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书推荐丨《探索与反讽——暹罗研究四十年》

2022/11/1 11:41:15  阅读:201 发布者:

新书推荐

《探索与反讽——

暹罗研究四十年》

���著名民族主义学者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40

泰国研究的学术之路

���一部撼动学界共识的典范之作

���一部国家、民族研究的必读之作

〔美〕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 著

杜洁

金勇

ISBN978-7-100-20136-0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9

定价:7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一生的承诺: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的泰国研究(塔玛拉· 路斯) ...... 001

 

对泰国国家的研究:泰学研究现状 ...... 021

撤军症候:1976 10 6 日政变的社会和文化面向 ...... 060

《镜中》导言 ...... 095

暹罗现代谋杀及其演变 ...... 129

共产主义后的激进主义:泰国与印度尼西亚 ...... 147

两封无法寄出的信 ...... 163

怪兽奇闻:阿披察蓬· 威拉塞塔恭影片《热带疾病》在泰国的反应 ...... 166

轮番上演的反讽:广告牌、雕像和 T 恤衫 ...... 185

《俗物人间》 ...... 193

译名对照 ...... 203

精彩评语

安德森的泰国研究常能见人之所未见,其观察与质疑往往独具慧眼,发人深省,甚至令我们这些泰国研究者不适。本书不仅是关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泰国政治与社会的研究,更是其发问立疑之艺术典范,让人过目难忘并为之寝食难安。

——通猜·威尼差恭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安德森19771985年发表的这三篇论文,其阅读和引用率一直高居当代泰国研究文献榜首。仅对安德森早期研究有所了解的读者,后部分篇目或许会令其错愕不已。在当下语境中,对于那些爱刨根问底地问“问题出在哪里?”的人而言,这部选集值得一读。

——克里斯·贝克

(英国历史学家

泰国问题独立研究员)

怀着温柔而深切的关爱,全球知名的民族主义前辈、康奈尔大学东南亚研究专家安德森教以令人惊叹的怀疑主义眼光、锲而不舍的发问、对传统观念的大胆质疑、对流行观念的反证、极具鉴赏力的才智、深入腑里的洞见、尖刻而风趣的幽默,以及其对这个国家、人民及之外的无与伦比的广博而精深的学识,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一直为我们刷新着对暹罗/泰国研究的视野。其著作可以用一句泰国谚语“运河鳄霸”(从而使航运全部受阻)来形容,已成为泰国研究的标志性分水岭,改变并调整了20世纪90年代前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保守主义、精英主义、国家中心主义及君主主义—民族主义传统,从而引发了一波修正主义的逆向清流及其他支流。

——卡贤·特加皮让

(泰国法政大学)

安德森早期泰国研究卓尔不群,撼动了学界共识,设定出研究新议程,识别出新生政治力量并勾勒出该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基本轮廓。

他长期聚焦泰国政治研究,尤其在政治与泰族特性及暹罗文化总体关系方面,笔耕不辍,开拓前沿。但是1993年后,因为读者群从学者转向更广泛的知识分子群体,书写语言从英语转为泰语,其新近著述大都不为学界所知。本选集必将补阙拾遗,为今后的研究开辟更多路径。

——詹姆斯·奥基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

即便时至今日,安德森在本书中的观点依然新颖,视角依然独到,这既是其著述高水准和先锋性的学术写照,或许也是今日泰国政治不幸的现实写照。如果这部泰国研究选集能让新一代学者了解安德森,让我们有幸瞻仰一位东南亚研究学者可达至的巅峰之境,而心生向往,这项出版计划就得偿所愿了。

——帕特里克·乔里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本论文选集反映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对时代之问的不懈应答,始终紧跟似乎永无休止的泰国时局危机,笔耕不休。继长期倾情投入印尼研究后,他转而深爱上了(他认为更应该被称之为暹罗的)泰国。而这一转变过程恰恰就是东南亚学者,尤其是印尼学者为何必读此书之原因所在。

