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2中西好书盘点丨学术类

2023/1/31 14:53:38  阅读:182 发布者:

岁末年初之际,中西书局2022年度好书盘点来啦。首先登场的是学术类好书。

历史学术类

《辨伪与存真:百年来的古书体例研究》

赵争  

定价:70.00

ISBN978-7-5475-1843-4

《辨伪与存真:百年来的古书体例研究》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近百年来在古书体例、古书成书研究方面的学术史,并辅以古书成书问题的相关个案探讨,是古书体例研究领域一部有意义的著作。近百年来,出土文献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古书成书问题的研究,也促使古书体例成为文献学、古文字学中重要的一个领域。本书分为古书体例与辨伪、古书与校雠学、古书与出土文献三个角度的研究,列举近现代学者对古书研究的观点、思想、方法,并加以熔铸提炼,试图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并举出大量实证,以窥见古书成书研究的一些门径,最后一章是作者本人对几种古书篇章的个案研究,显示了作者近年来的研究用功所在。

《法律史译评(第九卷)》

周东平 朱腾  主编

定价:98.00

ISBN978-7-5475-1925-7

《法律史译评》以境内外新出中国法律史论文为内容。第九卷论文包括《秦代徭役与兵役制度再考》《秦简中所见的童工——兼及对家庭内部的多样性以及社会的流动性之理解》《举重明轻、举轻明重与比附(下)》《律与法:晚清中国的两种法律空间》等共17篇,内容丰富,涵盖了上至秦汉时期,下至晚清民国的法律史上诸多问题,旁涉出土文献、思想史、行政史等诸多学科,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学术性。

《徽州文书与中国史研究(第三辑)》

王振忠 张小坡  主编

定价:98.00

ISBN978-7-5475-1962-2

本书围绕“徽州文书与中国史研究”之主题,收录相关成果18篇。论文涉及徽州文书的整理与研究,以及基于文书的对于徽州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研究。

《徽州文书与中国史研究》的出版旨在激励相关学者在以徽州文书为基本史料的同时,不只是着眼于徽州地方史,而能透过徽州研究,深入了解传统时代的中国社会,立足于徽州区域研究提供的丰富内涵,深化对整体中国的认识,解释中国的大历史。

《马可·波罗研究论文选粹(外文编)》

荣新江 党宝海  

定价:96.00

ISBN978-7-5475-1958-5

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马可·波罗研究项目组”在会读、校注《马可·波罗行纪》过程中,选取外文研究著作中最优秀的论文,结出本集,希望能够代表国际学者研究马可·波罗及其《行纪》各个方面的重要成果。选编者在翻译的基础上,对入选文章进行多轮核校,希望能够展现给读者最准确的版本。书稿共收录文章16篇,主要涉及波罗家族的历史、波罗商人东行的原因、马可·波罗自身经历、旅行年代,以及有关《寰宇记》各种写本的论述,还有对其所记物种、地名等方面的考证,所记城市、地区的分析比照等方面。本书的出版是对国际马可·波罗研究重要成果的回顾,可作为马可·波罗研究的入门图书,希望能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推动。

《马可·波罗研究论文选粹(中文编)》

荣新江 党宝海  

定价:108.00

ISBN978-7-5475-1903-5

《马可·波罗研究论文选粹(中文编)》收录了国内顶尖学者极具典型性、代表性的马可·波罗及其《行纪》之研究成果,共计35篇。全书分为“马可·波罗和他的行纪”“马可·波罗与元代政治、制度及习俗”“马可·波罗与中国北部”“马可·波罗与中国南部”“马可·波罗研究学术史”5个版块,从历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出发,全方位解析马可·波罗及其《行纪》的历史与意义。选编者对于入选论文作了核对,尽量选取各篇论文的最佳版本。本书的出版是对国内马可·波罗研究重要成果的回顾,可作为马可·波罗研究的入门图书,希望能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推动。

《明清史评论(第四辑)》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冯贤亮  执行主编

定价:85.00

ISBN978-7-5475-1926-4

《明清史评论(第四辑)》共收录文章13篇,包括专论8篇、札记1篇、综述2篇、书评2篇。内容涉及明清地方文书、商业、法律、士绅、科举等话题,既聚焦于热点论题,也有新的发现与开拓,代表了当今学界有关这一领域特别是以地方档案文献为中心的明清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明清史评论(第五辑)》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黄敬斌  执行主编

