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好书推荐丨那些有“年味儿” 的书

2023/1/31 14:50:00  阅读:199 发布者:

n>


癸卯兔年就要到了,浓浓的“年味儿”已经扑面而来,走亲访友的年货您都准备好了吗?除了吃的喝的,您还应该准备一份“精神年货”。

小编建议您买本有“年味儿”的书过年,感受不一样的快乐!

本期书单

1.《我在北京捏面人儿》

2.《祥瑞中国》

3.《年味儿》

4. 《老字号新故事·传承人篇》(第一、二辑)

01

《我在北京捏面人儿》

���商务印书馆20231月十大好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面人郎”传承人郎志丽的口述史

���郎绍安、郎志丽父女

两代北京手艺人的人生故事

���一本“听来、看来、抄来、揉捏出来的书”

郎志丽、陈永昌 口述

吴欣还 撰写

ISBN978-7-100-20995-3

开本:3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11

定价:7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开篇:2011年中秋过后的一个晚上 / I

前面的话:一本听来、看来、抄来、

揉捏出来的书 / 1

01 清末除夕的小双喜 / 8

02 镶红旗下的老北京 / 13

03 穷小子下街讨生活 / 20

04 白塔寺偶遇面人儿摊 / 35

05 人杰地灵阜成门 / 45

06 深藏不露洋车夫 / 54

07 咱们都是手艺人 / 64

08 “黄金十年”面人郎 / 77

09 少不征南,遇险上海滩 / 93

10 日据的北平,活着就是反抗 / 100

11 老不扫北,游艺京包线 / 107

12 三清观里小手艺人的家 / 114

13 承平就是好年头 / 128

14 从自杀到归队 / 139

15 面人郎献艺在伦敦 / 149

16 街头艺人坐进办公室 / 163

17 承父业,三妹子学艺 / 179

18 冰心与《“面人郎”访问记》 / 194

19 新旧大世界 / 207

20 手艺之外的事 / 218

21 手上的缘分 / 226

22 “文革”:人在劫数中 / 243

23 1970年代的聚散离合 / 253

24 1980年代的消长沉浮 / 271

25 平生第一次写论文—论面塑艺术的创新 / 289

2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 / 302

27 尾声:就想留下点儿东西给后人 / 315

后面的话:什么是北京面人郎的黄金时代?/ 327

参考书目 / 338

附录1 郎绍安、郎志丽大事记 / 345

附录2 面人儿小春秋 / 355

附录3 面人儿岁时记 / 366

附录4 面人郎重要作品名录 / 378

附录5 面人郎面塑技法 / 381

内容简介

这本书讲述了从宣统元年开始的郎家的百年故事,称得上是一本小人物的大历史。从走街串巷的艺人到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民间艺术家,郎氏面人儿捏的是戏,是民间传说,是老北京街头的人和事。郎家百年起落与老北京的市井风情、城市变迁紧紧相连,这其中很多事情的准确细节已无法还原,但郎家的面人儿、郎家的记忆与冰心、老舍们的笔端或并行或交错,应该可以揉捏出些对郎家、对面人儿、对手艺人、对老北京的印象。京味儿十足的口述史,妙趣横生。

作者简介

郎志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人·北京面人郎”代表性传承人。

陈永昌,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刻瓷传承人。

吴欣还,从事媒体工作多年,喜欢听长辈讲故事,尤其是老北京的人和事。上书馆听书,曾出版《我为评书生:贾建国连丽如口述自传》,又随郎志丽老师学捏面人儿,写下本书。

“面人郎”传人郎志丽2019年接受中新社采访

(视频时长:504秒)

