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书单丨世界这么大,看完这篇就出发!

2023/1/31 16:01:40  阅读:178 发布者:

>

专业文史哲

2023

癸卯兔年即将来临,新的一年您的旅行计划准备好了吗?欢迎参考这份文津小编为你准备的世界文化旅行书单,在最合适的季节,放飞心情,看您想看的风景,见您想见的人,奔赴山海,春暖花开……

本期书单

1.《夏威夷国王世界环游记》

2.《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

3.《天朝掠影——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4.《中亚史》(精、平装)

5.《波斯和古代中亚——读书劄记》(精、平装)

6. 突厥学研究丛书

7. 海外东南亚研究译丛

8.《欧洲文化史》

01

《夏威夷国王世界环游记》

���安乐哲、钱乘旦、陈平原

等多位教授推荐

���首位环游世界的国王,

被马克·吐温盛赞的人,

接受李鸿章宴请,

为孙中山先生颁奖

���不止是一部生动有趣的游记,

更是19世纪晚期世界的真实写照,

是一个时代的一部大写真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美〕威廉· N. 阿姆斯特朗 著

郝平 张笑一

ISBN978-7-100-21125-3

开本:3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10

定价:6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皇”游地球:卡拉卡瓦国王的斯宾塞世界之旅 i

格伦·格兰特 撰

第一章 1

卡拉卡瓦国王计划出游— 首个环游世界的君主— 选择同行之人— 男仆— 微服出游的提议— 旅行范围— 回忆录出版延误— 国王致辞— 出发典礼— 国王的性格— 大臣与管家— 卡拉卡瓦了解的皇室礼节— 卡拉卡瓦之前不幸的历任国王— 理论的与实践的天文学

第二章 14

抵达旧金山— 升起王旗— 国王得到盛情款待— 访问立法会—“太平洋的巨人”— 一场中式宴会— 国王得意扬扬地要求大臣穿着外交制服— 男仆喝醉酒

第三章 19

前往日本—漂在海上的原木—华盛顿的诞辰纪念日—日程表往前推了一天—国王挨了一记耳光—努力指导国王学习政治学—夏威夷的种族矛盾—指导以失败告终

第四章 25

江户湾— 富士山— 接受外国军舰的致敬— 国王成为日本天皇的客人— 抵达时听到祖国的国歌— 我们得到盛情款待的秘密— 礼仪课— 比较日本和新英格兰的钟声

第五章 32

前往东京拜会天皇— 皇宫举行欢迎会— 皇后— 一位侍女—对比天皇和国王— 下榻东照宫— 男仆再次堕落— 皇家羽毛斗篷— 天皇回访国王— 晚宴、午宴和招待会— 一位国王总能见到的皇子— 沉思

第六章 41

下谷神社— 古怪的拜神方式— 国王的警句— 日本媒体评论国王— 国王的白人侍从吸引眼球— 外务卿井上伯爵— 接到延长王室访问的邀请— 重大的外事活动— 提出废除日本和夏威夷的不平等条约— 天皇和他的政府大喜过望— 起草新的条约— 欧洲大国对此感到焦虑

第七章 47

设在我们住所里的演出—国王接见外国代表—本杰明·富兰克林博士的日本后裔—国王受到严密保护—夏威夷王国在太平洋的地位—王国发展史—日本人的性格—大和民族的突然崛起和改革—检阅日本军队—一次地震—我们不愿外扬的军事家丑—夏威夷陆军和海军—一出日本戏剧—国王赠给剧院一套幕布—夏威夷国务大臣会见井上伯爵—井上伯爵的官邸—两名日本政治家的奇遇

第八章 57

国王提议日本王室和夏威夷王室联姻— 计划失败— 国王访问位于横滨的基督教堂— 日本对基督教会的态度— 政治风险

第九章 61

同皇子共进午餐— 日本妇女— 夏威夷式英语— 设在贵族夜总会的日式晚宴— 日式服装— 艺伎和乐师— 访问海军学院、军营、博物馆和工厂— 同天皇共进晚餐— 国王和侍从获得勋章—授予天皇相似的勋章— 扣留通知俄国沙皇遇刺身亡的电报— 盛宴— 会见皇后— 得知沙皇遇刺身亡后,国王告辞— 大型舞会延期举行— 宫廷表示哀悼— 天皇和国王在东照宫共进晚餐,相互道别— 天皇送的礼物

第十章 72

前往横滨、神户和长崎— 天皇派出钦差大臣陪伴他的客人— 日本发展史— 神户和古都京都— 民众误认国王— 访问大阪— 尝试微服出行,前往日本小旅店用餐— 伪装让人看透— 拜访住在神户的老传教士— 内陆海— 传出两遍礼炮声— 国王吐露感想— 支持佛教— 抵达长崎— 日本航海技术— 男女混浴— 钦差在帝国的边界向我们道别— 中日道德观— 雇用妇女儿童运煤的蒸汽船

第十一章 80

黄海— 国王希望会见中国皇帝— 愿望无法成真— 上海— 受到道台的欢迎— 美国黑人在中国— 安排一艘大型蒸汽船为国王服务— 小男孩和“食人族”国王— 前往天津— 海盗的威胁— 海河与大沽炮台“血浓于水”— 道台和李鸿章总督的师爷在天津接待我们— 访问北京遇到困难— 国王不过是个番鬼— 拜访总督— 李鸿章提问题,抽水烟— 总督回访国王,提出更多的问题— 表达对日本人的看法— 民众围观“黑番鬼”— 同总督共进晚餐— 总督的儿子— 中国的民主生活— 总督送的礼物

第十二章 93

返回上海— 盛情款待— 中国的餐后习惯— 前往香港— 中国的迷信说法— 传教士产生误解

第十三章 97

抵达香港— 国王在总督府成为维多利亚女王的客人— 同香港总督交谈— 堡垒和军舰发射礼炮— 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发表声明— 有艘不定期的货轮直航暹罗— 美国领事莫斯比上校— 宴会和其他活动— 库克船长不冷静— 接见中国贸易商— 香港的重要性— 英国统治— 国王在晚宴上打盹— 女士的计策— 中国人如何接受基督教

第十四章 107

我们登上“基拉尼”号,前往暹罗— 爱尔兰船长与德国男仆— 交趾支那— 国王从船长那里听到海盗的故事,深感不安— 进入暹罗湾— 抵达湄南江的入海口,受到暹罗官员的欢迎— 乘坐御用游艇,抵达曼谷— 御用驳船— 我们受到热情接待— 暹罗仆人—“珊瑚礁之酒”

第十五章 115

宝塔— 水上城市和水城居民— 达尔文的错误— 会见暹罗国王— 国王的对话— 欢迎会因为猫中断— 拜访二号国王和暹罗国王的长辈— 同外交大臣共进晚餐— 王后和皇子都溺水身亡— 王室成员不容侵犯— 极尽奢华的火葬— 御用小教堂— 暹罗国王、二号国王、王子、公使团依次来访— 御用大象— 宫廷剧院上演戏剧— 暹罗舞蹈演员吟唱传教士的赞歌— 同暹罗国王共进晚餐—勋章授予仪式— 榴莲— 两位国王相互道别— 保护蒸汽船的佛教仪式— 中国人在暹罗— 暹罗政治家不懂基督教世界— 收到水果

第十六章 128

抵达新加坡— 国王厌倦王室礼仪— 会见总督,总督回访— 乘坐马车, 横穿新加坡本岛— 新加坡的重要性— 巨型传教站— 国王和老虎— 国宴— 热带“气候” 对英国人的影响— 会见柔佛大君— 大君富丽堂皇的宫殿— 仪仗剑和巨大的罗伞— 男仆与羽毛斗篷— 同大君共进午餐— 两位君主发现对方身上的“红色胎记”— 国宴— 梦到深居在大理石殿里— 月光和当地歌曲— 早晨的一幕— 告别新加坡— 男仆再生事端— 丢失羽毛斗篷— 前往加尔各答

第十七章 141

在马六甲短暂逗留— 抵达槟榔屿,副州长前来迎接— 一个“中国佬”的豪宅— 舞女的表演— 印度的种姓制度— 毛淡棉— 储木场的大象— 动物的智商— 缅甸婚礼— 仰光— 佛塔— 缅甸的妇女解放运动— 东方庆祝英国女王诞辰— 英国势力无处不在—做祷告的穆斯林— 进入胡格利河—“恒河!恒河!”