其著述的另一大魅力就是其标志性的反传统性。他揭示了源自古老传统的新潮,以及新潮所终难涤荡彻底的传统印记。他在自我解构的同时又令人信服地维护了其以往的学术观点。

——阿比丁·库斯诺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内容简介

暹罗即今日泰国,作者出于研究习惯仍使用“暹罗”一词。本书原著于2014年由康奈尔大学出版社东南亚研究中心出版,收录10篇文章,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一生中关于泰国研究的论文、评论和随笔按照年份和主题进行综合编排。其中一篇是他人为该书撰写的导言,相比于广告宣传语、肤浅的赞美之词,这篇导言深刻的揭示了安德森教授暹罗研究的过程,对于阅读本书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余九篇是安德森教授暹罗研究的文章,不仅仅是学术论文,还有一些作者撰写的导言、影评等,前后逾时40年,对于纵向了解泰国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社会发展,十分有益,且具有极高的可读性。例如第一篇《对泰国国家的研究:泰学研究研究现状》,最早发表于1978年,虽然发表于40年前,但时至今日仍是泰国现代政治研究必读的一篇文章,可以说,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引导了此后40多年的泰国研究,在全球泰国研究领域具有标志性的转折意义,为此后大量的批判性泰学研究确定了基调。

作译者简介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19362015):美国康奈尔大学荣休教授,当代最重要的民族主义理论家,世界著名的政治学家、东南亚研究专家。先后于剑桥大学主修西方古典研究和英法文学、康奈尔大学专攻印尼研究。1983年出版民族主义研究经典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此外还著有:《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世界》《革命时期的爪哇》《镜中:美国时代之暹罗文学与政治》《语言与权力:探索印尼的政治文化》和《椰壳碗外的人生》等。

杜洁,复旦大学法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泰国政治与社会、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任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泰国研究中心教授,四川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人文社科法律分委会副主任,成都翻译协会副会长。主要著作和译著有《马克思主义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泰国研究回顾》《东南亚研究回顾》(四川大学出版社)等,多篇泰国研究论文和译文发表在Aisa Dialogue(《亚洲对话》)以及《东南亚研究》《南洋资料译丛》等国内外期刊。

译者序

(部分)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R.OG.Anderson)教授逾40年的泰学研究学术之路,如同一条思想之泉,生命之溪,蜿蜒流淌在读者心间,探索处洞察透彻,反讽处发人深思。这本书出版于安德森教授去世的前一年,充满着作者的生命质感和理性思索,如今每每读来,都像是又一次学术朝圣之旅,更有高山仰止、我心向往之感。

原书封面插图是一只鳄鱼,戴着眼镜,睁大着眼睛,夹着一本小书。这就是安德森教授对自己学术生命的自喻。泰国有一句传统谚语Jorakhe khwang khlong”,意思是堵塞了河道的鳄鱼,引申之意就是故意碍事的人。安德森就是泰学研究领域中的这只勇于质疑、敢破常规的碍事鳄鱼。印度尼西亚有一句名言“跳出椰壳碗,开始留意自己头上的巨大天空”,安德森又是泰学研究领域中的这只跃出椰碗、仰望苍穹的勇敢青蛙。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认为,安德森的“椰壳碗”其实就是封闭、逼仄的世界与视野的隐喻。安德森大胆质疑当时英语学界泰学研究这种封闭、逼仄的学术视野和阿谀奉承的研究方式,勇敢地捡拾出该领域研究盲点背后的政治含义碎片,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构建,彻底颠覆了该领域不证自明的常规假设,尤其是对军队和官僚集团与泰国皇室之间互惠共存、各归其位、各获其利的妥协性同盟方案的揭露,从而奠定了此后批判性泰学研究的坚实基础。《对泰国国家的研究:泰学研究现状》一文成为四十年来关于泰国现代政治研究的所有严肃书目中的必读文章。泰国法政大学政治系教授卡贤·特加皮让(KasianTejapira)认为,安德森这本书中的核心观点形塑了此后四十年的泰学研究并对此后该领域重要成果影响深远。因此,安德森带给全球泰国现代研究领域的这场思想激荡无疑是革命性的。

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安德森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特的距离感,时而亲近,时而疏离。他的亲近感体现在对所研究的国家与民族,因其对弱小民族命运的同情,对弱小国家出路的关切,对自己白人身份的遗忘,他被誉为“入戏的观众”。他的疏离感体现在对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视角,因其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嘲讽,对泰学研究传统视角和既定观念、分析框架的挑战和颠覆,自喻为“碍事的鳄鱼”。他坚持深入的田野调查,同时强调保持人类学的研究距离,经常性地融入对象国进行实地考察,又不断地抽离开来做出比较分析。这种亲近感与疏离感的意识并存,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角色切换,得益于他自幼的跨国教育经历,也许这就是安德森能够集融入与抽离、探索与反讽于泰学研究一体的原因所在吧。

