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书推介|张明:审美与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双重建构

2023/3/17 13:56:18  阅读:106 发布者:

新书推介

书名:审美与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双重建构

作者:张明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29

书号:9787101155921

定价:138

开本:16

01

内容简介

孔子美学作为儒家美学乃至中国传统美学的源头,对它的研究尤为重要,本著作即为目前所知国内为数不多地系统探讨孔子美学思想及其影响的学术专著。本著作以传统学术中文、史、哲并举的思路,充分阐述了孔子仁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美学思想,并深入探讨了在这种美学精神观照下所开拓出来的一种融审美与生存为一体的“诗化生存”的理想境界。最后,又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分别就孔子美学对中国后世美学以及现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具体考察,同时也兼顾了对孔子美学思想局限性的反思。

02

作者简介

张明,山东曲阜人,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员。目前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其余各类省级项目3项,正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项。在《社会科学研究》《儒教文化研究》(韩国成均馆大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合著2部,参编著作3部。

03

 

绪论

上编 孔子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孔子仁学的提出

第一节 “吾从周”——孔子思想产生的诠释学处境

第二节 西周礼乐文化及孔子对它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章 孔子仁学的再解读

第一节 “仁”的字源学考察

第二节 孔子仁学的深度诠释

小结

中编 孔子美学思想的多维透视

第三章 “美”的字源学考察与孔子美学基调的奠定

第一节 “美”的字源学考察

第二节 “吉善为美”与孔子“尽善尽美”美学基调的奠定

第四章 知识的探求与审美的生成——柏拉图与孔子美学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 美之理念与仁之境域——柏拉图与孔子美学思想哲学根基之比较

第二节 本体的领悟与审美的还原——柏拉图与孔子美学思想价值维度之比较

第三节 回归宗教世界与走向诗意存在——柏拉图与孔子美学思想终极追求之比较

小结

第五章 孔子的德性美论

第一节 关于“德”与“德性”的阐释

第二节 孔子的人格美思想

第三节 孔子的人伦美思想

第六章 孔子的艺术美论

第一节 孔子的诗歌、绘画美学思想

第二节 孔子“中和为美”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七章 孔子的自然美论

第一节 “比德”之美——人格的意象化

第二节 “大化”之美——生命的诗意化

第三节 孔子自然美思想的生态意蕴

第八章 孔子的生活美论

第一节 关于孔子生活审美观的辨析

第二节 礼仪美:生活的文雅化——孔子生活审美观之一

第三节 衣食美:生活的精致化——孔子生活审美观之二

第四节 休闲美:生活的诗意化——孔子生活审美观之三

第九章 “诗化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终极建构

第一节 “孔颜之乐”:“乐”之体验与诗性升华

第二节 “吾与点”:人生与审美的汇通

第三节 “成于乐”:孔子“仁境”的诗性呈现

下编 孔子美学思想的后世影响

第十章 孔子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影响

第一节 孔子“比德”审美观对中国诗、画审美范型的影响

第二节 孔子“文质彬彬”审美观对后世“文质观”的影响

第三节 孔子“中和为美”的音乐艺术精神对中国音乐美学的影响

第四节 孔子“中和”审美观对中国书法美学的影响

余论:关于孔子美学思想局限性的一点反思

第十一章 孔子仁学、美学与现代社会

第一节 孔子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文学思考——以“五四”前后的郭沫若为例

第二节 孔子仁学视域下的“抗疫”精神初探

第三节 孔子美学精神与当代影视文化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书讯”栏目征稿启事

尊敬的出版界、学界同仁:

自开设“书讯”栏目以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微信公众号平台、《文艺理论研究》杂志微信公众号平台收到了广大读者的良好反响。为了持续推广新近出版的优秀学术书籍,增加成果的传播与影响,现特向您发出以下邀请,望您能鼎力支持!

一、中文新书推介

我们诚挚邀请您向我们惠赠最新出版的中文学术著作样书,尤其是文艺理论、美学及文化理论等领域的新书,并请同时附上相应的书讯。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借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和《文艺理论研究》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成果推广。同时选择其中部分书讯,刊发在《文艺理论研究》杂志上。对于其中某些重要著作,我们还拟专门邀请专家撰写书评。

投稿须知:

1、书讯投稿邮箱:tsla@vip.126.com

1)中文新书,包括原创著作及翻译著作,出版年份务必自2022年暨今;

2)请提供样书的基本出版信息,包括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书号、定价、开本等;

3)请提供样书封面照片及完整目录;

4)请提供对样书的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等,字数不超过500字。

2、样书投送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邮编200062,联系电话:021-62232881

二、外文新书推介

我们计划依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广一批外文新书,以更好地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引领西方文论新风向。故此,我们诚挚邀请您撰写外文新书推介稿,要求文稿具有原创性及学理性,不必寄送样书。

投稿须知:

1、书讯投稿邮箱:tsla@vip.126.com

1)外文新书出版年份务必自2022年暨今;

2)请提供样书的基本出版信息,包括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书号、定价、开本等;

3)请提供样书封面照片及完整目录;

4)请提供具有原创性、学理性的外文新书推介稿,字数不少于800字。

2、版权约定:文稿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如文稿已有纸质出版信息,烦请在文中注明。

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属于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和《文艺理论研究》。凡投稿者,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处

《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

二〇二二年五月三十日

来源: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