实理论基础,又提升思维能力,更涵养思想情怀。本书正是在此课程建设基础上形成的一项集体成果。
本书共6篇18章,包括基础篇(第一至第三章)、古典篇(第四至第七章)、经济波动篇(第八至第十二章)、微观基础篇(第十三至第十四章)、经济增长篇(第十五至第十七章)和经济政策篇(第十八章)。
每章除主体内容外,还包括本章概览、主要内容图、中国案例、专栏、前沿拓展与文献速递、本章总结、问题与应用等部分,内容丰富、体例完备、语言简明,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同时,理解中国乃至世界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提高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主要针对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内容涵盖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的关系,强调中国经济运行实践的分析以及宏观经济学前沿研究的拓展。
全书分为基础篇、古典篇、经济波动篇、微观基础篇、经济增长篇和经济政策篇,共18章。每章除主体内容外,还包括本章概览、中国案例、前沿拓展与文献速递、问题与应用等部分。
全书内容全面,体例完备,语言简明,特色突出,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同时,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提高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的宏观经济学在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并且采用“线上+线下” “课内+课外”的联动教学方式。本书正是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学教学团队的成果。
本书在介绍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一方面重视与中国情境相结合,介绍了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政策和案例等,尤其是加入了我国港澳地区经济的分析;另一方面重视介绍宏观经济学前沿研究,每章都配有相关专栏和文献,有助于读者的进一步学习。
目录
基础篇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
第二章 宏观经济数据与指标Ⅰ: GDP与中国经济
第三章 宏观经济数据与指标Ⅱ: CPI、 失业率与中国经济
古典篇
第四章 产品和服务市场与国民收入决定
第五章 货币市场与通货膨胀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与失业
第七章 国际市场与开放的宏观经济
经济波动篇
第八章 经济波动
第九章 IS-LM模型
第十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十一章 AD-AS模型
第十二章 菲利普斯曲线:中国与世界
微观基础篇
第十三章 消费理论:微观基础
第十四章 投资理论:微观基础
经济增长篇
第十五章 经济增长的引擎
第十六章 索洛模型
第十七章 内生增长理论
经济政策篇
第十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理解世界与中国
转自:“北大博雅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