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永受嘉福:汉代的民间信仰世界》
2023/2/15 14:16:14 阅读:175 发布者:
在“颇好鬼神”的汉代,信仰明显影响着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就此进行解析和说明,有益于我们理解汉史与汉文化。本书综合利用多种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深思迹察,多有新见,大大推进了这一学术主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汉代民间信仰世界的认识。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王子今
汉代民间信仰承袭战国,“街巷有巫,闾里有祝”,与当时的经济、宗教、社会生活密不可分,水乳交融。汪桂海先生近著《永受嘉福:汉代的民间信仰世界》,结合简帛与传世文献,兼及画像石、碑刻、镇墓文、买地券等考古资料,同时参照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探赜钩深,条分缕析,对民间信仰与汉代社会经济活动和医疗行为之间的互动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心理进行了系统的勾勒和梳理。
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 吕宗力
本书从经济史与思想史的双重角度,展示了秦汉时代丰富多元的民间信仰世界:生产领域的种种崇拜祭祀,是期冀粮食增产、蚕桑丰收、田猎有获;生活场域的种种巫术祝祷,是企盼驱离疫鬼、疾病痊愈、健康长寿。民间信仰贯穿秦汉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甚至政治运作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秩序乃至国运兴衰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邬文玲
目录
书籍简介
永受嘉福:汉代的民间信仰世界
汪桂海 著
2022年12月出版/98.00元
ISBN 978-7-5506-3749-8
内容简介
“永受嘉福”书名来源于一枚著名的汉代瓦当,意喻吉祥。该瓦当背后反映了汉代社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祈福祷神的巫鬼传统。但是,民间信仰在正史中很少记载,从而给后人留下了种种谜团。进入20世纪,地不爱宝,新出的简帛等出土资料,为我们揭示了民众内心的深层信仰。本书结合简牍帛书资料与传世文献,对汉代的民间信仰,尤其是经济领域的信仰、医疗领域的信仰等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进而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探究如巫蛊之祸、黄巾起义等重大政治事件的思想原因。本书全景式为我们展示了两千多年前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画卷,有助于我们追溯当下许多社会与文化现象的思想文化根源,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作者简介
汪桂海,历史学博士,曾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1997—2017年供职于国家图书馆,从事古籍善本整理与研究。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兼任“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专家、“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编纂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秦汉史、简帛学、版本目录学等。著有《汉代官文书制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秦汉简牍探研》(文津出版社,2009年)、《册府零拾——古文献研究丛稿》(人民出版社,2020年),发表论文数十篇。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