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书 | 刘祥磊,等《地基SAR桥梁监测理论与方法》

2022/11/4 10:42:12  阅读:263 发布者:

本文摘自《地基SAR桥梁监测理论与方法》(刘祥磊 等 著)前言,内容略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在交通拥堵、车辆超载、环境恶化、气候灾变等耦合因素影响下,桥梁运营安全风险显著增大,其安全状况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传统监测方式存在周期性、成本高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精确、无损、稳定的桥梁监测技术。地基干涉雷达测量(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集成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和干涉测量优点的新技术,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高采样频率和整体动态监测等特点,该技术利用传感器的系统参数、姿态参数和轨道之间的几何关系等信息可以探测毫米级甚至亚毫米级的桥梁形变,解决了传统形变监测技术测量范围小、距离短、精度低、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等诸多问题。

本书系统介绍了地基干涉雷达测量技术的原理、性能测试、数据预处理以及桥梁损伤识别方法,详细阐述了地基干涉雷达测量技术在城市桥梁、铁路桥梁和古代桥梁三种不同类型桥梁中的实际应用,系统总结了地基干涉雷达测量在桥梁监测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可为桥梁监测与安全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也可供测绘、摄影测量与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师生及相关学者参考和使用。

作者简介

刘祥磊,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重大设施高精度高动态遥感探测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发表SCI期刊论文30余篇,授权/公开发明专利19项,出版专著4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教研奖励1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2020年测绘科学技术一等奖。入选北京市青年骨干人才和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任北京测绘学会副秘书长兼测绘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来源:赛杰奥(sci_geo

https://mp.weixin.qq.com/s/n_BivzfCDs32feozJdPAyg

转自:测绘学术资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