第十八章 150

在加尔各答受到热烈欢迎— 英国文职官员— 英国势力统治印度的秘密— 对比美国的黑人问题和东方的民族问题—“圆顶礼帽”的流行— 莫卧儿末代国王— 躲开末代皇帝— 敬语的经典文献—罗伯特再次努力恢复自己的世袭身份— 动身离开加尔各答,前往孟买— 火车的降温装置— 一片荒芜的国家— 灌溉需求— 印度政治家的欧洲文明观— 国王发明出一种新的功绩勋章— 圣城贝纳勒斯— 抵达庙宇和恒河— 供奉猴子的寺庙和泰然自若的山羊— 僧侣的逻辑— 在孟买得到盛情款待— 帕西人— 寂静之塔— 詹姆塞特吉·吉吉博伊爵士富丽堂皇的府邸

第十九章 163

离开孟买前往苏伊士— 谦虚的英国英雄— 坎大哈战役的逸事—男仆和国王的关系得到完满解释— 亚丁— 利奥诺不见芳踪— 肤色黝黑、头发发红的阿拉伯男孩— 潜水去捡硬币;国王和侍从的老把戏— 西奈山— 有个英格兰人评论自己的先辈— 赫迪夫的官员赶到苏伊士,我们感到大吃一惊— 赫迪夫邀请国王成为他的客人— 苏伊士运河— 齐格扎格车站的“三明治”— 穆斯林的自我克制— 穆斯林的基督教观

第二十章 175

开罗— 斯通将军— 金字塔— 抵达赫迪夫的宫殿— 埃及的毛驴— 在开罗走街串巷— 马穆鲁克士兵惨遭屠杀— 博物馆与馆长— 抵达亚历山大,得到赫迪夫热烈欢迎—“三号”宫殿— 后宫— 穆斯林的妇女地位观— 国王回访赫迪夫— 镶着钻石的烟具和咖啡杯— 赫迪夫的婚姻制度观— 埃及待在狮子的爪子底下— 对于自己是不是神的后代,国王闪烁其词— 同赫迪夫共进晚餐— 政治骚乱— 出现一夫多妻制,那是真主的旨意— 麻风病— 赫迪夫的马棚— 设在拉斯埃丁宫的舞会— 库克船长古色古香的“决心”号快速战舰— 一个希腊美人— 历史的痕迹:亚历山大大帝、朱利叶斯·凯撒、马克·安东尼和埃及艳后— 动身前往意大利— 总督的驳船

第二十一章 192

埃及报纸的评论— 国王在共济会的地位— 驶向那不勒斯— 一颗彗星— 加泰罗尼亚— 夏威夷和西西里火山— 岩浆流神奇阻断— 在火奴鲁鲁的意式探险— 他在那不勒斯重现并绑架国王—追回国王— 会见意大利国王与王后— 赶走了探险家— 奉承外人的意大利诗歌— 与前任埃及总督伊斯梅的会面— 与旅店老板的麻烦事— 接到加菲尔德总统遇袭的消息

第二十二章 204

罗马,红衣主教雅克布尼— 谒见罗马教皇— 友好会谈— 红衣主教霍华德— 美丽的景色— 随从阻止国王造访圣彼得堡— 取道巴黎前往伦敦— 精明的荷兰人— 穿过巴黎前往伦敦— 违反了法国礼节

第二十三章 212

伦敦克莱里奇宾馆— 皇室及内阁来访者— 爱丁堡公爵对夏威夷的访问— 威尔士亲王将国王塑造为社交界“名人”— 皇室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国王— 女皇将自己的马车借与国王使用— 帕蒂在皇家意大利歌剧的表演— 老同学阿姆斯特朗将军— 议会— 硬礼帽,英国权力的象征— 温莎公园的志愿兵阅兵— 德意志王储— 我们处境中的新鲜事— 威斯敏斯特宫— 与查尔斯·贝拉斯福特勋爵一起游览泰晤士河

第二十四章 224

在格兰维尔伯爵宅邸与格莱斯顿先生及内阁成员一起出席午餐会— 去温莎堡拜访女王陛下— 女王陛下询问艾玛皇太后的近况— 在温莎堡出席午餐会— 德意志帝国王储来访— 拜访马尔伯勒宫— 威尔士亲王及王妃— 在贝拉斯福特勋爵宅邸与王子殿下共进午餐— 美国女人— 贝拉斯福特勋爵在夏威夷的胡作非为— 威尔士亲王访问美国— 马尔伯勒宫的露天招待会— 女王驾到— 美国公使洛维先生— 皇室及其朋友的一次非正式聚会— 国王获得赞许— 兰贝斯宫及坎特伯雷大主教— 威尔士亲王及王妃在肯辛顿博物馆接待国王— 斯宾塞伯爵的错误— 皇室列队祈祷— 令人厌倦的贵族生活

第二十五章 237

海德公园营房的舞会— 庄严的装潢— 第二近卫骑兵团上校威尔士亲王接待客人— 伦敦市政厅殖民地宴会— 大英帝国的建造者— 威尔士亲王与国王的演讲— 国王冒犯了爱尔兰人— 后果— 布莱西勋爵在诺玛赫斯特招待国王陛下— 在克里斯托弗·赛克斯爵士家与威尔士亲王共进午餐— 圣三一公馆的晚餐— 格兰特将军的错误—景点— 美丽的犹太妇女— 与柏代特考茨男爵夫人共进晚餐— 盛装的国王陛下— 国王陛下打扮女王与威尔士亲王—《笨拙》与国王— 马尔伯勒宫的舞会— 与泰克公爵及夫人共进午餐—“社交雄狮”离开英格兰— 国王与英国政府

第二十六章 250

比利时— 领事办公室— 滑铁卢战场— 文明之战与异教徒之战— 国王利奥波德来访与我们的回访— 柏林— 去波茨坦拜访威廉王子及其他王子— 与威廉王子一起用餐— 阅兵— 家丑— 夏威夷王室乐队— 与红王子共进晚餐— 克虏伯枪械工厂

第二十七章 259

维也纳— 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代表皇室家族— 美国公使菲尔普斯先生, 和美国总领事舒勒先生— 耶鲁狂欢— 国王检阅奥地利军队— 提议保证夏威夷独立— 国王在普拉特— 记者们— 巴黎— 法国政府没有接待— 解开谜团— 我们不合礼节— 对法宣战的问题— 和解— 公社事件— 外交部长圣希莱尔来访— 索要勋章的请求— 德·莱塞普斯伯爵— 歌剧中跳芭蕾的女孩