定价:95.00

ISBN978-7-5475-1977-6

《明清史评论(第五辑)》共收录文章15篇,包括学人介绍1篇、专论11篇、书评2篇。内容涉及明清地方文书、家谱、方志、戏曲、东西方交流等话题,既聚焦于热点论题,也有新的发现与开拓,代表了当今学界有关这一领域特别是以地方档案文献为中心的明清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品味唐朝——唐人的文化、经济和官场生活》

赖瑞和  

定价:128.00

ISBN978-7-5475-1998-1

《品味唐朝——唐人的文化、经济和官场生活》收入赖瑞和教授过去十多年来发表在海内外刊物上的14篇论文和3篇学术随笔,涉及唐诗、小说、写本文化、唐人的经济生活和货币问题、唐士人怎样做官,以及他个人的汉学师承记。作者试图从四大面向——职官、日常生活、碑志和地理,来细细品尝唐人的文化、经济和官场生活。

本书是赖瑞和教授的遗著,充分展现了他一贯朴实、细密的治史风格。

《文学对民族记忆的重构——伊朗史诗〈库什王纪〉研究》

刘英军  

定价:118.00

ISBN978-7-5475-1894-6

卷帙浩繁的波斯语史诗具有收集和记录古代伊朗口头与书面传说的重要文献价值,堪为古代伊朗文化的重要载体。各国学界此前有关伊朗史诗的研究多围绕《列王纪》展开。作者以伊朗古典叙事文学传统为基本视野,对《库什王纪》做出综合性解读和研究。本稿首先将该史诗与《列王纪》做平行比较,厘清有关传说在波斯语史诗传统中的流变情况,同时通过挖掘该史诗箭垛式主角在伊朗人历史记忆中的多维原型,并以史诗所载丰富的信息勾勒出伊朗古人集体意识中的古代世界大图景,阐明包括《库什王纪》在内的伊朗民族史诗均为文学对民族记忆的重构之作。而后,本稿重点讨论《库什王纪》所载与古代中国有关的问题。作者希望借助伊朗特有的“诗记史”文化传统,透过史诗记述的“民间历史”窥探伊朗古人的历史观与世界观,拓展研究伊朗史诗和波斯语古典叙事文学作品的视野。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

成一农  

定价:45.00

ISBN978-7-5475-1931-8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旨在讨论历史学学科功能和目的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看待西方史学理论,指出史学理论与实际研究之间长期以来的“隔阂”。作者成一农研究员认为,历史学是一门极为讲求主观性和人性的学科,其价值并不在于对“史实”的客观复原,而在于基于当前的观念、意识形态和时代需要,来认识历史,从而影响未来的走向。全书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并结合作者的研究方向——地图学和历史城市地理学,力求拓宽历史研究者的眼界,给历史研究以“自由”。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十五辑)》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张雨  主编

定价:128.00

ISBN978-7-5475-1932-5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所收均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第十五辑收入论文十四篇、论著目录两篇,内容包括秦汉时代的赃罪、耐刑,唐代公文书体系与普通民户的户绝问题,明洪武十三年《大明律》相关研究,以及清代刑部判例分析等,其作者均为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研究的青年学者,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研究方法和热点问题,有助于相关学者和法制史爱好者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

《中国中古法史论衡》

周东平  

定价:80.00

ISBN978-7-5475-1968-4

《中国中古法史论衡》分法史概论、立法技术、官吏赃罪三编,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发表在各刊物上的论文十余篇,主要探讨中国中古时期的法律与宗教、社会等问题。第一编讨论从秦汉至隋唐间法律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第二编分析了古代中国法律制度、法律体系与技术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第三编则以赃罪为中心,对赃罪的定义、历史、分类特点以及对策进行研究。

《中国中古史研究(第九卷)》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中国中古史研究》编委会  

定价:108.00

ISBN978-7-5475-1930-1

《中国中古史研究(第九卷)》为吴简专号。共收录吴简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述评17篇。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有简牍形制的讨论,也有三国官职的探析;既有社会形态与税赋制度的讨论,也有侯国乡里的族居形态探究,作者观点独到,推理严密。《中国中古史研究(第九卷)》吴简专号反映了当今学界吴简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有力推动了吴简研究与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发展。

社科学术类

《长江与莱茵河Ⅱ——第二届长江与莱茵河历史文化比较研讨会论文集》

王振忠  []海恩·A. M. 克莱曼  主编

定价:88.00

ISBN978-7-5475-1934-9

《长江与莱茵河Ⅱ》为2019年由荷兰伊拉斯谟大学、莱顿大学和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合作举办的“第二届长江与莱茵河历史文化比较研讨会”之论文结集,共收录论文18篇。论文作者来自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以及荷兰莱顿大学、伊拉斯谟大学、乌得勒支大学、特温特大学、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德国美因兹大学、法兰克福大学,英国华威大学,以及莱茵河航行中央委员会等国外研究机构。所收论文以河流社会为主题,从诸多侧面研究长江与莱茵河的历史文化。

