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教授”黄宗智扛鼎之作 | 黄宗智:从江南乡村看中国社会经济演变和未来发展
2023/2/15 10:57:12 阅读:175 发布者:
近日,大学问图书《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出版。本书为黄宗智扛鼎之作,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当代中国发展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的经典著作。
书中基于满铁资料等大量史料与作者实地调研所得资料,对明清以来江南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的特点做了深入考察,探讨了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问题,尤其就中国江南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工业资本主义这一问题给出了极具深度的解释。
对于每一个想了解前现代中国历史,以及对当今中国农村变革和经济发展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是非常好的入门之选。
中文版序
文 | 黄宗智
来源 | 雅书品iRead
历史研究必须联系理论,但理论,尤其是政治化了的理论,很容易成为探索历史真实面貌的障碍。在研究过程中,我一直执着从史实到理论而再回到史实的认识程序,避免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为模式而模式的陋习。我力求到最基本的事实中去寻求最重要的概念,再回到事实中去检验。对现存各家各派的理论,争取去误存真,建模式于实际。在这个基本的方法上,此书与拙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是一致的。
本书的出发点是20世纪30年代的实地调查资料,尤其是费孝通、林惠海和日本满铁调查部门对长江三角洲8个村庄的研究。这些资料翔实细致,非一般历史文献资料可比。我试图在这条基线上,结合江南地区比较丰富的文献资料,追溯明初以来的一些主要变化。这个研究方法也是与《华北》一书一致的。
本书与《华北》不同之处在于应用了我自己1983年至1985年在松江县华阳桥乡的薛家埭等6个自然村的调查,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至今日的变化。我相信跨越革命前后的这条研究鸿沟会对阐明两个部分都有帮助。同时,本书着重把江南和华北对照相比。
在华阳桥乡调查的一切安排,都由南京大学吕作燮教授和松江县外事办公室陆敖根同志承担。罗崙教授参加了第一年的调查。严学熙和周国伟两位先生和我方周锡瑞、裴宜理合作研究工业、民众集体活动和政治。陈忠平同志则和顾琳合作,研究商业与华阳桥镇。本书虽然没有引用他们的调查资料(除了第12章注明的一节),但我在认识上和精神上都受惠于协作的同仁颇多。
我个人的调查,主要在薛家埭等村内进行,采用的是仿效满铁在华北调查的方法,每次围绕几个预定的题目座谈,但也随时追踪原定范围之外的线索。这样的调查,关键在于虚心和具体地问讯。调查期间,当地前大队支部书记何勇龙同志对我帮助至多。
我们原计划要出一部与仁井田陞根据满铁在华北的调查所编的资料集(《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相类似的书。全部调查的问答记录、统计资料、按户调查,以及为出资料集而挑选的各节问答记录,都由南大吕先生保管。根据未来的实际情况,这些资料也许有可能发表。
在前人有关江南的大量研究之中,我从吴承明先生的商业研究和徐新吾先生的手工业研究中所获至多,在有关各节都有注明。此外,本书亦受益于我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几位博士生的研究。正文之中引用了夏明德、武凯芝和叶汉明的博士论文,以及程洪、李荣昌和卢汉超的研究论文,都有注明。程、李、卢三位更承担了此书的翻译,由程洪统稿。谨此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译稿经我自己两次校阅,应基本准确。
BOOK
新书推荐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黄宗智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2月
本书为黄宗智扛鼎之作,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当代中国发展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的经典著作。书中基于满铁资料等大量史料与作者实地调研所得资料,对明清以来江南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的特点做了深入考察,探讨了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问题,尤其就中国江南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工业资本主义这一问题给出了极具深度的解释。全书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展和完善了“农业内卷化”这一核心观点,揭示了江南小农家庭从明清到改革开放前“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内在机理,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去内卷化”发展。本书曾获列文森奖。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