郎志丽、陈永昌夫妇与

《我在北京捏面人儿》合影

02

《祥瑞中国》

杨信 杨惠泽仪

ISBN978-7-100-20367-8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1

定价:16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第一章 御用的尊严 001

中国第一大神兽:太和门前的铜狮 004

太和殿前的铜器 006

记载着故宫“耻辱”的铜缸 017

故宫太和殿的吞脊兽 018

唯一拥有十只脊兽的故宫太和殿 020

“不听”的狮子在故宫乾清门前 034

鸱吻:承乾宫脊上的神兽 036

承乾宫的门墩与梨花:皇贵妃的门面 038

延禧宫外墙简约的雕花 039

储秀宫铜鹿是慈禧一生的爱 041

储秀宫是唯一有龙的后宫 042

御花园:皇家园林之精品 044

跪象:御花园最后一对神兽 055

獬豸:御花园天一门前的法官 057

北京有两座九龙壁 058

鎏了重金的狮子在故宫宁寿门前 063

故宫宁寿宫里的“太平有象” 064

倦勤斋是乾隆打算用来养老的院子 066

皇极殿是故宫里的“养老院” 068

椒图:龙生九子之一 069

盆景:乾隆花园之最爱 071

养心殿看门的狮子最精细 073

蜥蜴出现在慈宁宫绝非偶然 074

故宫慈宁门前的瑞兽麒麟 076

甪端:万岁爷身边的通讯员 078

紫禁城内触景生情的断魂桥狮子 081

景仁宫门前的戗兽是周桥的遗物 082

故宫里的佛像 084

故宫神秘的雨花阁一直没开放 087

石别拉:故宫的报警器 088

御猫:故宫600 年留下来的神兽 090

故宫里的骆驼 094

第二章 太平的盛世 095

犼:天安门华表上食龙的蹲兽 098

明末,承天门前的狮子“负伤了” 099

正阳门的狮子“牙黑了” 100

社稷坛有两只宋代的狮子 102

呆萌的狮子在寿皇殿门前 104

九爷府的狮子比天安门的狮子还大 106

忠诚的狮子还在守护着豫亲王府 108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110

中国第二大瑞兽:颐和园仁寿殿麒麟 112

“皇家第一门墩”在颐和园仁寿门 114

大清无处不在的“寿”:颐和园仁寿殿 115

光绪禁足的地方:颐和园宜芸馆 117

戗兽麒麟在寿皇殿前九举牌楼上 118

太庙:皇帝家的宗庙 120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北海公园 124

替代广寒殿酒瓮的石座在法源寺 130

雍和宫的钟纽:蒲牢 132

“落泪的旗杆”在雍和宫里 133

乾隆家的青铜狮子更精细 134

第三章 金木水火土 135

金位:大钟寺 138

钟楼有段悲伤的传说 140

黄木场:北京永远缺失的木位 142

玄武藏在故宫钦安殿内300 144

故宫钦安殿幡夹石的升龙与降龙 146

皇家道场钦安殿的石兽保存最好 148

颐和园镇水兽:铜牛 150

火位:永定门外燕墩 152

土位:景山 154

第四章 民间的信奉 157

智化寺造像 160

六拏具出现在等级最高的佛塔上 167

五塔寺护塔 176

藏汉合璧的西黄寺清净化城塔 193

释迦牟尼守护神像:金刚力士 196

守卫清净化城塔的朝天犼 198

清净化城塔的跑狮 199

佛教水盘里的祥瑞 200

吉庆也有余 218

豪华的石鼎香炉在五塔寺 220

识文断字的神兽:负屃 222

稳固一方水土的神兽:赑屃 225

文殊菩萨的坐骑:青色狮子 227

去美国参展的麒麟 228

跪羊是镇墓祥兽 230

石虎:百姓身边不可缺少的神兽 232

白云观:全真道教第一丛林 234

第五章 运河与神灵 237

白浮泉:大运河的源头 240

颐和园荇桥有站立的镇水兽 243

大运河第一道水闸上的镇水兽 244

畅观楼行宫成了动物园 247

高梁桥是座有故事的桥 248

后门桥趴蝮是龙王的儿子 250

东便门外大通桥遗存的蚣蝮 252

通惠河:北京人生存的命脉 254

通惠河上永通桥 256

八里桥是座不能忘记历史的桥 259

土桥是真的有桥,蚣蝮蹲守了600 260

张家湾萧太后古桥还是当年的遗迹 262

难见一面的蚣蝮真容 264

附录 残缺依然美 265

圆明园远瀛观遗存 268

圆明园海晏堂石雕 270

圆明园西洋楼石雕 272

圆明园铜仙承露台 274

圆明园方外观石雕 276

圆明园谐奇趣石雕 278

圆明园大水法翻尾石鱼 280

附:致巴特雷上尉的信 282

285

内容简介

天安门的石狮子、皇极门外的九龙壁、养心殿的甪端、大通桥的镇水兽……这些代表吉祥如意的神兽也是古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书中160余幅彩绘作品,把北京中轴线及运河水系代表性神兽的真实现状还原出来,以艺术的方式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希望唤起更多人关注古都的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细微的观察、细节的表现和细致的描绘,不仅体现出的是作者对北京建筑及其历史文化的理解,更显示了作者对北京深厚的情感,对北京建筑的喜爱,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作者简介

杨信,1962年出生,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少年时期师从我国著名画家王式廓女儿王娣娣,青年时期专攻油画,后师从国画大师吴传麟先生学习中国画。现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宣传部部长、北京市东城区书画协会副主席,北京著名京味民俗画家、专家。对北京胡同人文历史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潜心致力于旧京民俗文化艺术的挖掘和整理,创作了大量京味民俗题材的绘画作品,先后出版数十部作品集。

杨惠泽仪,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英国创意艺术大学。目前正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多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为此书出版做了大量工作。

