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做质性研究,先读我
2023/2/8 10:39:54 阅读:255 发布者:
编辑推荐
《做质性研究,先读我》的作者秉持以下观点:
质性研究方法的共同核心都在于“质性地”而不是“量化地”去搜集和处理数据。在质性研究中,数据搜集与分析是同步进行的,不可分割。质性研究的一大特点就是将研究问题、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融为一体。
质性研究方法存在多种路向,相互之间差异很大,所选择的研究方法必须与自己的研究问题适配,研究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
1.做质性研究之前,应当对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所了解。
2.做质性研究之前,应当对计划采用的具体质性研究方法的特征有所了解。
3.做质性研究之前,应当对质性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有所了解。
4.做质性研究之前,应当对电脑和软件能帮助研究者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所了解。
这本书贯彻以上观点,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究设计等多个层面,对质性研究的5种主要方法——民族志、扎根理论、现象学、话语分析、个案研究做了比较,以平易近人的态度、简明清晰的表述,指出了在开始一项质性研究之前应优先关注什么:
第一,不同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第二,做质性研究的一般流程;
第三,在研究开展的各个环节如何做出选择。
内容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澳] 林恩·理查兹,[美] 珍妮丝·M.莫尔斯 著
胡菡菡 汪玮 译
978-7-5689-3524 -1
68.00元
2022年12月
《做质性研究,先读我》这本书的目标不是去讲解某个单一的方法,而是去描绘出一个包罗甚广的方法地图,告诉读者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多的质性研究方法。如果读者想成为一个质性研究者,在搜集数据、选择方法、尝试某个软件包或者去推动一个研究项目之前,先看看本书会对规划研究工作大有裨益。本书可以作为介绍性课程的教材,也适合那些对质性研究方法感兴趣、想寻找做质性研究感觉的人。书中有对质性研究软件的介绍,提供了一些如何选择研究软件的建议,以便读者开始自己的研究项目之前了解软件的优势与局限。
作者简介
林恩·理查兹
Lyn Richards
家庭社会学家,质性研究者,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研究生商学院兼职教授与顾问。她在乐卓博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授质性方法课程,也为老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她的第十本专著是《处理质性资料》(Handling Qualitative Data)。她编制出了NUD*IST 软件,创立了墨尔本“QSR国际公司”,是“QSR国际”软件编制团队的核心成员。她保持与研究者们的互动,不断对NUD*IST软件进行更新,后来还主创了Nvivo软件,是质性研究电脑化以及质性数据处理领域公认的领军人物。
珍妮丝·M.莫尔斯
Janice M.Morse
护理学和人类学双博士,美国护理学会会员,美国尤他大学护理学院校长专席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教授。她曾于1991年到1996年担任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教授。1997年至2007年期间,她参与创办了期刊《国际质性研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参与创办了阿尔伯塔大学质性方法国际学会,并担任该学会的科学指导。在这期间,她也是质性研究出版丛书的编辑。她参与创办期刊《质性健康研究》(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SAGE出版公司),还担任《开展质性研究》(Developing Qualitative Inquiry)以及《质性研究精要》(Essentials of Qualitative Inquiry)这两本系列丛书的主编工作。
译者简介
胡菡菡
女,博士,副教授,传播社会学及策略传播研究方向。现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应用传播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青少年网络族群冲突的驱动机制研究”“微博公共协商的逆向畸变研究”等多个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著有《法官对敏感案件舆论的态度研究》,并于多本C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汪 玮
女,译审。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英文部。先后翻译《汉语流行语小词典》、《忍者猫托托》系列儿童读物、《大猫英语分级阅读》十九级读物等作品。
转自:“刘西川阅读写作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