第二十八章 270

西班牙边境— 埃斯库里亚尔— 马德里的接待— 我们的车厢因一头牛而脱轨— 葡萄牙— 王室车厢— 国王与王后来迎接— 又见家丑— 互赠勋章— 多姆·费尔南多— 夏威夷的葡萄牙人— 辛特拉— 佩纳— 壮丽的景色— 与葡萄牙国王共进晚餐— 达·伽马后人讲述祖先死里逃生的经历— 斗牛— 再见,葡萄牙— 君主之间的拥抱— 协商协议— 国王取道西班牙、法国、英格兰、苏格兰、美国回国— 男仆对于国王地位的估计

第二十九章 283

纽约、费城、华盛顿 — 在民主的卵石路上— 阿瑟总统接见国王— 门罗要塞和汉普顿师范及农业学校— 国王在肯塔基买马—旧金山的宴会— 回国的航程— 统计账目— 国王“吮吸”到的智慧— 国王对有学识的人表示赞同— 火奴鲁鲁欢迎仪式— 地球的腰带扣上了

第三十章 294

君主制的结束— 国王和他的起源及任务— 坚持加冕— 大臣们的辞职— 国王抵制议会制政府— 面临刺刀与失败— 国王煽动革命,以失败告终— 访问加州、去世— 继任者利留卡拉尼— 女王试图制订新宪法,君主制被推翻— 美国吞并夏威夷— 传教士们的工作成果

译后记 301

专家评语

作为首位环游世界的君主,位居太平洋十字路口的袖珍小国夏威夷国国王卡拉卡瓦一百四十年前的“开眼看世界”,迥异于一般的通商、出使、留学与游览。这本国王随从所撰游记,兼及政治、外交、地理、风俗,乃至各国的饮食习惯等,至今读来仍趣味盎然。比起欧美部分,更值得关注的是国王在日本、中国、暹罗、印度、埃及等国的奇遇及观察。单是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接待外宾的规矩、拒绝国王进京的理由,以及那张中英文对照菜单,都叫人驰想天外,迷幻人间。

——陈平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这是一本奇特的书,讲述一个奇特的故事:几个白人“臣下”带着一位在他们眼中与印度神庙中的猴子相差无几的深色皮肤的原住民“国王”周游世界,让人们倏然想起在浩瀚无垠的太平洋上,曾经有一个独立国家叫“夏威夷”,它的“国王”曾经在世界各国受热情款待。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又是他那位国王的“内阁大臣”,他的记叙尽管在细节上夸大其词、吹嘘自己(这是所有回忆录的通病),却在整体上把握了当时世界的基本特征:日本刚刚睡醒,中国仍在沉迷,从南海到印度洋到苏伊士运河到处插满大英帝国米字旗,半个地球都在“不列颠和平”的笼罩下沉默地等待;欧洲各国光鲜其表、金碧辉煌,一场大战却已经悄悄酝酿。本书作者想告诉读者(同时也告诉他的国王):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不可抗拒,将征服世界。果然不久后美国就吞并夏威夷,开始了向全世界征伐的世纪之战。由此可见,这本书已不是简单的游记了,它是一个时代的大写真。我推荐大家读这本书,不仅因为它有趣,而且因为它写出了一个大时代。

——钱乘旦(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内容简介

作为今天美国夏威夷州前身,波利尼西亚人住居的夏威夷群岛,由库克船长于1778年发现,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晚了近三百年。此时的世界已进入蒸汽机工业化时代,西方列强蜂拥而至,打破了那里原始而纯朴的平静。但不管时局如何变化,在1893年美国占领夏威夷之前,夏威夷还是一个受到国际公认的独立的君主王国。戴维·卡拉卡瓦是夏威夷王国第七任国王(18741891年),1881年,国王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乘蒸汽机轮船环访世界。1881年,卡拉卡瓦国王离开夏威夷,旅游考查世界各国的移民事务,并且增进外交关系。他同时也想研究其他各国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卡拉卡瓦先到旧金山,美国以皇室规格款待他。随后他又到日本,面见日本天皇。他又前往中国、暹罗、缅甸、印度、埃及、意大利、比利时、德国、奥地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及联合王国,最后他借道美国返回夏威夷,历时十个月。他在这趟旅程中见了许多国家的君主及元首,是世界上第一位进行环球旅行的国王。

作译者简介

作者威廉·N.阿姆斯特朗,(18351905),夏威夷末代国王卡拉卡瓦内阁成员,陪同夏威夷末代国王卡拉卡瓦国王出游,本书即为他对这一过程的记述。

译者郝平,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译者张笑一,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博士、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Rajawali学者、梅森学者,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02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德〕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 著

〔德〕E.蒂森 选编

ISBN978-7-100-16753-6

开本:3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10

定价:8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上册

加利福尼亚(Californien)——中国 1

上海——天津——北京 11

芝罘(山东)——旅行计划 22

宁波和周边(浙江) 29

舟山群岛 35

从宁波(浙江)到镇江(江苏) 43

南京及其周边 55

在长江下游的旅行 60

去往山东和在山东的旅行 112

从满洲南部去往北京 163

在北京周边的旅行 213

在江西、安徽和浙江的旅行 218

从南至北穿越中国:广州——北京 263

在中国的第一次旅行结束 428

附录:李希霍芬在中国旅行地图 440

下册

在浙江、安徽和江苏的旅行 441

最后一次大旅行 直隶—山西(蒙古)—陕西—四川—沿长江而下 519

第一段:从北京穿过蒙古到西安府 519

第二段:从西安府越过秦岭山到成都府 618

第三段:从成都府进入山区;沿长江而下 669

结尾:最后一次旅居上海 713

723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已出书目 746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旅行时的日记,还包括部分手稿和一些私人信件(主要是给父母的),在李希霍芬先生去世后,由其学生整理而成。原书于1907年出版。本书除了详细记载了李希霍芬在中国考察时的科研成果之外,也记录了他在中国的旅行见闻、经历、感受,以及对中国城市、农 村、交通、风土人情的评价。日记中不时出现他为了实现科研目标,与中国官民沟通过程中使用的种种有趣手段,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他总充满自豪地讲述他是如何实现“精致奢侈”的欧式旅途生活的,让人对他的考察之旅充满艳羡;最重要的一点是,年轻读者在跟随李希霍芬“走完”中国之旅后,能够从他身上学到真正的科学精神和科研手段,这才是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虽然李希霍芬想要客观地介绍实际情况,尽量避免用华丽的词句描绘自己的旅行体验和冒险经历,但这仍不失为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旅行日记。

作者简介

李希霍芬,德国地理、地质学家,历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曾长期在波恩和莱比锡大学担任地理学教授,一生出版了将近200部地质地理学著作,其中对中国的地质考察和研究是其重要的学术成果。李希霍芬于18689月开始在中国进行了历时四年之久的地理地质考察,足迹遍布 中国13个行省,搜集了大量的经济军事情报。回国后,李希霍芬先后出版了五卷《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依据的研究》,在欧洲地理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最早提出了中国黄土的风成理论,并且对中国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构造变形进行了独到的研究。李希霍芬的研究成果对近代中国地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03