03

《年味儿》

杨信 杨惠泽仪

ISBN978-7-100-16809-0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1

定价:9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京味儿画儿里 “年味儿” Ⅰ

形神兼备 妙笔生光辉

丹青妙手写“年味儿” Ⅶ

爆竹辞旧岁,迎新过大年

红火的准备

003 腊月里的期盼

005 腊月“洞房花烛美姻缘”

009 腊月里“打春”“鞭打春牛”

011 腊月里的腊八粥

014 老北京人好养猫

017 腊月里念私塾

020 腊月里买“挂钱儿”

023 老北京腊月的“花儿市”

025“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029 腊月里的“大雪日”

032 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

035 腊月写春联儿

039 腊月二十四“扫房日”

042 腊月二十四“贴窗花、粘对子”

044 腊月二十五“推米黍”

046 腊月二十六“去吊肉”

048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

051 腊月里过最体面的大寿

055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057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立香斗”

060 大年三十儿“送财神”

063 大年三十儿“请诸神”

066 大年三十儿包团圆饺子

069 大年三十儿“踩碎”“接祖宗”

071 三十儿晚上“卖懒”

怀旧的祝福

075 正月初一“起五更拜大年”

078 正月初一“扫帚生日”

082 正月初一 行各种礼

084 正月初二待姑爷

088 正月初二拜财神、借元宝

090 正月里赶庙会

093 大宅门儿里的“年味儿”

097 正月初三“老鼠娶亲日”“穷鬼日”

099 正月初四“财神生日”

102 正月初五“破五儿”“路头神生日”

105 正月初六“顺星节”点灯碗儿

107 正月初七“人日”

110 正月初八“麦生日”“放生”

112 正月初九“玉帝诞辰”

116 正月初十祭石头

119 正月里私塾开课

122 正月十一“子婿日”

124 正月里的灯笼铺

128 正月十二买灯笼

131 正月十二搭灯棚

134 正月十三“灯头生日”“海龙王生日”

137 正月十四试花灯

140 正月庙会上的“扑扑噔儿”

143 正月十四“旺禽舍”

146 正月十五元宵节

149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152 正月十五有个“灯政司”

156 正月十五 “烧火判儿”

159 正月十五 “打灯虎”

161 正月里舞龙灯

开心的庆典

167 正月“花会十三档”

170 幡鼓齐动十三档“开路圣会”

172 幡鼓齐动十三档“五虎棍”

174 幡鼓齐动十三档“中幡”

177 幡鼓齐动十三档“双石”

179 幡鼓齐动十三档“石锁”

181 幡鼓齐动十三档“杠箱”

184 幡鼓齐动十三档“花坛”

186 幡鼓齐动十三档“杠子会”

188 幡鼓齐动十三档“挎鼓”

190 幡鼓齐动十三档高跷秧歌儿

193 幡鼓齐动十三档小车儿会、跑旱船

196 幡鼓齐动十三档“吵子圣会”

198 幡鼓齐动十三档“舞狮”

202 幡鼓齐动十三档“跑毛驴儿”

永久的期盼

207 正月十六“回娘家”

209 正月十六“走桥”

212 正月十六“正阳门摸门钉儿”

215 正月十七“落灯”“耗子成家日”

217 正月十八“上灯圆子落灯面”

220 正月十九“燕九遇神仙”

222 正月二十“小填仓”

226 正月二十一忌观红喜事

228 正月二十二“烤百病”“燎疳节”

231 正月二十三“祭仓神”

234 正月二十三“大填仓”

238 正月二十四“打囤”

240 正月又添丁进口

242 正月二十五老鼠嫁女

244 正月二十六“观音开库”

246 正月里的老礼儿

250 正月二十八“棉花生日”

252 正月里的胡同猫

255 正月里的老家规

258 正月二十九雍和宫“跳布扎”

261 二月二“龙抬头”

263 二月二“接姑奶奶”

266 八百年的晨钟暮鼓

271 后 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京味画家”杨信介绍以北京为主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本图文并茂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作者通过95幅栩栩如生的“京味”画作,配以言简意赅的介绍文字,生动复原了传统春节文化。

04

《老字号新故事·传承人篇》

《老字号新故事·传承人篇》

(第一辑)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ISBN978-7-100-13003-5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711

