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重磅推荐|《全宋文》之重要补充:《宋文遗录》出版

2023/2/15 14:28:30  阅读:23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李伟国

近日,由著名出版人、历史和文献学专家李伟国所编的四册本《宋文遗录》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编者以数十年研究为基础,广搜博采近二十年来新发现的宋代文献近三千篇,是继《全宋文》后,研究宋史和宋代文学的重要新资料的首次集中呈现。

今日推送节选自李伟国先生为该书所撰写的序言。

《宋文遗录(全四册)》

李伟国

上海书店出版社

二〇〇六年,由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曾枣庄教授和刘琳教授主编的《全宋文》出版。《全宋文》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水准较高的宋代文学创作成果的总汇,也是历史、哲学、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资料的宝库。

如《全宋文》这样的大书,编纂至为繁难。由于其书编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除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遗漏,未收录如南宋参知政事葛洪的《蟠室老人文集》[1]和作者不明的文章以外,更未及利用近年新出现的大量图书资料、数字出版物和出土文献。而海内外学术界在广泛使用《全宋文》的同时,在各种学术刊物和 学术专著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此类文章虽多,大多为偶然发现或一得之功,就“增补”本身来说,只是提供了诸多线索,总量毕竟有限。至今尚无关于此课题的较系统的研究和增补成果的出现。历代诗文总集的编纂,既是意义重大、价值极高的课题,也是难以毕其功于一役的课题,在一书出版以后,陆续进行补正,是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这方面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和研究仍有巨大的空间。

作为一名宋史研究者,我很早就注意到了《全宋文》的编纂,与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曾枣庄教授、刘琳教授、舒大刚教授,以及各位同仁,都保持着良好的师友关,关注着他们的学术活动,时时请益。当年由巴蜀书社出版的前五十册《全宋文》,即曾第一时间予以购置并使用。

二〇〇二年,承蒙老友方健先生告知,编纂多年的《全宋文》遇到了出版方面的困难,当时我在上海辞书出版社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在与主编曾枣庄教授多次通话以后,经过社内讨论和评估,毅然只身赴成都与曾、刘等先生商谈,同年请曾先生和刘琳先生等来沪签订出版合同。

二〇〇四年,我离开上海辞书出版社,其时《全宋文》书稿的编辑校对工作尚未完成,我的后任张晓敏社长继续予以推展,并联合安徽教育出版社共同以颇为大气的格局推出全书。在《全宋文》出版之际,二〇〇六年八月十六日,我在成都召开的会议上有幸发言并留下了这样几句话:“群贤埋首成都府,穷搜精理廿载苦。有宋一代文章在,书墙巍巍人争睹。”

在我离开出版工作的职业岗位以后,即立志在有生之年为宋代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贡献绵薄之力,并开始多方访求《全宋文》尚未收录的宋人遗文。经过多年的努力,小有所成,已经有约三百万字可以奉献给学界。

在这逐步积累的数百万字资料中,比较大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宋人文集的再次挖掘。如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一四年版《重修金华丛书》收录了不少从金华地区和其他藏家处新获的金华人士著作,其中有藏于东阳市而为《全宋文》所失收的南宋葛洪的《蟠室老人文集》和其他多部宋人著作,可以为本项目所取资。

第二是从前人未加充分注意的宋代重要史书中搜求。如朱熹的《五朝名臣言行录》《三朝名臣言行录》,从宋末以后,一直至清末,原本罕为人知,仅有在原本基础上删削而成的简本流传,幸运的是原本在清末民初重现于世。原本《五朝名臣言行录》《三朝名臣言行录》不仅是重要的历史著作,还由于其编成于当朝,所引文献后世颇有不见或难见者,因而具有较高的文献独有性。《全宋文》于朱熹《名臣言行录》,亦已注意利用,从中辑出奏状若干篇,但由于《全宋文》出于众手,以作家分工,参加工作的学者,对于朱熹《名臣言行录》,有的使用,有的未使用,而使用者时或用原本,时或用节本。初步检阅全书,仍有遗漏之文章二十馀篇可以辑出。