《天朝掠影——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意〕詹尼·瓜达卢皮 著

何高济

ISBN978-7-100-12816-2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10

定价:19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1

第一章 神秘的产丝国 9

第二章 朝圣者和商人 19

第三章 好奇的官僚与不出海的航海家 29

第四章 遣使大汗 37

第五章 “百万先生”马可·波罗 55

第六章 汗八里的大主教 81

第七章 伊斯兰世界的流浪汉 93

第八章 三宝大太监 101

第九章 白魔 113

第十章 利玛窦博士 131

第十一章 红夷的进贡 149

第十二章 妈祖之子 175

第十三章 黑龙江 189

第十四章 中国成为时尚 207

第十五章 天子的游乐 223

第十六章 蚱蜢之毒 249

第十七章 耶稣基督之弟 265

第十八章 阿穆尔河:俄国通往帝国的水路 277

第十九章 圆明园的洗劫 287

第二十章 亚洲的娼妇 301

第二十一章 蒸汽的奇迹 313

第二十二章 宗教的游子 323

第二十三章 老佛爷的朝廷 333

第二十四章 帝都北京的最后日子 345

第二十五章 义和拳 359

第二十六章 鞑靼人的荒漠 379

第二十七章 拉萨的发现 389

第二十八章 白熊和黄猴 411

第二十九章 丛林中的炮艇 427

第三十章 紫禁城的黄昏 443

464

参考书目及

版权 470

索 引 486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物暗含的时间为线,讲述了从马可•波罗到清帝退位几百年间西方对中国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该书亦涉及到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日俄战争、清帝退位等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且配以精美

呼应内容,其中亦不乏国内首见。无论是历史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从中都会有所裨益。

作译者简介

詹尼•瓜达卢皮(Gianni Guadalupi),1943年生,作为作者、译者与编纂者从事出版工作30年,尤其关注与真实和想象的旅行相关的文学作品。目前,他担任意大利著名艺术和设计杂志FMR的编辑工作,是意大利旅游俱乐部(the Touring Club of Italiano)所办刊物《世界之路》(Le Vie del Mondo)的总编,该刊致力于介绍古代旅行故事。

何高济,1933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文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移居巴西。在巴西生活与工作20多年间,多方收集明清时期外国人在中国进行文化交流的文字资料,并翻译了大量书籍和文献史料。翻译作品有:《世界征服者史》《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利玛窦中国札记》等。

04

《中亚史》(精装)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中亚史》(平装)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内容简介

《中亚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所在地区,时而涉及与它们有关的地区。作者综合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编定性,以章定范围,以节定内容”,从整体着眼揭橥中亚历史。

主编简介

主编蓝琪,女,1948年生,湖北安陆人,1983年师从项英杰先生研究中亚史,1986年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随后在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任教,二级教授,20158月退休。主要从事中亚史、突厥史、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主要专著:《称雄于中亚的游牧民族》、《1619世纪中亚各国与俄国关系论述》、《金桃的故乡——撒马尔罕》;译著:《草原帝国》、《治国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等。

05

《波斯和古代中亚——

读书劄记》

���余太山先生近年研治

古代中亚史的学术成果结集

���荟萃欧亚学前沿成果

���从事欧亚学、中西交通史、中亚考古

等领域的专业研究者必读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余太山

ISBN978-7-100-21616-6

开本:3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1

定价:56.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绪说... 001

阿喀美尼德帝国居鲁士二世与玛萨革泰人... 003

阿喀美尼德帝国大流士一世与中亚塞种... 025

阿喀美尼德帝国君主与巴克特里亚督区总督... 046

帕提亚帝国创始人阿萨息斯的渊源... 070

帕提亚帝国与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 092

帕提亚帝国与塞种... 107

萨珊帝国与贵霜... 125

萨珊帝国与嚈哒... 148

萨珊帝国对原嚈哒领土的统治方式... 218

萨珊帝国库萨和一世与突厥... 227

附录 迦腻色伽的年代补说... 240

征引文献... 249

索引... 273

后记... 286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余太山近年研治古代中亚史的学术成果结集。本书所谓波斯,指阿喀美尼德帝国、帕提亚帝国和萨珊帝国。中亚则大致指今中亚五国和阿富汗所在地域。这一时期,与塞种、贵霜、嚈哒的关係无疑是波斯与中亚关係之重点,本书从波斯的角度考察之,以往探索塞种、贵霜和嚈哒史过程中已涉及诸问题详者略之、略者详之,所涉及内容大多是国内空白或薄弱环节,对作者过去的有关研究有补充和增强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余太山,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此后就职历史所,1993年起为研究员,曾任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专治古代中亚史、中外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06

突厥学研究丛书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突厥”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它犹如远山叠影一般,让人看不清本质。

我们有必要廓清“突厥”和“突厥语人群”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从而对“突厥”的认知误区进行澄清。

《欧亚草原历史研究》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陈浩 主编

ISBN978-7-100-20849-9

开本:3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7

定价:8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考古篇

Archaeology

欧亚草原游牧人群考古学

——传统观点与新研究视角 .......3

〔意〕葛嶷(Bruno Genito) 撰

考古学视野下匈奴历史的若干方面.....24

〔俄〕尼古拉·克拉丁(Nikolay N. Kradin) 撰

匈人考古新发现

——关于游牧社会分层的几点思考 .....50

〔匈〕埃斯特·伊斯特瓦诺维奇(Eszter Istvánovits)〔匈〕瓦莱里亚·库萨尔(Valéria Kulcsár) 撰

蒙古仆固乙突墓所见唐朝与铁勒的外交和礼仪......75

〔美〕乔纳森·斯加夫(Jonathan Karam Skaff) 撰

新视野下的契丹景观——蒙古高原的景观考古学研究 ........93

〔匈〕卡塔林·托尔奈(Katalin Tolnai)〔匈〕 佐尔特·斯拉吉(Zsolt Szilágyi)〔匈〕 安德拉斯·哈玛特(András Harmath) 撰

历史篇

Historiography

古代和中世纪早期两大文明的相遇——以欧亚草原游牧民族与黑海北部希腊人为例 ....111

〔俄〕亚历山大·波多西诺夫(Alexander V. Podossinov) 撰

约达尼斯读过希波克拉底的书吗?

