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官选拔考核指南——《吏部职掌》出版
2023/2/15 14:19:18 阅读:149 发布者:
政书,是中国历代记录“典章制度”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四库全书》在史部下单独列政书类,“惟以国政朝章,六官所职者入于斯类”,可见其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明代现存政书类文献十分丰富,包括会典、六部事例、赋役全书、漕运章则、条例等各类文献上百种之多,这些文献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是研究明史的基础史料。
《吏部职掌》书前彩插
《吏部职掌》是明代吏部办理文官管理事务的政书,在体例上依据吏部文选、考功、验封和稽勋四司二十九科的机构设置,而“司别为科,科别为目,目下系条”,详载文官队伍的选拔、官职的铨授、官员的考核、起复、封赠、勋级、致仕等从进入到退出官场的整个政务过程。该书是明代嘉靖以后吏部官员处理相关事务主要依据的条文规则或事例的来源。堪称明代文官集团的人事制度指南,记载了明代文官选拔与考核的核心内容。
明代曾先后三次官修官刻《吏部职掌》,主持责任人分别为李默、张瀚和宋启明。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就制定了《诸司职掌》一书,来规定各部门的机构设置和管理职责。在这部书中首列“吏部”,建立四司架构,制订各司职务范围与办理措施。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此后各朝不断增加新的事例,为了便于查核考据,各司将这些事例不断整理、汇辑成册,题名“职掌”。嘉靖初,李默任职吏部主事时,就已经看到“吏部旧传《职掌》,多至十余册,少者复才十二三,皆不知何人所辑,详略顿殊,庞杂无统”。
到了嘉靖三十年,李默担任吏部尚书时,开始与下属司官相与删定部内旧传书册,“始定《吏部职掌》”(宋启明语),付梓印行。至此,《吏部职掌》正式成书,是为李默本、嘉靖本。万历二年,因李默本“梓行已久,而后多变更”,尚书张瀚与司官“括综累朝、斟酌近事”而“重加修明”(宋启明语),主要是增加了嘉靖后期至万历初期的制度变革,另外又增设“附考”体例,重修重刻同名政书,是为张瀚重修本、万历重修本。需要说明的是,万历本至少经过三次增补。万历晚期,宋启明编修《吏部志》,其“职掌门”即以张瀚本为基础而另加“增考”体例,增入万历后期事例若干,分八册而为十卷。《吏部志》于泰昌元年获批刻梓,刻成后应已进入天启初。随后吏部又抽印“职掌门”版片并再度命名为《吏部职掌》,装为十册单行,是为宋启明增考本、天启增考本或十册本。
以上诸明刻版本存世有限,嘉靖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嘉靖本残册,仅存文选司三册全司内容和考功司一册六科内容;万历本:中国台湾台北市“国家图书馆”藏本(该藏本为刘承幹嘉业堂旧藏)为万历初增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为万历第三次增补本,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本是与北大本相近的印本,此外尚有日本东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 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藏本、上海图书馆藏考功司有司科一册,均属万历本系统;天启本:上海图书馆藏有十册本,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另藏九册而钞补一册。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有十册本,宁波天一阁图书馆残存两册。《吏部志》本:台北傅斯年图书馆藏残本(职掌门存卷三十一、三十二与末三卷)、南开大学藏残本(职掌门存卷三十一至三十五)。
其中目前学界通晓通用的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58册影印本,底本即为上图十册本,只是误标为李默删定,又误认为是纂修四库时采进的张瀚本。通行影印本的这种失误,既混淆了《吏部职掌》的版本演变情况,又造成了部分事例在时代上的矛盾局面,导致嘉靖中的“李默”纂辑了万历间的制度条文。而且,通过比较验证可知,上图本属于十册本的后期印本,虽有系统及零星的补版,但仍有少量的漫漶模糊,加之十册本条目又转录自万历本,故内容上存在相当数量的脱、衍、误刻、误乙等常见古籍版刻问题。因此,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版本上,都有不尽完善之处。
虽然《吏部职掌》备受重视,但遗憾的是目前尚缺全面、准确反映制度内容与演变的整理本。本次整理,考虑到天启本与《吏部志》及万历本的渊源关系,再结合各藏本的册叶存佚实际,最终确定以上海图书馆藏本为底本,以南开志本、傅图志本、哈佛藏本、台北本与北大本为校本。同时考虑到国图藏嘉靖本,虽然仅存文选司三册全司内容和考功司一册六科内容,但为便于比较制度内容的流变,本次整理,特意全文附录了国图所藏嘉靖本现存内容。目的即在于推出内容完整、文字精准的精点精校本,有效补全明代文官管理制度的发展面貌,校正明刻中的误刻误载之处。这对于学界使用该书研究明代文官制度内容与演变,乃至研究明代制度,都无疑会形成极大的便利。
《吏部职掌》
(明)张瀚 重修,
(明)宋启明 增考
李军 校点
定价:168.00元
ISBN:9787550637757
《吏部职掌》的内容主体广泛取材于明代吏部内部题稿,少量内容来自《诸司职掌》《大明会典》和其他衙门官员的奏准内容,是明代吏部司科政务处理流程与具体处理办法的集大成之作。与《诸司职掌》相比,本书补充了洪武之后诸朝的大量题准事例与制度内容,尤其是嘉靖与万历早期的政治变革,在研究明代文官制度乃至政治制度上具有难以替代的历史价值。本次整理,以上海图书馆藏十册本为底本,以南开志本、傅图志本、哈佛本、台北本与北大本为校本,也参考了《明实录》《诸司职掌》与正德《大明会典》、万历《大明会典》等重要史料文献。
整理者:李军,河北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明清史及文献学研究。在《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高校古委会项目“吏部职掌”整理,负责《吏部职掌》的整理工作。
(来源:凤凰出版社)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