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推荐 | 汲取多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2023/2/16 9:27:11  阅读:153 发布者:

《教育市场化的边界:一部商业观念演变史》

作者:[美]塞缪尔·E. 艾布拉姆斯(Samuel E. Abrams

近年来,关于民办教育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在我国引起了很多争论。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版(下称《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后,社会上有些声音认为我国在限制甚至是打压民办教育,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背景。改革开放之初,民办学校因国家教育投入不足而兴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批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在普及义务教育上,还是在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上,民办教育都贡献极大,而且还涌现出一批优质学校。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民办学校也满足了部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一点在高中阶段尤为明显,高中教育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有一批民办高中办得很有成绩,成为社会上认可的名校。所以,《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方针首先是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并从法律层面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创办者、校长、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良莠不齐,出现了一些乱象。例如,有些民办学校曾利用政策优势跨区提前招生,挤压公办学校的办学空间,破坏公平竞争的教育生态;有些民办学校用高薪到公办学校“挖名师”,使公办学校的优质师资流失严重;有些民办学校炒作升学率以获得市场竞争力,助长唯分数、唯升学风气,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有些民办学校甚至成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哄抬房价的资本工具。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 2013 年又对《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修正,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特别强调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因此,我国的民办教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健康、有序发展的问题。

美国是以私立学校起家的。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出于对私营市场可以提供比政府更好的学校教育的信仰,美国积极推行教育私有化。政府教育政策日益流露出种种商业逻辑,致使公共教育中的市场力量不断崛起。塞缪尔·E. 艾布拉姆斯教授的著作《教育市场化的边界》基于翔实的史料、数据,系统讲述了美国在过去几十年来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教育私有化改革探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一次改革都使人们对市场的力量充满期待,然而每一次改革都近乎以失败告终。这些教育私有化改革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恶化教育竞争、助长应试教育、降低教育质量、损害教育公平等,值得我国引以为戒。用艾布拉姆斯教授自己的话说,这本书是一则关于自由市场理念诱惑力的警世寓言。但是,他也没有全盘否定市场力量在教育中的价值。他通过对比智利、瑞典和芬兰等不同国家的教育改革进程,发现数十年来的教育私有化改革并没有真正解决它当初所想解决的问题,但公立学校依旧可以从商界汲取一些经验,例如改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行业吸引力等。

我认为,艾布拉姆斯教授的这本著作中提出的反对教育资本化,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等观点与我这些年对于民办教育的一些看法有某种相似之处。我尤为赞赏艾布拉姆斯教授在开篇所引用的那句话:“市场需要一席之地,市场也需要待在它该待之地。”丁瑞常博士将这本书翻译、介绍到我国,我觉得很有意义,值得一读。

2022 9 月于北京

当代著名教育家、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奠基人,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学术顾问 顾明远先生推荐作序

《教育市场化的边界:一部商业观念演变史》

作者:[美]塞缪尔·E. 艾布拉姆斯(Samuel E. Abrams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5001-7228-4

定价:69.00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内容简介:

市场力量究竟如何影响我们的公共教育?教育事业中的商业思维是诱惑?是陷阱?还是助推剂?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出于对私营市场或许可以提供比公立学校教育更优越条件的思考,公共教育中的市场力量开始崛起,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日益显现出种种商业逻辑。本书通过回顾美国“爱迪生计划”、“知识就是力量”项目、“卓越特许学校”、《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和“力争上游”计划等的演变历程,以及智利、瑞典和芬兰等不同国家的教育改革进程,发现数十年来的教育市场化改革并没有真正解决它当初所想解决的问题,但认为学校依旧可以从商界汲取一些经验。

作者艾布拉姆斯就公共教育中私营部门实践的局限性提供了诸多令人信服的案例。本书的内容框架共分为四个部分:教育市场化的经营状况;学生、教师、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教育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采取的补救措施及效果等。本书包含翔实的一手数据和深入浅出的专业思考,有助于读者了解世界多国教育改革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作者简介:

塞缪尔·E.艾布拉姆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国家教育私有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教育私有化、比较教育等。因推动了美国对芬兰教育的理解,2014年被芬兰政府授予“芬兰狮子一级骑士勋章”。    

译者简介:

丁瑞常,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全球教育治理、比较基础教育、教育国际化等。

马骜,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研修学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推荐:

1.本书的作者塞缪尔·E. 艾布拉姆斯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国家教育私有化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致力于教育私营化和比较教育研究。此前,他在高中教了18年的经济和历史,深入一线教育,掌握大量一手资料。本书被认为是“提供了迄今为止关于学校私有化运动的详细和全面的分析”,“所有关心最前沿教育改革走向的人,以及教育市场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应阅读的一本书,因为其中的假设和结果表达得如此令人信服。”

2. 本书获得了当代著名教育家、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奠基人顾明远作序,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康奈尔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格伦·阿尔特舒勒、《美国学校体制的生与死》作者戴安·拉维奇、《利文斯顿街 110号》作者大卫·罗杰斯的倾情推荐。

3. 本书是一部集现实性、思辨性、参照性于一体、探讨教育市场化的珍贵纪录,以翔实的一手数据以及深入浅出的专业思考,探讨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即市场究竟应该在公共教育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北京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北京首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的公布、以及“双减”政策的实施、民办学校收归公立的一些趋势等,都是备受教育从业者以及家长、学生关注的热点。本书以1995年创办的美国最大的教育管理公司爱迪生学习公司的故事引入,从丰富的案例中聚焦教育完全市场化的弊端,对我国数量庞大的民办学校的管理人员和关注教育的大众读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正如作者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中对市场在公共教育发展中的边界的理解,即“市场需要一席之地,但市场也需要待在它应待之地”。教育完全市场化肯定是不可取的,同时公立教育也应该从私营教育机构的成败教训中汲取有益的商业经验。

4. 作者对教育市场化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视,主要阐述了:教育市场化的经营状况,学生、教师、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教育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采取的补救措施及效果等。艾布拉姆斯雄辩地指出了营利性公司改善城市教育的努力背后的乐观主义与它们的学校所面临的现实之间的脱节,并就公共教育中私营部门实践的局限性提出了诸多令人信服的案例。本书对于帮助读者梳理市场化教育的发展脉络、了解近代教育在市场化方面的探索与经验教训和把握未来教育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对我们如何实现我国市场化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读性很强。正如作者所言,本书是对广大教育学及经济学研究者,教师、教师培训机构人员、教育管理者、教育公司从业人员有启发意义的“警世寓言”。

转自:“中小学老师参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