——论约达尼斯《哥特史》所见气候因素对游牧民族的影响 ........131

〔匈〕阿克什·泽蒙内(Ákos Zimonyi) 撰

中世纪欧亚游牧民族的人物志研究取向......150

〔西〕阿古斯提·阿勒曼尼(Agustí Alemany) 撰

中世纪欧洲文化想象中的欧亚游牧民族形象......179

〔克罗地亚〕米尔科·萨德利奇(Mirko Sardelić) 撰

文献篇

Philology

摩尼教粟特语创世文书......205

〔意〕恩里克·莫朗诺(Enrico Morano) 撰

竞争的叙事——突厥碑铭与汉文史料的比较研究 .......226

陈浩

“靺鞨”考......236

〔土耳其〕结社率·耶勒德热姆(Kürşat Yıldırım) 撰

公元 10世纪穆斯林文献所见东部马扎尔人.....243

〔匈〕伊斯特凡·泽蒙内(István Zimonyi) 撰

元明清三朝汉蒙双语文献中的部族名称考......257

〔匈〕阿保矶(Ákos Bertalan Apatóczky) 撰

地理篇

Geography

中世纪地图中作为游牧国家象征的“斯基泰”.......277

〔俄〕安德烈·丹尼索夫(Andrei Denisov) 撰

拉韦纳佚名氏《宇宙志》所见“中亚”......295

〔匈〕理查德·桑托(Richárd Szántó) 撰

乌古斯史诗中的地理学研究.....308

〔俄〕塔提亚娜·安妮科耶娃(Tatiana A. Anikeeva) 撰

12 世纪东欧商路系统中的库曼尼亚.....318

〔俄〕伊琳娜·科诺瓦洛夫(Irina Konovalov) 撰

欧亚西部交通图考........334

〔俄〕玛雅·佩特罗娃(Maya Petrova) 撰

宗教篇

Religions

关于“腾格里教”的一条可疑史料........345

〔匈〕埃迪娜·达洛斯(Edina Dallos) 撰

13 世纪中叶欧洲基督教军事—宗教团体与蒙古人的关系 .......354

〔匈〕佐尔特·匈雅提(Zsolt Hunyadi)撰

突厥史诗的伊斯兰化——以《乌古斯史》为例 .......375

〔匈〕埃娃·肯西斯—纳吉(Éva Kincses-Nagy) 撰

金帐汗国内一个不知名的犹太人群体......394

〔以色列〕丹·沙匹拉(Dan Shapira) 撰

文化篇

Cultures

欧亚游牧世界的个人卫生和沐浴文化.........413

〔匈〕萨博尔茨·费弗尔迪(Szabolcs Felföldi) 撰

游牧人的投射技艺...........427

〔匈〕卡塔林·平特—纳吉(Katalin Pintér-Nagy) 撰

13-14世纪欧亚大陆上的蒙古旗纛 ......447

马晓林

为何鲁布鲁克没有提及蒙古的军事?........464

〔匈〕西尔维亚·科瓦奇(Szilvia Kovács) 撰

中世纪欧亚游牧民族与定居民族贸易的特点......478

〔匈〕萨博尔茨·波尔加尔(Szabolcs J. Polgár) 撰

索 引.......495

内容简介

作为商务印书馆“突厥学研究丛书”的第二种,《欧亚草原历史研究》是2018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七届中古欧亚草原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的中译本。因为本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国际上研究欧亚草原的名家,他们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所以将中文版书名定为《欧亚草原历史研究》。相对于英文版会议论文集,除了书名之外,对全书的结构做了调整。英文版文集共收27篇文章,直接以作者姓氏的首字母为序编排,中文版多收了1篇,全书分成六大板块,分别是考古、历史、文献、地理、宗教、文化,每一板块的篇幅在4-5篇文章之间不等。此外,为了体现读本的规范性,在中文版书末还编制了索引,并对专名标注了原文。

主编简介

陈浩,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教轨副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学术兴趣包括突厥学、中亚史和全球史。主编Competing Narratives between the Medieval Nomadic People and their Sedentary Neighbors, Szeged, 2019,在《中亚学刊》(Central Asiatic Journal)、《学术月刊》、《史学理论研究》、《西域研究》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译著《全球史导论》(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西方突厥学研究文选》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陈浩 主编

ISBN978-7-100-18302-4

开本:3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010

定价:6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拓跋魏的语言... 1

〔美〕卜弼德(Peter A. Boodberg) 撰 陈浩 译

第一突厥汗国《布古特碑》释读.... 25

〔俄〕克利亚什托尔内(S. G. Kljaštornyj)、列维谢茨(V. A. Livšic) 撰 陈浩 译

东突厥汗国衰亡的环境和社会政治因素..... 66

〔美〕 狄宇宙(Nicola Di Cosmo)等 撰 陈浩 译

薛延陀考......... 87

〔德〕夏德( Friedrich Hirth) 撰 陈浩 译

跋《暾欲谷碑—以汉文史料为中心的东突厥汗国史 .... 98

〔德〕夏德(Friedrich Hirth) 撰 陈浩 译

内陆亚洲帝国形成论—以突厥汗国和回鹘汗国为例 .... 215

〔美〕德鲁普(Michael Drompp) 撰 陈浩 译

评〔德〕史书仁(Sören Stark)《突厥汗国时期内陆亚洲的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 235

陈浩

若干早期内陆亚洲名号考证.... 246

〔美〕艾鹜德(Christopher P. Atwood) 撰 陈浩 译

突厥语人群历史上政权合法性的模式...... 300

〔土〕涂逸姗 陈浩

关于乌兹别克汗国的几条拉丁文史料..... 319

〔美〕丹尼斯·塞诺(Denis Sinor) 撰 邓永红 译 陈浩 校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9篇文章和1篇书评,都是介绍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德国、美国、俄国和土耳其。这些国家都有研究突厥历史和语言的深厚传统。当然,中国学者对突厥的研究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考虑到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汉语文献相对容易获得,所以就没有将其纳入本书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一取舍,也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外国学者在研究突厥和突厥语人群历史时的关怀和问题意识,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07

海外东南亚研究译丛

为促进中国东南亚研究与海外的交流,促成中国东南亚研究早日与国际接轨,发掘、培养一批优秀翻译人才,并逐步提高学术界对翻译重要性的认识,在海内外学界的热心促成和康德基金会的鼎力支持下,现在由商务印书馆推出“海外东南亚研究译丛”,出版海外东南亚研究各方面(包括历史、考古、政治、经济、华侨、宗教、文化、语言、文学等)的优秀著作。

《安南史研究Ⅰ——

元明两朝的安南征略》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日〕山本达郎

毕世鸿 瞿亮 李秋艳

ISBN978-7-100-16790-1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012

定价:180.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序 编 关于陈朝国王名号的研究 ... 1

