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师如何做课题+教师如何做研究 中小学教师培训书籍 教师课题申报方法指南 老师备课授课教学方法 学生教育指南 大夏书系教师用书

2023/3/9 17:24:47  阅读:166 发布者:

大夏书系·教师如何做课题

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已从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进入到课题研究的阶段。《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成功申报课题、如何做好开题论证、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如何面对中期检查、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如何推广课题成果等方面入手,条分缕析地做出实战指导与疑难解析。力图帮助因为教学工作繁忙,面对课题不知入手的教师理清思路,顺利走上课题研究之路。

李冲锋,山东沂源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和校级课题多项,长期指导中小学教师和学校从事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规划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范式转型研究”。

在《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语文教学范式研究》、《课堂教学应变:案例与指导》、《教学技能应用指导》等。

前言:走上课题研究之路

第一章 课题研究有何价值

一、课题及相关概念

二、课题的基本类型

三、课题研究的定位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二章 如何选择恰当课题

一、选题基本原则

二、发现研究问题

三、筛选研究问题

四、确定研究课题

第三章 如何进行课题设计

一、课题价值分析

二、课题内容分析

三、课题操作分析

附:课题设计论证案例

第四章 如何成功申报课题

一、熟悉课题申报程序

二、把握课题申报要求

三、课题申报书的写作

四、其他需注意的事项

附录:课题可行性分析案例

第五章 如何做好开题论证

一、开题论证的价值

二、开题论证的方式

三、开题报告与申报书

四、开题论证会的准备

五、开题论证会的召开

六、修改开题论证报告

附:开题论证会案例

第六章 如何实施课题研究

一、走出理论误区

二、落实研究方法

三、处理研究资料

四、注意研究伦理

五、发表阶段成果

六、做好课题管理

第七章 如何面对中期检查

一、中期检查的作用

二、中期检查的方式

三、中期检查的准备

四、检查报告的写作

五、中期检查的汇报

附:中期检查汇报案例

第八章 如何撰写结题报告

一、结题报告的结构

二、结题报告的撰写

三、结题报告写作规范

四、结题报告的修改

附: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案例

第九章 如何做好结题工作

一、正确认识结题

二、精心准备结题

三、及时申请结题

四、课题成果鉴定

五、课题鉴定结果

1:成果鉴定指标内容

2:课题结项实施办法

第十章 如何推广课题成果

一、科研成果推广的意义

二、科研成果推广的困境

三、科研影响的表现形式

四、课题成果推广的论证

五、课题成果推广的方式

附:课题成果推广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大夏书系·教师如何做研究(第二版)

为什么教师做了十几年的教育研究,成效却不显著?教师的教育研究与专业研究者的教育研究有何区别?如何在教育研究实践活动中体现出这些区别?教师应该搭建起怎样的教育研究平台?适合教师实际需求、便于教师操作的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这些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教师职业生存方式的利器?如此等等。也就是说,教师如何做研究?这些问题郑金洲先生在《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中作了详细的解答,并选取了很多相关案例,将“如何做研究”直观地呈现给广大教师。

《大夏书系:教师如何做研究(第2版)》适合中小学教师培训,自出版以来,常销于全国各地。此次修订对原书作了较大幅度的改动:一方面是章节上作了调整,增加了教师从事研究的相关建议等;另一方面,在案例的选取上也注意呈现最新的素材,反映中小学教师最新的科研实践。

导论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误区

二、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 改进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

一、解决学校实际问题

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三、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第二章 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

一、教师从事研究的四种取向

二、教师从事研究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从实际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

一、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

二、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

三、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

四、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

第四章 从计划到反思: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计划

二、行动

三、观察

四、反思

第五章 在过程中生成:研究方案的制定

一、转换

二、细化

三、分化

四、调整

五、后发

第六章 教育日志: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

一、备忘录

二、描述性记录

三、解释性记录

第七章 教育反思: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二

一、教育反思的类型

二、教育反思的注意事项

第八章 教育叙事: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三

一、教育叙事的特点

二、教育叙事的类型

三、教育叙事撰写中的注意事项

第九章 教育案例: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四

一、案例的运用范围

二、案例的含义

三、案例的撰写

四、案例的作用

第十章 教学课例: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五

一、教学课例的含义

二、教学课例的形式

三、教学课例的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 教师从事研究的十条建议

一、问对问题才是研究的开始

二、发自内心的向往是研究持续开展的动力

三、专题化是研究走向深人的“法宝

四、不要忽视信息化研究手段

五、用个性化的话语表达研究成果

六、整合资源是提高研究质量的保证

七、研究方法只有综合运用才有效力

八、掌握研究的基本规范仍有必要

九、注重用制度引导、激励、约束研究

十、要做好研究成果转化这篇文章

后记

转自:“科研课题”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