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法陌履痕 | 民法牛七十而立 杨立新教授的法律人生

2023/1/13 16:42:58  阅读:186 发布者:

法陌履痕

《法陌履痕》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15794

出版时间:2023-01-01

作者介绍

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

现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世界侵权法学会主席、东亚侵权法学会理事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专家委员会立法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检察官,以及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近年来出版长篇小说《法苑往事中的女人》和散文集《法林闲言》《法林碎语》《民法帝国》《闲话民法》等。

本书简介

《法陌履痕》是杨立新教授年届70岁时的自选随笔集,收入其人生不同阶段的文章96篇,分学步、初耕、精耘、细耘、贤达、情怀和品味七辑。本书以“民法牛七十而立”为开篇,记录作者人生旅程的主要阶段,以身边的人、事、物为记述的点,以历史阶段为面,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东北小城市通化为起点,记叙了到姥姥家、上小学;60年代上中学;70年代上山下乡、参军,后转业进入法院工作;80年代自修法律专业知识,任法官和检察官;落在90年代以后于两所大学任教。空间上作者法律专业工作的变化,由通化到北京,到山东烟台,又回到北京;身份由学生、法官、检察官到教授。作者对自己70年人生旅程中时空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深度思考,其中不乏反思,进而讲述其人生努力精进,持之以恒,追求职业高度,表现积极乐观的人生。记述非常真切、可读,不乏妙趣横生。

推荐语

立新教授不仅是一位民法大家,而且是一位充满文学情怀、有着诗和远方追求的学人。

——刘凯湘 北京大学教授

民法功业,于斯为甚!

——钱明星 北京大学教授

字字显真情,句句透情怀。随笔之处,看似回忆,实则是中国社会、法治的发展简史。作者丰富的阅历、对事业的专注、对工作的态度、对朋友的真挚、对社会的感悟、对法律的认知,定会影响和感动每一位读者!

——李永军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除了专业上的著作等身,立新教授总是还能在法学研究之外不断地带给我们其他的惊喜,上回是小说,这次是散文。

——姚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民法牛七十而立(代序)

第一辑 学步篇

1.家乡

2.姥家

3.运动会

4.抓子儿

5.小学老师

6.西关记忆

7.坐火车

8.表演

9.爱音乐

10.插队

11.阿震

12.阿瑞

13.集体户

14.手表

15.大愣

16.改床

17.离别

18.冰雪乐

19.吃肉

20.遇险

第二辑 初耕篇

21.第一次办案

22.办案杂忆Ⅰ

23.办案杂忆Ⅱ

24.审讯

25.突发事件

26.我的首航

27.佟老与高法班

28.第一本法学专著

29.聚会

30.心有法根

第三辑 精耘篇

31.新手

32.途中断油

33.书房

34.发现杨明刚

35.重游密云水库

36.哈米多维奇总检察长

37.越南总检察长

38.鸣沙山

39.江南古衙

40.追踪五花山

41.拉萨三日

42.西藏素描

43.西藏江南

44.武夷山冠豸情

45.永定土楼

46.走近地中海

47.初见远东

48.尝试卡拉奇

49.访泰漫记

50.监狱见闻

第四辑 细耘篇

51.求学·为官·做学问

52.初为人师

53.一月九日

54.又为人师

55.香港邻居

56.买锅

57.学三书(外一章)

58.自学成才与游泳

59.不刊之论与难以卒读

60.遭遇日本地震

61.又写经验材料

62.学位服与导师服

63.吃饭种种

64.从边城法官到学会主席

65.探访卢森堡

66.民法典教材年

第五辑 贤达篇

67.怀念佟老

68.不落的旗帜

69.家福先生

70.魏老师,您不会怪我……

71.老院长

72.师傅大可

73.梦里花落

第六辑 情怀篇

74.忽然五十

75.六十述怀

76.姥爷

77.父亲母亲

78.祭长兄文

79.月饼与乡愁

80.偶遇韩国名人

81.人生五态

82.猫品

83.大猫

84.二猫

85.币子,走了……

86.大鱼和二鱼

87.五方五佛

88.御温泉

第七辑 品味篇

89.豆腐脑儿

90.德州扒鸡

91.臭豆腐

92.米粉和沃面

93.炸酱面与涮羊肉

94.酿皮子与羊肉泡

95.猫耳朵与莜面窝窝

96.葫芦头及其他

民法牛七十而立(代序)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即将七十,经历了忽然五十,猛然六十,又遇突然七十,心有惶惶,本应从心所欲,却方觉而立而已矣!

要开公众号时,学生问我如何命名。我慎思之,说:“民法牛。”大家说:“好!民法牛人。”我摇头:“非也,民法牛,乃民法之耕牛也,非民法牛人矣。几十年如一日耕耘民法田园,非牛者外,尚有他乎?”故而,辛勤耕耘之牛的“民法牛”公众号应运而生。学界亦有称我为民法牛者,应允之。

民法牛七十,刚届而立之年。因愚钝,七十而立,足矣。有自知之明,不敢与圣人比肩。又想,七十而立,亦谓心态年轻,自信未老。

一曰立志。自入法门,立志为法而生。自习民法,成就不解之缘,缠缠绵绵、魂牵梦绕几十年,始终不敢忘却,精心耕耘,不敢让田园丝毫荒芜。

二曰立身。数十载,多以断案为业,肩负两造利益,不敢懈怠、绝无偏袒为私者,以公平、正义立身,持之以恒。及至专心学问之时,无职无权,亦以为民解忧为要,尽其所能,支持良善,伸张正义。

三曰立言。民法贵以理论联系实际。断案无法理指导,如盲人摸象;理论无实践基础,为无水之鱼。断案、为学之余,钻研法理,以文立言,提高自己,帮助他人,独成一家之说,成就民法之新思维。

四曰立法。参与立法卅载,历经《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复以编纂《民法典》为己任,与民法理论实务诸友尽心竭力,日以继夜,辅助立法机关完成民权之法典。而今,《民法典》洋洋洒洒一千二百余条,十数万字,立民权、奉尊严、讲诚信、树正义,保民护权,公平公正,福荫人民。能够参与其中,发挥长处一二,常常窃喜,自足有加。

立志、立身、立言、立法,均为“而立”。民法牛时届七十,鉴此四立,故称七十而立,虽心有自足,尚不敢从心所欲。

民法牛七十而立,从不敢忘记师长、亲朋、挚友、弟子之所助。师长、父兄、妻女耳提面命,谆谆教诲,没齿难忘;挚友、同仁、弟子相伴相随,扶之助之,乃有今日。愈思愈感,真情难忘,叩首跪拜,仍无以表达感恩之情。

夕阳虽晚,却艳丽无比。回顾民法牛耕耘田园走过之纵横阡陌,步履清晰如刻,足痕点点鲜明。再望前方,景色无比辉煌。编辑以往文字,犹如回抚过往之印记,更似点检耕耘之历史。瞻前顾后,仍觉克家诗人说得好: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耕牛虽老,韶光珍贵,仍当自奋之。

将以往四十年所写散文,选其精者结集,命名《法陌履痕》,分学步、初耕、精耘、细耘、贤达、情怀、知味七篇,为志民法牛七十而立。

感谢商务印书馆,出版我的文集。感谢王兰萍编审,为文集的出版付出艰辛的编辑工作,使文集大大增色。

故记之。

杨立新

20222月·北京世纪城

转自:“法学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