第一编 元朝的安南征伐

第一章 兀良合台对安南的讨伐 ... 37

第一节 宪宗七年的出兵安南 ... 37

第二节 宪宗八年和九年与安南的谈判 ... 49

第二章 元世祖时期与安南的关系 ... 52

第一节 从中统元年到至元十三年 ... 52

第二节 从至元十四年到至元十九年 ... 71

第三章 元世祖出兵占城 ... 82

第一节 初期与占城的交往 ... 82

第二节 在占城的战斗 ... 94

第三节 与安南的谈判 ... 104

第四节 后续部队和唆都部队的动向 ... 108

第四章 至元二十一年和二十二年对安南的讨伐 ... 118

第一节 脱欢的出征 ... 118

第二节 元军的进军 ... 128

第三节 元军占领安南国都之后的行动 ... 136

第四节 元军的败退 ... 148

第五节 至元二十三年的讨伐计划 ... 159

第五章 至元二十四年和二十五年对安南的讨伐 ... 170

第一节 出兵准备 ... 170

第二节 水陆两军的进攻 ... 173

第三节 追击日烜与粮食问题 ... 186

第四节 元军的撤退 ... 191

第六章 此后的征讨安南计划 ... 200

第一节 远征计划的中止 ... 200

第二节 至元三十年的出兵计划 ... 210

第二编 明朝的安南征伐

第一章 明初与安南的关系 ... 219

第一节 两国之间的各种问题 ... 219

第二节 胡氏篡位与陈天平 ... 227

第三节 陈天平的册封 ... 238

第二章 永乐四年对安南出兵 ... 248

第一节 出兵的准备 ... 248

第二节 远征军的进发 ... 256

第三节 东西两军侵入安南 ... 269

第四节 占领安南东西两都 ... 280

第三章 讨平胡季父子 ... 295

第一节 红河下游各地的战斗 ... 295

第二节 平定清化以南地区 ... 306

第三节 都布按三司的设置 ... 318

第四章 讨伐陈简定 ... 331

第一节 永乐五年和六年的叛乱 ... 331

第二节 沐晟出征 ... 341

第三节 张辅的讨伐 ... 346

第五章 讨伐陈季扩 ... 362

第一节 永乐八年的情况 ... 362

第二节 张辅的出征 ... 368

第三节 永乐十年的战况 ... 379

第四节 永乐十一年的战况 ... 386

第五节 陈季扩的穷途末路 ... 392

第六章 明代设置的府州县 ... 397

第一节 十六府及其所属州县 ... 401

第二节 布政司直属各州 ... 447

第三节 府州县的改废 ... 453

第七章 明朝统治安南的情况 ... 460

第一节 文武诸司衙门的设立与统治方针 ... 460

第二节 贡赋与户口 ... 475

第八章 安南反抗势力的兴起 ... 482

第一节 黎利举兵 ... 483

第二节 永乐十七年的形势 ... 500

第三节 永乐十八年的形势 ... 508

第四节 平定动乱 ... 515

第九章 黎利势力的发展 ... 525

第一节 永乐二十二年的形势 ... 525

第二节 洪熙元年的形势 ... 532

第三节 王通的出征和败退 ... 539

第四节 黎利的北进与停战协定 ... 553

第十章 安南恢复独立 ... 565

第一节 东关城的攻防 ... 565

第二节 各城陷落与柳升战死 ... 574

第三节 明军的撤退 ... 587

译者后记 ... 598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阐明元明两朝征讨安南的始末。在东南亚各国历史中,越南古代史(即安南史)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历史上关于安南的*早记录,始于它同中国的交往。安南自汉武帝征伐安南以来,一千多年臣服于中国。即便在安南成为独立国家之后,它也受到中国各王朝的数次征伐。与同样受到中国文化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朝鲜、日本相比,安南与中国的政治关系更为密切。与宋朝、清朝对安南的出兵相比,元朝和明朝征伐安南的规模更大,并保留了丰富的史料。

作译者简介

山本达郎(19102001年):东京大学毕业,先后担任东方文化学院研究员、东京大学教授、国际基督教大学教授、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会长、日本东南亚史学会会长、日本学士院会员等职。1986年被日本政府评为“文化功勋者”,1998年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勋章”。1989年提议前任天皇的年号为“平成”。主要研究成果有《安南史研究Ⅰ》(山川出版社)等。

译者毕世鸿,历史学博士,先后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早稻田大学、南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国际关系与东亚国际关系史等。现任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博导。

《越南通史》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越〕陈重金

戴可来

ISBN978-7-100-16789-5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11

定价:16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 1

参考书目 ...... 5

越南国家 ...... 7

第一卷 上古时代

第一章 鸿庞氏 ...... 15

第二章 蜀氏 ...... 19

第三章 三代和秦朝时的中国社会 ...... 22

第四章 赵氏 ...... 27

第二卷 北属时代

第一章 第一次北属 ...... 35

第二章 征王 ...... 37

第三章 第二次北属 ...... 39

第四章 前李氏 ...... 47

第五章 第三次北属 ...... 50

第六章 北属时代的结果 ...... 59

第三卷 自主时代(统一时期)

第一章 吴朝 ...... 67

第二章 丁朝 ...... 70

第三章 前黎朝 ...... 73

第四章 李朝 ...... 77

第五章 李朝(续) ...... 89

第六章 陈朝第一时期 ...... 96

第七章 元朝征讨(一) ...... 107

第八章 元朝征讨(二) ...... 119

第九章 陈朝第二时期 ...... 127

第十章 陈朝第三时期 ...... 135

第十一章 胡朝 ...... 148

第十二章 后陈朝 ...... 155

第十三章 属明时期 ...... 161

第十四章 抗明十年 ...... 166

第十五章 黎朝统一时期 ...... 185

第四卷 自主时代(南北纷争时期)

第一章 历朝纪略 ...... 209

第二章 南北朝 ...... 218

第三章 郑阮纷争 ...... 228

第四章 郑阮战争 ...... 231

第五章 郑氏在北方所建的业绩 ...... 242

第六章 阮氏在南方所建的业绩 ...... 258

第七章 欧洲人来到安南 ...... 269

第八章 阮主中衰 ...... 274

第九章 郑氏丧失主业 ...... 282

第十章 后黎丧失帝位 ...... 287

第十一章 西山阮朝 ...... 291

第十二章 阮王统一南国 ...... 304

第五卷 近今时代

第一章 阮世祖 ...... 323

第二章 圣祖 ...... 337

第三章 圣祖(续) ...... 349

第四章 宪祖 ...... 368

第五章 翼宗 ...... 371

第六章 嗣德末期越南的制度和情势 ...... 378

第七章 法国占领南圻 ...... 383

第八章 国内的贼匪 ...... 393

第九章 法军第一次占领北圻 ...... 399

第十章 甲戌年以后的南国情势 ...... 407

第十一章 法军第二次占领北圻 ...... 412

第十二章 法国的保护 ...... 416

第十三章 与中国的战争 ...... 425

第十四章 中圻之乱 ...... 430

第十五章 平定中圻和北圻 ...... 438

第十六章 保护政府的工作 ...... 446

...... 449

...... 451

译名对照表 ...... 456

附录一:陈重金与《越南通史》 ...... 504

附录二:陈重金《越南通史》与越南近代史学的发展 ...... 522

内容简介

陈重金的《越南通史》是第一部以拉丁国语字写作、使用新史学方法编撰的通史。陈重金在负责《东洋杂志》的“学科”栏目时,撰写了小学阶段的“南史”篇章,从19143月第43期开始连载,1917年结集为《初学安南史略》。191910月陈重金在河内作序,1920年改名《越南通史》出版,该书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是陈重金在越南史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出版至今,一直被视为文献可征、风格鲜明的信史,是越南史学名著。《越南通史》规模宏大,煌煌六百页,堪称鸿篇巨制,起自上古传说时期的鸿庞氏(公元前2879—前258年),讫于20世纪初法属殖民时期的1902年。全书内容精炼而有系统,详略得当,主要历史细节均未遗漏。在1949年第3次修订版的最后,作者增加了一份只有一页多的简短“暂语” ,简略提及了1945年保大退位并移交政权给越盟政府期间越南抗法运动的事。《越南通史》的“新”并非因其是第一部用国语字写成的通史, 更重要的是作者是首位参考西方史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学者。将越南历史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分为相对客观的五个历史时期,前后相因,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编撰为有机整体。此外,封建时代的史臣只关注帝王将相、皇后官僚的行动,以及王权争霸之事,“国史”几乎是权贵阶层的“家史”,完全缺少人民生活面貌的记载。与封建时代史臣不同的是,《越南通史》除了记述这些内容,还开始注意到与人民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史事,如学习科举、钱币、度量、税收、法律、社会、风俗、信仰等等,将关于人民的历史写入书中。

作译者简介

陈重金(18821953),越南河静省人,1903年毕业于通用语言学校。1906年前往法国,1911年从法国默伦师范学校毕业回国,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并开始其撰述生涯。陈重金是越南传统向近代文化转变的重要人物,著作等身,除《越南通史》之外,还著有《儒教》、《佛录》、《王阳明》、《从前的佛教与当今的佛教》等著作。他长期在教育界任职,是“开智进德会”的文学部副部长,编撰了《初学伦理》、《师范科要略》、《国文教科书》、《越南文范》等教科书。19455月陈重金出任保大政府内阁首相,8月即辞职。有回忆录《见闻录:身处风尘中》传世。

