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推介】鬼节超度与劝善目连
2023/4/4 13:31:59 阅读:145 发布者:
· 著作简介 ·
传统的七月十五盂兰盆会,在民间也被称作“鬼节”,是宗教特征十分鲜明的民俗节日。演出于鬼节的目连戏,是与节日相关的重要民俗内容。目连戏是以宗教故事“目连救母”为题材,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也是佛教与中国戏曲结合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戏祖”。2006年,目连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戏剧化的表达方式,目连戏通过神、鬼、人在天堂、地狱、人世的游走,渲染了节日庆典的宗教气氛,凸显出宗教超度所必须的劝善惩恶、忏悔罪孽、自我成就等仪式内容,这不但成为理解目连戏文学形象塑造的基础,也成为理解节日庆典与故事传说相互依存关系的重要依据。
《鬼节超度与劝善目连》在2010年被纳入曾永义主编的台北“国家”出版社戏曲研究丛书中,以繁体字本在台湾出版,受到学术界关注,现由学苑出版社修订再版该书的简体字版。本书共27万字,考察了鬼节在明代以来的盛行及其丰富、庞杂的节日演剧系统,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目连戏作为民间劝善书的伦理道德内涵。作者主要选取福建莆仙目连戏和广东梅州佛教香花“打莲池”的田野演出个案,并附以大量田野调查的
,指出其在宗教礼仪中的超度主旨,内在本质于目连戏的“劝善”职能。同时将目连戏研究中的数十个问题,分散在各个章节,以期从宗教信仰和节日庆典的角度,对目连戏研究有所推进。
· 目录 ·
繁体字版《自序》
简体字版《自序》
前 言 目连戏研究简评
第一章 鬼节——幽显同欢的民俗节日
第一节 宗教的鬼节
第二节 官方的鬼节
第三节 民间的鬼节
总结
第二章 超度——目连戏的宗教特征
第一节 演给鬼神的目连戏
第二节 超度与目连戏的祭祀特征
第三节 鬼魂观念的变化与目连戏的本质
总结
第三章 劝善——目连戏的本质功能
第一节 目连戏的神灵世界与神道设教
第二节 作为民间劝善书的目连救母
第三节 忏悔与六道轮回中的刘氏
总结
第四章 仪式——民众社会的心灵忏悔
第一节 丧葬活动中的目连救母
第二节 从劝孝目连到劝善目连看目连形象的神化
总结
第五章 戏剧——游走于鬼节的民众艺术
第一节 《劝善记》与民间目连戏
第二节 目连戏的流传
总结
第六章 安魂曲——目连戏在鬼节的受容
第一节 上层社会与目连戏的演出
第二节 作为鬼节庆典仪式的目连戏
后论
附 录 二十七种地方目连戏剧本出目列表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王馗,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出版个人专著有:《佛教香花——历史变迁中的宗教艺术与地方社会》、《鬼节超度与劝善目连》、《偶戏》、《梅州客家佛教香花音乐研究》(第二作者)、《解行集》等多部,参与主编或主编《昆曲艺术大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民族瑰宝——中国少数民族戏曲优秀剧目百种》等,全国哲学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剧种艺术体系现状与发展研究》首席专家。
· 出版信息 ·
书名:鬼节超度与劝善目连
作者:王馗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ISBN:9787507765328
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管理处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