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西洋镜新书 | 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画师笔下的帝国掠影​

2023/3/7 9:39:52  阅读:124 发布者:

18世纪的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记载当时繁华盛景的资料却很有限,更不说图像资料,此时访华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随团画家却给我们留下数千张中国风俗画卷。

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画师笔下的帝国掠影

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17671816)生于英国肯特郡,1784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学习。1792年作为制图员、马戛尔尼使团随团画家托马斯·希基的助手访问了中国,存世的中国主题画作有3000多幅。

从乾隆皇帝到官员及秘书,还有各行各业,尤其底层的渔民、农妇等,以及刑罚、风俗、建筑等等,这也是西方画家第一次如此详尽地观察和描绘中国的风土人情,也是将中国描绘得如此充满神奇浪漫色彩和异国情调的最后一个时期。

一队士兵在哨所前整齐地列队

塔楼上的一名士兵敲锣向使团致敬

在公共场合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亲昵动作的官员秘书

小憩的犯人和看守

清代特种兵——虎衣兵

一经出版,即震撼西方,引起来华热潮的中国风俗画卷

乔治·亨利·梅森(George Henry Mason)是英军第102团的少校,其生平国内外皆不可考以至有人怀疑这名字只是一个假托。原稿作者广州外销画匠“蒲呱”(Pu Qua)生平也不可考,应该是当时广州外销画最常见的署名之一,曾于17691771年在英国逗留。

卖杂货的小贩

梅森最著名的作品除了《中国刑罚》(收在《西洋镜:清代风俗人物图鉴》),便是这部《中国服饰》。其所绘版画由于经常被后人引用,也就成为了西方汉学及艺术史上的永恒经典。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