译者戴可来(19352015年),汉族,河南镇平人,教授,著名越南史专家。

《泰国的激进话语——

泰国萨迪纳制的真面目》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澳〕克雷格·J. 雷诺尔斯 著

金勇

杜洁

ISBN978-7-100-20776-8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9

定价:10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中文版翻译说明 ...... 1

译者序 ...... 2

序 言 ...... 11

致 谢 ...... 13

第一章 泰国历史中的集·普米萨 ...... 16

泰国的历史书写 ...... 16

·普米萨生平的建构 ...... 22

·普米萨的生平 ...... 30

冷战中的泰国 ...... 37

学生政治——1953...... 46

死亡 ...... 58

有关翻译的说明 ...... 62

第二章 当今泰国萨迪纳制的真面目 ...... 68

引 言 ...... 68

萨迪纳生产制度的总体特征 ...... 72

萨迪纳一词的含义 ...... 72

萨迪纳制的经济特征 ...... 73

萨迪纳制的政治特征 ...... 78

萨迪纳制的文化特征 ...... 84

萨迪纳制的起源概述 ...... 91

泰国萨迪纳制的起源 ...... 102

泰国社会与奴隶制 ...... 103

从泰国原始公社制到奴隶制 ...... 108

泰国由奴隶制到萨迪纳制 ...... 114

泰国的萨迪纳制 ...... 125

经济特点 ...... 125

附编辑手记 ...... 198

尾 注 ...... 198

第三章 泰国过去的封建制 ...... 207

隐喻与正统意符 ...... 208

萨迪纳术语的历史 ...... 210

当今泰国萨迪纳制的真实面目 ...... 215

史学新范式占据主流 ...... 225

萨迪纳的回归 ...... 230

萨迪纳与煽动性 ...... 235

第四章 结论 ...... 237

参考文献 ...... 244

附录一 泰国历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 ...... 263

附录二 第二章泰文转写原文对照 ...... 302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对象是泰国20世纪中叶著名的左翼学者和作家集·普米萨及其开创性的著作《当今泰国萨迪纳制的真面目》。集·普米萨虽然年仅36岁就被泰国军政府枪杀,但他不畏强权的反抗和理性批判,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对社会底层的同情理解,使他成为青年一代的精神代表,成了一个当时激进主义的理想符号;同时,他在研究上天赋过人,思想活跃,敢于挑战学术权威,动摇了当时传统史学的根基。

本书作者雷诺尔斯既书写了这段历史,又对相关史学进行了批判,特别是对泰国社会形态争议的批判。在谈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权力的性质时,雷诺尔斯认为,欧洲和泰国前现代社会的比较表明,泰国的社会形态是“历史的、偶然的和有时间限制的”。

·普米萨的未完之作,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时的泰国社会制度进行分析,利用王家编年史材料、档案等历史证据支持他的分析,加上他对语言的卓越掌控能力,使其分析雄辩有力,令人信服。当然,这不是一部成熟的著作,也未最终完成,虽然只完成了对“社会经济”部分的分析,但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通过对这部分分析,我们亦可一窥近代泰国社会“封建制”或“萨迪纳制”的全貌,并在今天以后见之明来检视其对今天泰国社会与政治的影响。本书对20世纪下叶的泰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当下研究泰国历史不可忽略的一本“名著”。

作译者简介

克雷格·J. 雷诺尔斯(Craig J. Reynolds),1941年生于美国芝加哥,美国艾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学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教,并在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澳大利亚人文学院研究员,2007年荣休。他在泰国及东南亚的文化、政治和思想史方面著作颇丰,著有《泰国的激进话语:泰国萨迪纳制的真面目》(Thai Radical Discourse: The Real Face of Thai Feudalism Today)等。

译者金勇,籍贯吉林,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副教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成员,主要从事泰国及东南亚民俗文化、民间文学和社会历史研究。

杜洁,复旦大学法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泰国政治与社会、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任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泰国研究中心教授,四川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人文社科法律分委会副主任,成都翻译协会副会长。

《探索与反讽——

暹罗研究四十年》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美〕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 著

杜洁

金勇

ISBN978-7-100-20136-0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9

定价:7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一生的承诺: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的泰国研究(塔玛拉· 路斯) ...... 001

对泰国国家的研究:泰学研究现状 ...... 021

撤军症候:1976 10 6 日政变的社会和文化面向 ...... 060

《镜中》导言 ...... 095

暹罗现代谋杀及其演变 ...... 129

共产主义后的激进主义:泰国与印度尼西亚 ...... 147

两封无法寄出的信 ...... 163

怪兽奇闻:阿披察蓬· 威拉塞塔恭影片《热带疾病》在泰国的反应 ...... 166

轮番上演的反讽:广告牌、雕像和 T 恤衫 ...... 185

《俗物人间》 ...... 193

译名对照 ...... 203

内容简介

暹罗即今日泰国,作者出于研究习惯仍使用“暹罗”一词。本书原著于2014年由康奈尔大学出版社东南亚研究中心出版,收录10篇文章,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一生中关于泰国研究的论文、评论和随笔按照年份和主题进行综合编排。其中一篇是他人为该书撰写的导言,相比于广告宣传语、肤浅的赞美之词,这篇导言深刻的揭示了安德森教授暹罗研究的过程,对于阅读本书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余九篇是安德森教授暹罗研究的文章,不仅仅是学术论文,还有一些作者撰写的导言、影评等,前后逾时40年,对于纵向了解泰国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社会发展,十分有益,且具有极高的可读性。例如第一篇《对泰国国家的研究:泰学研究研究现状》,最早发表于1978年,虽然发表于40年前,但时至今日仍是泰国现代政治研究必读的一篇文章,可以说,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引导了此后40多年的泰国研究,在全球泰国研究领域具有标志性的转折意义,为此后大量的批判性泰学研究确定了基调。

作者简介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19362015):美国康奈尔大学荣休教授,当代最重要的民族主义理论家,世界著名的政治学家、东南亚研究专家。先后于剑桥大学主修西方古典研究和英法文学、康奈尔大学专攻印尼研究。1983年出版民族主义研究经典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此外还著有:《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世界》《革命时期的爪哇》《镜中:美国时代之暹罗文学与政治》《语言与权力:探索印尼的政治文化》和《椰壳碗外的人生》等。

