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书速递 | 夏雪梅:学校如何做“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2023/3/3 14:09:58  阅读:206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夏雪梅

精彩试读

具备哪些典型特征的项目才能真正称为跨学科项目

《跨学科项目经典案例:展馆类项目如何做》一书展现的“中国馆”项目是一个跨学科项目,我们以这个项目为例来阐述跨学科项目的三个典型特征。

提出一个需要进行跨学科思考的问题

跨学科项目的基础是有一个需要进行跨学科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通过日常经验可以解决的,也不是依靠单一知识可以解决的,从这一项目驱动性问题的描述可以看出其覆盖多个学科。

郑州计划申办2030年世博会,你将受邀成为中国馆的设计师,将中国馆打造成为一个历史博物馆。以下是主办方对各展厅的规划和布置的具体要求:

1. 每个展厅(包括展板和展台)的大小以主办方安排为准,不能超出规格,设计师可选择使用文字、

、实物,通过打印、张贴、视频播放等形式进行线上或线下的展示;

2. 每个展厅围绕主题要有一段概括性的文字描述(200字左右);

3. 每个展厅需要根据主题选择至少五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展品(人物、事件、物品)进行重点介绍;

4. 每个展厅需要根据历史研究虚拟创设一个特别展品,该展品可能从未被史书记载或未在考古工作中被发现,请你联系历史背景进行合理推测与想象,复原该展品并陈述理由;

5. 每个展厅需要有整个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全程记录,可通过笔记、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项目完成的全过程;

6. 所有的调研、探究和布置工作需由团队设计师分工合作或自主完成;

7. 为营造安静、庄重的展馆氛围,所有展厅主要通过视、听、说的方式来介绍,不主张开设有奖竞猜、食物品尝、真人模仿秀等体验活动。

这个问题以郑州申办2030年世博会为情境,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历史博物馆的建造。作为这一场馆的设计师,学生的设计内容需要满足多个形式和技术的要求。从大的学科领域来讲,这个问题情境聚焦在“艺术史”“文学史”,甚至“武器史”“中医药史”等若干个交叉领域。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历史领域有比较深入的见解,才能按照朝代、器物、事件等不同的主题逻辑来设计展馆。同时作为展品和展厅的设计师,还需要具有设计思维,清楚为谁设计、按照怎样的逻辑、如何呈现,需要将历史的思维用当代设计、展览的思维方式转化呈现出来。

有鉴于此,在这个跨学科问题中,蕴含着不同学科的本质问题,而且这些本质问题是有持久性的。首先是来自历史学科的:哪些人、事、物对推动中华文明历程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如何研究历史重要片段或事件?其次是来自历史学科与各类艺术史、文学史交叉的领域:历史时代背景与其间产生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再然后是来自艺术呈现方式的:如何用艺术的、直观的方式将过去的历史用现在的方式呈现出来,带给公众?

这些真实而具有持久特征的本质问题隐藏在驱动性问题中,促使学生跨学科心智的习得。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学习不同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包括跨学科的能力

面对这样复杂的问题,学生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学生作为历史的研究者、呈现者、展馆设计师、布展师等多个角色,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自由切换。在项目的前半段,学生的项目学习主要聚焦在历史领域,要能够理解特定主题与历史发展的关联性和代表性,以及其历史价值,理解历史中人、事、物的重要历史价值及时代意义,也能运用历史重要片段或事件的研究方法,比如怎样研究地图等。在历史研究者的角色中,学生需要进行历史阅读、信息提取、梳理总结,在确定了特定的场馆主题后,就需要对器物、书法作品、地图、重大发明等历史流变有更深入的理解。在项目的后半段,在展馆的设计和布置阶段,学生又转化成“设计师”的角色,进行审美的和可视化的呈现。

在项目的全程,学生会不断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跨学科能力,如合作探究,在合作过程中积极表达观点,做出决策,并完成小组任务;创新创造,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他人的想法进行有理有据和个性化的阐述与点评;反思批判,对自己和他人的想法进行反思与修正。

这些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在新情境中形成创造性的整合成果

上述所有的任务并不是学生学了历史知识就可以直接完成的,而是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重构。比如,每个展厅要根据历史研究虚拟创设一个特别展品,该展品可能从未被史书记载或未在考古工作中被发现,学生需要联系历史背景进行合理推测与想象,复原该展品并陈述理由,这就要求学生能将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在新情境中形成创造性的整合成果。

特别展品具体包含以下三种设计方向:

1)史料对某人物、事件或物品有一定记载,但至今未出土,或已经遭到破坏、流失。例如,地动仪、和氏璧皆属此类。

2)无史料记载,但结合当时的历史和人文背景,能阐释其应当存在的理由,并推测出其概貌特点。例如,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立人”手上有一个抓握物体的动作,这座青铜人像手中原本可能握着什么呢?再如,郑和下西洋途中,是否会存在一位水手的日记?其中可能会记载哪些内容?

3)根据历史人物的特点、事物的特性进行情景创设与推演。例如,假如有机会让所有诗人出现在同一个场合,根据他们的性格、文笔特点、所处年代特征,他们会如何表现?

每个学生需要在阅读大量书籍和资料后,完成一份特别展品分析报告,从展品特征、历史佐证等方面简要阐述自己所设计的特别展品。导师组织小组开展特别展品论证会,进行同伴评议与筛选。最终,每个小组需要形成一件完整的特别展品设计图,以及对特别展品的详细解析——为何存在、可能出土的地点、展品所处朝代与特点、相关的历史佐证等。

特别展品的设计是学生在整个项目研究过程中最特殊的一个部分。与前阶段“撰写展厅主题概述”“确定有代表性的展品”的研究方式不同,学生不仅需要对信息进行搜索、整理与筛选,更需要对信息和知识进行分析、重组,继而进行创新。最终的特别展品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通过掌握的不同信息、探究的不同历史视角,各自得到不同的、富有创见的作品。

本文节选自《跨学科项目经典案例:展馆类项目如何做》,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2月出版。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