《从格林童话到哈利·波特: 童话故事与儿童文学研究新论》

 [] 杰克·齐普斯 (Jack Zipes)  

[] 张举文  编译

定价:80.00

ISBN978-7-5475-1966-0

齐普斯教授是当今世界上研究童话故事的著名学者,在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其成果国内尚缺少系统介绍。本书是齐普斯教授相关研究的成果集粹,共收录文章12篇,对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进行了再解读,其中对于小红帽版本的梳理,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作者对于民间故事与童话在语义上的力量转换进行了探讨;对于迪士尼、超级英雄等现代的儿童文学、文化产业,作者也作了观照,探讨其在当今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意义。

《稻作渔猎文明——从长江文明到弥生文化》

[] 安田喜宪  著

李国栋 杨敬娜 曹红宇  

定价:108.00

ISBN978-7-5475-1929-5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包括稻作渔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旱作畜牧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日本为什么缺少农耕革命、稻作渔猎文明的人类史意义。作者在动物文明(旱作畜牧文明)与植物文明(稻作渔猎文明)的对比中对文明史进行再考察,分析日本为何没有农耕革命。最后得出结论,稻作渔猎文明可以拯救地球与人类,稻作渔猎文明价值的再发现与保护地球环境有着重要的关联。不需要其他东西,只要世界上有美丽的大地、森林、水和生物存在,我们就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这就是构成“生命文明”之根本的思想,其源头则存在于稻作渔猎民的生活方式之中。在地球上让所有生灵都能绽放生命的辉煌,这一点正是稻作渔猎文明及其延长线上的“生命文明”所期待的。

《广州与海洋文明 Ⅲ》

江滢河 周湘  主编

定价:80.00

ISBN978-7-5475-1935-6

《广州与海洋文明 Ⅲ》共收录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中外关系史方向在广州口岸史和海上交通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共11篇。收录的论文主要涉及明清广州城市研究、广州口岸与中西贸易以及海洋文明物质文化等领域。相关研究在细读精研多语种文献的基础上,从文献中寻找问题,吸纳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力图用新的学术眼光激活旧的题材。结合历史遗物和遗迹,从时代变迁和全球网络的语境出发,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从不同时段、不同侧面挖掘和叙述广州口岸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历史内容。本书的出版旨在展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从而推动广州口岸史的研究。

《海洋文明研究(第七辑)

苏智良  主编

薛理禹  执行主编

定价:68.00

ISBN978-7-5475-1972-1

《海洋文明研究》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创办,旨在配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倡议,关注蓝色海洋文明,推动海洋史学术研究,刊载海洋史各相关领域学术论文的专业学术论集。

本辑为第七辑,收录有关论文18篇,涉及古代海洋观念演变、古代沿海海防制度与观念、中西文化交流史、中西贸易史、海洋物质文化史等多个方面,古今贯穿、洋海并重,通过资料类型及视野的拓展,推进对海洋文明的研究。

《伊朗学在中国(第四辑)》

北京大学伊朗文化研究所  

定价:58.00

ISBN978-7-5475-1889-2

本书主要收录2007年北京大学伊朗文化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伊朗学在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的论文,共16篇,及1篇附录。论文作者包含国内各领域专家学者,如北京大学晁华山教授、王小甫教授、王一丹教授、陈岗龙教授、党宝海教授,清华大学尚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宋岘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程彤教授等。

此外,本辑特重新刊发叶奕良先生早年发表的论文《关于〈元史〉中“质孙服”等的探讨》,以表追思;附录收入北京大学波斯语专业2020届本科毕业生集体翻译的波斯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意义的短篇小说《波斯语甜如蜜》,作为因疫情而未能举行毕业典礼的特殊之年的毕业纪念。

《伊朗学在中国(第五辑)》

北京大学伊朗文化研究所  

定价:98.00

ISBN978-7-5475-1890-8

本书主要收录2010年北京大学伊朗文化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届“伊朗学在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的论文,共23篇。论文作者包含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如波恩大学的廉亚明(Ralph Kauz)教授、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马小鹤研究馆员、香港大学冯锦荣教授,北京大学段晴教授、王一丹教授、林梅村教授、耿引曾教授,清华大学尚刚教授、南京大学刘迎胜教授等。此外,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撰写追念叶奕良先生一文作代前言,对“伊朗学在中国”的学术发展进行了回顾。