08

《欧洲文化史》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阎宗临

ISBN978-7-100-19370-2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7

定价:159.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近代欧洲文化之研究

/3

欧洲思想之悲剧/5

近代德国的研究/20

意大利文化构成论/32

俄国革命与其文化/47

英国文化之特质/61

附录:抗战与文化/76

欧洲文化史论要

第一章 绪 /85

第二章 研究欧洲文化史的出发点/91

第三章 埃及文化与自然/98

第四章 中亚文化略述/107

第五章 古代希腊文化之特点/117

第六章 古罗马帝国的精神/132

第七章 欧洲文化的转型期/144

第八章 中古文化及士林哲学之研究/156

第九章 16世纪新时代的分析/168

第十章 法国旧制度时代的家庭情况/179

第十一章 《民约论》与法国大革命/188

第十二章 论浪漫主义/195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202

第十四章 近代欧洲文化与机械/209

第十五章 结 /214

欧洲史要义

/219

第一编 古代西方帝国/223

第一章 埃 /227

第二章 加尔地亚/230

第三章 赫梯帝国/232

第四章 亚述帝国/235

第五章 波斯帝国/237

第二编 东地中海城邦/239

第一章 克里特古史/243

第二章 腓尼斯/245

第三章 希腊居民之移动/247

第四章 希腊初史/249

第五章 罗马初史/251

第三编 西方均势建立/253

第一章 波斯与希腊斗争/255

第二章 伯里克利时代/257

第三章 马其顿:希腊向外的扩张/260

第四章 罗马两种动向/263

第五章 罗马与迦太基/265

第四编 罗马帝国/269

第一章 共和政治的没落/271

第二章 罗马帝国/274

第三章 基督教兴起/276

第四章 罗马帝国解体/279

第五编 欧洲转型时代/281

第一章 日尔曼民族的迁移/285

第二章 拜占庭帝国/288

第三章 伊斯兰教兴起与阿拉伯帝国建立/290

第四章 基督教教会/293

第五章 查理曼帝国/295

第六编 基督教统一时代/297

第一章 封建社会/299

第二章 神圣罗马与日尔曼帝国/301

第三章 欧洲向东发展:十字军/304

第四章 蒙古西侵/307

第七编 欧洲之自觉/311

第一章 教会衰落/313

第二章 英法形成与百年战争/315

第三章 拜占庭的灭亡/317

第四章 精神自觉/320

第五章 欧洲国家奠基/323

第八编 欧洲发轫/327

第一章 法奥斗争/329

第二章 东北欧兴起/331

第三章 地理发现/333

第四章 资本主义降生/336

第五章 宗教改革与反改革/339

第九编 欧洲集权:旧制度/343

第一章 英国改革/347

第二章 路易十四/350

第三章 彼得大帝的改革/353

第四章 中欧局势与普鲁士兴起/356

第五章 殖民地与美国独立/358

第十编 新欧洲:均势建立/361

第一章 法国革命/363

第二章 法国与意大利统一/367

第三章 德意志统一/370

第四章 奥斯曼与欧洲/372

第五章 产业革命与机械/374

/376

近代欧洲文化之研究

/3

欧洲思想之悲剧/5

近代德国的研究/20

意大利文化构成论/32

俄国革命与其文化/47

英国文化之特质/61

附录:抗战与文化/76

欧洲文化史论要

第一章 绪 /85

第二章 研究欧洲文化史的出发点/91

第三章 埃及文化与自然/98

第四章 中亚文化略述/107

第五章 古代希腊文化之特点/117

第六章 古罗马帝国的精神/132

第七章 欧洲文化的转型期/144

第八章 中古文化及士林哲学之研究/156

第九章 16世纪新时代的分析/168

第十章 法国旧制度时代的家庭情况/179

第十一章 《民约论》与法国大革命/188

第十二章 论浪漫主义/195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202

第十四章 近代欧洲文化与机械/209

第十五章 结 /214

欧洲史要义

/219

第一编 古代西方帝国/223

第一章 埃 /227

第二章 加尔地亚/230

第三章 赫梯帝国/232

第四章 亚述帝国/235

第五章 波斯帝国/237

第二编 东地中海城邦/239

第一章 克里特古史/243

第二章 腓尼斯/245

第三章 希腊居民之移动/247

第四章 希腊初史/249

第五章 罗马初史/251

第三编 西方均势建立/253

第一章 波斯与希腊斗争/255

第二章 伯里克利时代/257

第三章 马其顿:希腊向外的扩张/260

第四章 罗马两种动向/263

第五章 罗马与迦太基/265

第四编 罗马帝国/269

第一章 共和政治的没落/271

第二章 罗马帝国/274

第三章 基督教兴起/276

第四章 罗马帝国解体/279

第五编 欧洲转型时代/281

第一章 日尔曼民族的迁移/285

第二章 拜占庭帝国/288

第三章 伊斯兰教兴起与阿拉伯帝国建立/290

第四章 基督教教会/293

第五章 查理曼帝国/295

第六编 基督教统一时代/297

第一章 封建社会/299

第二章 神圣罗马与日尔曼帝国/301

第三章 欧洲向东发展:十字军/304

第四章 蒙古西侵/307

第七编 欧洲之自觉/311

第一章 教会衰落/313

第二章 英法形成与百年战争/315

第三章 拜占庭的灭亡/317

第四章 精神自觉/320

第五章 欧洲国家奠基/323

第八编 欧洲发轫/327

第一章 法奥斗争/329

第二章 东北欧兴起/331

第三章 地理发现/333

第四章 资本主义降生/336

第五章 宗教改革与反改革/339

第九编 欧洲集权:旧制度/343

第一章 英国改革/347

第二章 路易十四/350

第三章 彼得大帝的改革/353

第四章 中欧局势与普鲁士兴起/356

第五章 殖民地与美国独立/358

第十编 新欧洲:均势建立/361

第一章 法国革命/363

第二章 法国与意大利统一/367

第三章 德意志统一/370

第四章 奥斯曼与欧洲/372

第五章 产业革命与机械/374

/376

巴斯加尔传略

第一 巴斯加尔思想发生的历史条件/381

第二 少年时期的巴斯加尔/388

第三 巴斯加尔的科学工作/393

第四 巴斯加尔思想的转变/399

第五 巴斯加尔生活范围的扩大/405

第六 巴斯加尔艰苦的摸索/410

第七 《与乡人之书》/417

第八 巴斯加尔最后的生活/422

第九 余论——写在《思想集》之后/428

附 录

欧洲文化简释/439

哥德与法国/446

论法国民族与其文化/453

西班牙历史上的特性/464

李维史学研究/474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特质/480

欧洲封建时代的献礼/496

欧洲封建时代社会之动向/501

内容简介

《欧洲文化史》是作者有关“欧洲文化史”主题论述的汇编。分为“近代欧洲文化之研究”“欧洲文化史论要”“欧洲史要义”“巴斯加尔传略”“附录”等部分,其中“附录”部分收录了阎先生在不同时期撰写的关于“欧洲文化史”方面的论文八篇。作者从文学、雕塑、绘画、音乐及科技等各个角度来审视欧洲文化,以突出历史的互动性,将丰富多彩的欧洲文化史呈现给读者。本书主题着重“延续与演变”,通过分析历史而更深刻地认识今日欧洲的结构及各方面的表现,说明历史在变化中的延续性。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从文化发展的具体历史中把握文化的特性。纵观阎先生的欧洲文化史论,有关个人—集体二元对立的议论一以贯之。两者都起源于古典时代:希腊文化重个人,张扬个性;罗马文化重国家,强调秩序。近代以后,文艺复兴再现了希腊精神,而法国大革命将罗马精神复活。论及当世,阎先生甚至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也不啻这种文化张力的现代表现形式。在中外史作中将两千多年波澜壮阔、色彩斑斓的欧洲文化归纳得如此洗练者,实属罕见,非吃透西学者所不能。

作者简介

阎宗临(19041978),历史学家,生于山西省五台县。1924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巴黎、里昂工作。1929年入瑞士伏利堡大学攻读欧洲古代史、欧洲中古史和拉丁文。1933年获得瑞士国家文学硕士学位,留校讲授中国近代史,同时入该校研究院深造。1936年获得瑞士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阎宗临辞去伏利堡大学教职,携夫人返回中国,共赴国难。抗战期间,他先后任教于山西大学、广西大学、无锡国专、桂林师范学院。1946年应聘为中山大学教授,1948年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兼历史研究所所长。1950年夏,应张友渔、赵宗复之邀,返故乡山西任教,先后任山西大学历史系主任和山西大学教务长职务,直到逝世。著作有《近代欧洲文化之研究》《欧洲文化史论要》《巴斯加尔传略》等。

(来源:商务印书馆文津读书会)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