定价:90.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敢于担当 无悔使命

——记便宜坊焖炉烤鸭制作技艺及其传承人白永明 / 1

留住手艺 传承技艺

——记东来顺牛羊肉烹饪技艺·涮羊肉技艺传承人陈立新 / 14

稳站三尺灶台 书写烹饪春秋

——记鸿宾楼饭庄全羊席制作技艺传承人朱长安 / 30

甘当人梯 开拓创新

——记烤肉宛饭庄传承人王刚 / 36

“单杆”相传到“多杆”相传

——记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及其传承人 / 42

厚德务实 薪火相传

——记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及其传承人杨银喜 / 52

传承创新 青春永驻

——记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腐乳酿造技艺及其代表性传承人 / 66

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

——北京月盛斋老字号的前世今生坚守传统精气神 开拓创新内联升

——记中华老字号内联升及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何凯英 / 100

勤奋钻研 锐意创新

——记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传承人李金善 / 115

人品如茶品 至清至纯得真味

——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王秀兰 / 125

化腐朽为神奇

——记中国书店古籍修复技艺四代传承人 / 137

三百年老字号的文化传承

——记中华老字号荣宝斋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技艺与

装裱修复技艺的当代传承人 / 152

传承经典 铸就辉煌

——记北京(京珐)景泰蓝制作技艺及其代表性传承人 / 175

一场传承的文化苦旅

——金漆镶嵌髹饰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柏德元 / 193

百年老字号成就古典家具名片

——记龙顺成“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及其传承人 / 208

双手织就经纬文章

——北京宫毯织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康玉生 / 225

精诚之心 推陈出新

——胸怀一颗仁心 守护千万黎民

——记北京同仁堂中医药大师芦广荣平凡人生的伟大奉献 / 250

心怀酿酒梦想 弘扬传统技艺

——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人高景炎的故事 / 259

清香芬芳 纯正典雅

——记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及其传承人 / 281

王晓伟和菊花白的故事

——记北京仁和酒业配制酒传统酿造技艺·菊花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人

   王晓伟 / 291

百炼成钢方成金

——记王麻子剪刀传统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徐平 / 301

昌明教育 开启民智

——120 年文化引领和传承中的商务印书馆

《老字号新故事·传承人篇》

(第二辑)

北京市商务局

ISBN978-7-100-17860-0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02

定价:90.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京城烧麦独一处

——都一处烧麦 / 1

传承正宗宫廷风味 保存传统饮食遗产

——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 17

徽州古韵有嘉木 京城茉莉裕泰香

——记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及其传承 / 35

墨为血脉 薪尽火传

——记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传承 / 52

百年宏音斋 盛世传佳音

——记宏音斋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64

名驰冀北三千里 谓誉江南家

——北京老字号聚元号弓箭铺 / 88

国粹因它更绚丽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前世今生 / 100

百年传承修脚术 开拓创新清华池

——记清华池传统修脚术及其传承人 / 120

南北皆喜的百年美食

——北京饭店谭家菜 / 133

坚守老北京铜锅涮肉

——壹条龙饭庄 / 148

北京有特色的自制饮品

——锦馨豆汁食俗 / 158

寿膳技艺的百年传承

——颐和园听鹂馆饭庄的前世今生 / 165

小吃大艺

——护国寺小吃店的流金岁月 / 176

博采众长 锐意进取

——京菜老字号柳泉居展新时代风采 / 187

初心不忘 薪火相传

——爆肚冯爆肚制作技艺传承中的那些人和事 / 195

百年经典 传承坚守

——记小肠陈卤煮火烧制作技艺的历史沿革 / 210

用真心酿造甜蜜 用甜蜜温暖人心

——红螺食品故事 / 226

百姓爱 京味小吃

——北京小吃的古往今来 / 238

百年技艺 匠心传承

——记正兴德清真茉莉花茶制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王会明 / 261

动静结合 雅俗共赏

——北京宫廷补绣的传承与发展 / 272

学如弓弩 才如箭镞

——记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中山装技艺传承人蔡金昌 / 291

人间巧艺夺天工

——记京式旗袍制作技艺·京式旗袍技艺传承人李侃 / 304

延续中华服装血脉 保存中式服装珍宝

——瑞蚨祥品牌故事 / 316

中国手工制帽家

——马聚源制帽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 329

以质为本 以信为根

——记“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杜新士 / 339

传承百年湖笔技艺 孕育千载民族文化

——记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及其传承人 / 356

曾为宫廷增光辉 今向民间播文化

———“非遗”项目北京宫灯及其传承人翟玉良 / 374

昔日皇家案上瓷 飞入寻常百姓家

——记北京仿古瓷百年沉浮 / 390

内容简介

北京是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城市。老字号几百年来一代一代地延续发展,书写众多可歌可泣、弥足珍贵的历史篇章。北京老字号企业有着悠久的优秀文化和独特的绝技绝活,目前,北京有老字号166家。

您知道这些老字号背后的故事吗?您知道这些技艺的传承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吗?相信,《老字号新故事(传承人篇)》给您带来的不仅是这些老字号背后的故事,更会给您带来的是对工匠精神的感动……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