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跛足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2023/2/22 17:36:43  阅读:129 发布者:

今天,复本位制是一个各国币制不再施行的有趣的历史问题, 但以前的流行却给包括法国与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留下一种货币制度,有时被称为“跛足“本位制。在复本位制的货币制度中,当无论那一种金属都不能将另一种金属完全逐出流通,铸币厂拒绝收铸低价金属,但并未召回此前已铸成的货币时,就产生了“跛足”本位制。在法国与美国,遭铸币厂拒绝收铸的金属是银,任何用银铸成且尚在流通的货币仍照金铸币价使用,如果偶尔有限地增铸银币数量,这种平价也许继续维持下去。此后银块与银铸币之间产生价值差,银铸币价值高于银块价值,这一情况可用图7.4.1表示。

如图所示,连接货币储水池与银块储水池的管道被切断,或者说一个阀门阻断了银从银块储水池流向货币储水池,而不是相反(因为从未有法律禁止银币熔化成银块),新铸成的银币现在不能变成货币,由此提高了货币的购买力。

另一方面像从前一样,新采的金块继续影响货币的价值——不只是金铸币的价值,也影响同时流通市面、价值高估的银铸币的价值。如果更多的金流入货币储水池,就会增加货币的水平面高度,倘若这个水平面高度竟至比银块储水池的水平面高度还高,银就从货币储水池流向银块储水池,因为朝这个方向(也就是熔化)的管道依然是畅通的。不过,只要货币储水池的水平高度低于银块储水池的水平高度,亦即只要铸成货币的银比未铸造的银的价值高,就不会出现银向任一个方向的流动,因为法律禁令阻止它朝货币储水池方向流动,相对水平高度规律阻止它朝银块储水池方向流动。

在刚才讨论的例子中,铸成货币的银的价值按法定比例等于金的价值。确切地说,同样的原理适用于任意一种货币。已铸成货币的材料的价值大于用以铸造货币的原材料的价值。譬如,以纸币为例,只要它有货币的显著特征——按法定价值是普遍可接受的,数量有限,它的价值通常按法定比就等于金铸币的价值。生产数量庞大的银在复本位制下将金逐出流通一样,如果纸币的数量无限制地增加,就会渐渐地排挤掉所有的金铸币,最后完全充满货币储水池。同样,信用货币和银行存款形式的信用也有这样的效果,它们按照使用的数量多少减少对金铸币的需求,降低金作为货币的价值,导致更多的金用于工艺品或流向其他国家。

只要银的数量或其他代用货币比如纸币的数量还很少,不足以完全代替金铸币,金铸币就会继续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其他货币的价值不能低于金铸币的价值。因为一旦比金铸币价值低,按格雷欣法则就会代替金铸币,我们已假定它没有足够的数量做到这一点。因此,在“跛足”本位制下,银铸币与金铸币之间的平价或许仅仅是银铸币数量受限制的结果,不一定是由银铸币兑换金铸币的能力决定。即使没有兑现金铸币的能力,这种数量限制通常足以维持银铸币和金铸币的平价。不过,这一点不总是正确的,因为如果人们对某种形式的不能兑现的纸币或代用货币失去信心,即使未过量发行,也会贬值,其货币形式的价值就会接近它的制造原料的价值。一个人愿意按票面价值接受货币,缘于他相信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会做同样的事。例如,也可能只是担心过量发行就破坏了这种信心。平时耐住性子忍气吞声地接受任何习惯的货币或法币的收款人,此时就会跟随众人,坚持“拒绝签订”收受不合标准货币的合同。也就是说,他坚持签订的未来所有合同皆须以更好的金属货币,比如金铸币付款,从而使已贬值的纸币价值进一步跌落。

本书作者欧文·费雪

所以,不兑现的纸币正像不兑现的银元一样,如果数量受到限制,未丢失太多的信任,就可以按其他货币的票面价值流通市面;如果数量渐渐增加,这种不兑现纸币就可能驱逐所有的金属货币,无可争辩地占据流通市场。

但是,不兑现纸币是唯一的通货的情形虽然是可能的,却很少被证明过是可取的——如果有过证明的话。除非有保障措施,不兑现性始终是导致人们滥用纸币的诱因,单这个事实就会破坏商业信任,挫伤长期合同的签订和长期计划的制订。凡使用不兑现纸币的国家,都证明了纸币始终是一个祸根,所以,尽管兑现能力对维持纸币等于本位币价值不是绝对必要的,事实上也是一种明智的预防措施。在美国,银元缺乏兑现能力是不令人满意的货币制度的一个主要缺陷,也是一种持续的风险。

兑现的程度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最有趣味的是大家熟知的金汇兑本位制的部分兑现。采用这种制度的国家自己并不实行严格的金本位制,而是利用外汇维持本国纸币价值基本等于金的价值。按照这一制度,政府或其机构兑现本国货币不用金,而用可兑换国外金的汇票。也就是说,政府在伦敦或纽约按牌价出售汇票回收本国货币,即有兑现的意义。直到外汇价格跌落,兑现的要求停止时,再将这些货币投入流通。

金汇兑本位制可视为一种带部分兑现附加特征的跛足本位制。

不过,这种附加特征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跛足本位制的性质。如果银铸币相对于商品交易量(无论何种价值高估的货币)太多,乃至将金铸币完全逐出流通,不带金汇兑特征的跛足本位制就可能随时瘫痪。金铸币一旦悉数输出国外,就不能维持银铸币价值与金铸币价值相等,但借助金汇兑本位制可避免这种灾难。事实上,借助金汇兑本位制,金无必要任何时候都在市场流通。政府主动按固定价格出售外汇,封存由此收入的银币,使其退出流通,效果恰如等价的金输出国外。只要政府乐意并愿意维持汇票的价格和一个金本位国家货币的比例,就能够大致维持本国货币与金铸币的兑现平价。

《货币的购买力》

货币的购买力

(经济学名著译丛)

[] 欧文·费雪 著

转自:“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