语言学学术类

《方言比较与吴语史研究:石汝杰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

陶寰 盛益民 黄河  主编

定价:108.00

ISBN978-7-5475-2003-1

石汝杰教授在汉语方言(尤其是吴语方言)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及其相关诸领域(语音学、历史音韵学、语汇学等)有较为重要的贡献。本书是语言学界同仁为石汝杰教授荣休所作的纪念文集,所收文章围绕“方言学”和“吴语”主题,力求在石汝杰教授等老一辈方言研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方言研究的领域,深挖吴语及吴语史的学术内涵。

《汉语方言定指范畴研究》

盛益民  主编

定价:78.00

ISBN978-7-5475-1928-8

《汉语方言定指范畴研究》是“汉语方言范畴研究”丛书的第四本,讨论的专题为“汉语方言的定指表达”。201711月,在上海市高峰高原计划的支持下,编者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以汉语方言定指“量名”结构为题,组织了一场专题工作坊,收入本书稿的多数论文是工作坊的参会论文。本书稿选取了胶东、重庆石柱、贵州遵义、安徽芜湖、广州、江苏海门、浙江绍兴等十余个方言点,对“量名”结构的语音表现、句法限制、语义功能、语用分布及地理范围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汉语焦点构式中的系词——基于语义演变的历时考察》

金大卫 陈珺  

定价:60.00

ISBN978-7-5475-2016-1

本书基于历史语料库,考察汉语史上主系表构式的语义演变轨迹。在前贤的个例描述基础上,本书开创性地从整个汉语史的跨度,揭示出不同阶段的系词统一地呈现出发展为分裂构式的语法化模式。本书进而提出,主系表和分裂构式在发生学上的紧密关系揭示了两个构式在句法结构上具有同一性,即分裂构式本质上是一种主系表结构。从焦点语义的来源来看,如果系词只起到建立主语和表语之间的述谓关系的连接作用的话,则它不是焦点标记,那么焦点的意义就不是来自焦点标记,而是来自充当焦点的短语。分裂构式的焦点来源问题是焦点语义理论的核心问题。本书采用形式语义学-历史语言学界面的理论框架,不仅填补了分裂构式的语法化进程这一实证空白,而且通过句法演变的证据试图解决语义理论的争议。

《汉语中古音研究》

马德强  

定价:68.00

ISBN978-7-5475-1973-8

本书围绕中古音研究领域的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讨论重韵问题,多角度考察重韵分立的性质,结合汉语音韵史和音韵学史分析重韵现象的形成原因。下篇分别讨论《切韵》音系的性质、重纽、四等韵的介音、《切韵》系韵书、高本汉的中古音研究等问题,各专题主要是立足当前的研究现状,以其中涉及的相关音韵观念为切入点展开讨论。本书选取的论题虽然均是属于《切韵》研究领域,但是牵涉的音韵观念却不限于《切韵》研究,而是与整个汉语音韵学科密切相关。

《历史比较语言学》

陈忠敏  

定价:88.00

ISBN978-7-5475-1979-0

历史比较语言学起源于十八和十九世纪的印欧语研究,是语言学中极为重要的领域。它以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语言的分化和演变。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本讲义介绍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理论和方法,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新发展。本讲义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演变的各种类型介绍,以及对各种演变解释的探讨;语言构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建立语言谱系关系的标准和依据,以及谱系关系建立后它的下位分类的方法和依据;汉藏语及东南亚语言演变的特点及谱系关系;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史等内容。本讲义大部分或部分章节曾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校区、新加坡国立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及全国暑期语言学高级讲习班讲授。

《清华语言学》第三辑

张赪  主编

定价:80.00

ISBN978-7-5475-1991-2

《清华语言学》集刊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宗旨是提倡理论探索与争鸣,重视汉语事实的多角度深入挖掘,鼓励语言学与实验科学的交叉研究。包括理论与争鸣、汉语研究、实验语言学、研究动态、名家讲义、新人新作等板块,适合从事汉语言学研究的国内外学者参考阅读。

《中古语文初学集》

真大成  

定价:72.00

ISBN978-7-5475-1997-4

《中古语文初学集》是作者2020年以前有关中古语言文字与文献研究的论文汇编。全书共23篇文章,可分为七个板块,分别是“中古汉语语料研究”“中古词汇史研究”“中古地域词研究”“中古词语辨释研究”“中古文献异文字词研究”“中古文献校读研究”“中古语文辞书研究”,涉及中古语言文字与文献的多个方面的问题。

来源:中西书局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