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书推荐 | 关于未来的提问

2023/2/22 14:18:09  阅读:112 发布者:

我们也许认为自己是关心未来的。

我们可能都在人生大事上认真地思考过未来,比如,是否应该辞职或跳槽,在哪个城市定居,要不要结婚或生育,甚至是生命终点的议题,等等。关心未来好像应该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无论思考与否,未来也都将如约而至,我们也终将继续前行。

但是,与其原地等待让未来悄然发生,被动地接受未来的到来,为什么不获得更多的主动权,来更无畏和有掌控感地步入未来呢?

而谈及对未来的思考,就涉及“未来观”的问题,但“未来观”似乎是缺席的。人们可能会很清晰地说出自己的育儿观、择偶观、择业观……但是,你的“未来观”是怎样的呢?

我们对未来的观感好像天然有着一层灰度的滤镜。回顾影视作品,关于未来的题材多是外星生物入侵、病毒、极端理想、超能人类,以及机器人取代人类之类的主题。比如,《黑客帝国》《异形》《流浪地球》等,关于未来的影视作品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就是以悲观主义的色调为始,最终秉持正面积极的价值观画上希望的句点。

我们也许真的需要更加有方法地思考未来。

那么,应该如何做呢?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提问。

不要以为提问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要认为这是全人类的本能。一方面,好奇心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逐渐消退;另一方面,在信息过载,令人焦虑的当下,人们的注意力会过度集中在“现在”而非“未来”。

传播机构蔚迈(Wavemaker)与问答式在线社区知乎共同发起了社会创新项目“关于未来的提问”,最终转化成为这本书,它试图将实用性和想象力结合起来,塑造成10个特色小品——每一个小品都勾勒出一个与普通人生活相联共生的未来,不仅激发你去计算,去合理化,而且以一种你可能无法做到或未知的方式与未来联系在一起。

《关于未来的提问》

赵林娜 主编

内容试阅

未来的娱乐

目前,关于“娱乐体验”,无论是在线流媒体还是视频游戏、逛街还是看电影仍然严重依赖于特定技术在某个场景空间上的体验,只能在某个场景或者某些条件下才能获得好的娱乐体验,比如更好的游戏设备、特定的时间段与更好的体验场所(如巨幕影厅)。

然而,随着沉浸式技术和科学技术(3D/4D、全息图、AR/VR、交互式电影)的普及,不久的将来,娱乐领域可能会为我们提供更充实、更容易获得的便民休闲体验。

我们将真正“主宰”我们的娱乐,通过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体验(比如观感与视角),甚至参与或进入体验的内容(比如选择游戏或电影的不同情节或者结局、自己成为故事的主角等),我们将在掌握自己的娱乐休闲体验上获得更多的“上帝视角”。

知乎上网友的脑洞提问

未来世界的生活是否会像《黑客帝国》展示的那样?

未来,虚拟偶像会取代真正的明星吗?

假如人类在虚拟游戏《我的世界》中生存和发展,1000年后世界将会怎样?

两个能预知未来并且都想赢的人,玩剪刀、石头、布,谁会赢?

“虚拟”成为“现实”,我们如何更好地游走在两个世界?

未来的社交

随着娱乐和工作领域的扩展,个人社交网络正逐渐超越其传统的界限。除此之外,社交媒体平台在扩展和维持现有的线上+线下社交圈方面,发挥着关键的、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更不用说帮我们保持多重身份了。未来的我们须在不同的背景和需求下与对不同的自我进行灵活切换。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多元的生活、多重的身份来表达自我,由此催生了一个个虚拟的平行世界,2021Facebook推出的Horizon社交VR平台便是一种尝试,这一平台不再局限于游戏里的线上社交。在未来57年内,我们可能会看到大规模在线数字平行世界的兴起,这将在质量上超越之前的技术和平台。例如在线论坛和MMORPG(大规模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中的数字社交世界,带来更有意义的第二人生。此外,虚拟身份甚至可以整合到真实身份识别系统中,为我们的身份识别开辟了未知的领域。

知乎上网友的脑洞提问

未来的社交网络是什么样子的?现有的社交模式靠谱吗?

社恐症在虚拟社交中,可以被治愈吗?

未来你想拥有哪些虚拟身份?

如果你可以选择拥有虚拟国籍,你幻想加入怎样的虚拟国度?

未来的成长——人才

当前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新职业的出现,要求人力资源进一步多样化。其直接后果就是T型人才的崛起。与此同时,“刀耕火种”的一代和自由职业者正将一种多才多艺人才需求的大趋势推向主流,鼓励人们将个人选择融入职业规划,甚至创造出属于自己别于以往的全新工作。

与此同时,现有的高科技也开始释放我们在效率和创造力方面的潜力,使个人更加可塑和多元化。

在创意方面,人工智能的潜力已经初见端倪:基于情感计算框架的人工智能系统“微软小冰”已经可以写诗作画;第一幅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肖像画在佳士得拍卖行以43.25万美元成交;科幻作家陈楸帆的人工智能软件辅助小说在人工智能文学排行榜上获得了第一名……榜单还在继续。随着5G网络的遍地开花,人工智能艺术将继续扩展到更有创意的场所,这些场所需要更快的互联网和计算能力,比如视频流及平台。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35年内,人类和人工智能所共同制作的视频将变得更加流行酷炫。

知乎上网友的脑洞提问

未来精神和肉体发展的极限是什么?

当每个人都可以无所不能,人类会进一步追求什么?

如果可以选择三种超能力,你想要哪三种?

未来和算法、机器进一步融合后,人类的智力会有怎样的跃升?

转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