第三是从宋代以后的地方志中搜求所得。如今藏日本的《(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所录为《全宋文》未收的宋人文章即有七十七篇:论其内容颇有重要者,论其作者亦有少数名家之遗文,有三十四位作者为《全宋文》所未收,有一人多篇者。尤可珍视者,其中半数以上不见于其他文献。尚有一些文章,《全宋文》虽已据其他文献辑入,但非全文,此处可予替补。尚有多篇文章,《全宋文》虽已据其他文献辑入,但《(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所录可以进行重要校补。其中滕宗谅的两篇文章,对于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理解和研究关重大。

第四是宋人法帖。其中收获最丰的是黄庭坚和米芾。此次收录黄庭坚文章三十一篇,所收米芾的文章五十多篇,今后还将从宋代画题中辑出成句的短文。

第五是《宋人佚简》和《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宋刻龙舒本《王文公文集》,是利用舒州地方政府机构的公文纸纸背刷印的,其纸正面载有大量宋人墨迹,时间为南宋绍兴三十二年至隆兴元年。

第六是宋人墓志铭。对于宋代遗文中的墓志铭部分,研究和搜集的途径是:第一,宋以来数千种金石图书和有金石部分的图书(如地方志)中据石刻记录的宋代石刻文献。第二,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海内外公私藏家的馆藏宋代石刻拓本。有出版物者利用出版物,无出版物者进行访求。第三,从近现代有关出土石刻的记载和研究论文中取出石刻文献原文和

,并注意对其考释和研究成果的验证。第四,实地考察搜集资料。

搜访和整理《全宋文》以外的宋代遗文的工作是难度很高,相当艰苦的。本项目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主要有:

第一,辨析材料的真伪,前人编纂地方志和家谱族谱等文献的时候,出于荣耀乡土和光宗耀祖的心理,往往会不加考证,将一些来源不明、疑似之间的文章率尔收录,有的甚至伪造历史名人的文章,近年来也有一些人出于牟利的目的伪造石刻或拓片,对于这些材料,一定要细心辨析。

第二,石刻文字和手写文书的释读。石刻文字如碑记、题名、摩崖石刻、墓志、地券等,其书写出于各色人等之手,字体真草隶篆均有,字形俗体异体兼备;手写文书,常见行草,且书者习惯各异,常常不易辨认。释读这类文献,必须具备较高的书法和文字素养,还要善于根据上下文和同类文献进行比对识别。

第三,标点整理,《全宋文》所收宋人文章,大部分有文集传世,其中诸多名人的文集,原已有一种乃至数种整理本,可以参考,而《宋文遗录》所收,绝大部分尚未经标点整理,且有不少属于民间文本,与水准较高、较讲究文法的文人文本不同,对其进行准确断句,难度较大。整理工作还包括辑佚、录文、校勘、分段、文章的时间标注、撰写作者小传、文章排序等。

《宋文遗录》是对《全宋文》的增补,书名不用《全宋文补编》乃出于三点考虑:第一,可以收录一些《全宋文》已收而内容有较大差异的文章(如滕宗谅的《求岳阳楼记书》及少数出土墓志等);第二,佚名作者的文章也加以收录,并在作者小传中尽量给出其相关信息,以利区分;第三, 编排体例也可稍作变通;第四,宋代遗文的搜集,特别是出土文献,在三五年乃至十年内是不可能穷尽的,尚有一大批已经初步采集或已经求得线索的文献,宋元明方志中的宋文遗珠,《宋人佚简》和《宋江阴志辑佚》中的大量公文,《参天台五台山记》中的百馀通公文,抄本宋嘉定间乞颁赐程灵洗庙号封爵文书等,正在努力整理之中。为了让学界同仁得以及时使用新材料,今先整理出版近三百万字,为《宋文遗录》初编,不久的将来再整理出版二编、三编,不断为学术界提供新材料。

尽管我浸润于此十五年,不可谓不努力,但因为此事之繁难实超乎寻常,又限于本人水平,本书一定仍存在很多错误,期待学界衮衮诸公不吝指正。

[1]《全宋文》卷六六〇一葛洪小传有云:“《蟠室老人文集》二十二卷,今有光绪六年活字本,残存十卷,藏南京图书馆。因复制索价太昂,无力获致,今先就诸书辑录遗文数篇,续补有待于他日。”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