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安德森始终坚持世界历史眼光。他的学术格局不仅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他总是能够在人类社会历史时空中自如穿梭,找到贴切的对照物,析理精微,独辟蹊径,启人深思。这得益于安德森的博闻强识和多语能力,他在历史、文学、艺术、语言、文化等全球知识方面的丰富滋养为其政治分析确定了整体、宽泛、深刻的研究基调。康奈尔大学在讣告中将安德森的人生评价为“跨越了种种边界的一生”。安德森本人也一直倡导超越边界,鼓励区域研究的整体性。他认为,应该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而非按照学科领域划分。他的泰国研究一直在跨越学科边界,而且常常跨越到他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学科领域,但往往是这些新的领域又带来了更加广泛的研究关注点。

安德森从康奈尔大学东南亚研究计划掌门人、美国印尼研究先驱乔治·卡欣(George Kahin)教授身上理解到了政治与学术的不可分离,秉承以知识介入现实的师门精神,他在《撤军症候》一文和致《纽约时报》 的公开信中谴责美国对泰国内部事务的干预和虚伪立场。在以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Pramoedya Ananta Toer)为代表的印尼伟大文学作品中,安德森开始留意到文学与“政治的想象”产生关联的现实可能与理论可能。因此,他在20世纪80年代转向泰国激进文学的翻译,《镜中:美国时代之暹罗文学与政治》遴选了十三部泰国当代短篇小说,既反映当代泰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又兼顾道德性、政治性和文学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泰国激进政治从核心走向边缘,泰国左翼思想和左翼话语走向消解,安德森开始关注泰国社会的文化因素,这源自他对政治与文化之间关联的敏锐洞察。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他总能察觉到泰国社会中新希望的迸发之处,哪怕其迸发的力量是微弱的,哪怕其迸发的渠道是非主流的。因此,与其研究领域从政治转向文化同步,安德森的写作语言也由英语转为泰语,从学术写作转向文化评论,读者对象由学者群体转向泰国中产阶级。

语言、文化和学术文献是安德森国别研究的坚实基础。作者在本书中有大量极具价值的脚注,可以说是安德森泰学研究的阅读史,或者说是他泰学研究的文献阅读路线图。在1972年苏哈托(Suharto)阻断了其印尼研究生涯后,他转入泰国研究。这时安德森已经具备了比较研究的宏观视野。面对泰学研究出版物匮乏的状况,安德森几乎遍读了所有的学术成果,并且在脚注中做了尽可能详尽犀利的阐释。这些脚注是极其珍贵的泰学研究外语文献梳理,尤其对接触外语文献不多的中国学者而言,同时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安德森的治学严谨。他总是在做好了足够充分的语言、文化和文献准备之后才投入写作,总是在对一国已有独到观点之后才展开比较。

翻译本身就是超越语言文化疆界与时空藩篱,对他者世界进行的探寻与理解、比较与反思。学术翻译是一个如是我闻、如是我思、如是我译的过程,是经由语言之桥探究他者世界学人研究思绪的过程,是经由文本注释探究作者知识图谱与生命路径的过程,也是深思穷究、字斟句酌地与作者和读者进行跨时空对话的过程。学术翻译是学者迈入更加宏大完整的学术世界、接触更加渊博精深的学术智识的扎实一步,尤其是国别与区域研究领域的学者。译者可以高效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学术视野,深入了解更多维度的研究视角和观点,冲破学术研究的单一化思维框架,提升我国区域国别研究队伍的持续学习能力与整体学养水平,包括国内咨政能力和国际对话能力。

本书的翻译过程对我而言,既是一次学术朝圣之旅,又是一次学术探险之行。幸而在这朝圣与探险的道路上,得到许多学界前辈和同仁的指导和帮助,所获远远不止于读者眼前的这本译著了。一部译著的人名、地名以及有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专有名词的翻译,对全书的翻译质量至关重要。相同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在很多译著中的翻译千差万别,可谓百人百译。究其根本,还是没有追溯其最原始的拼法和发音。泰文人名拉丁转写是一对一机械转写的,无法看出原文的不发音字母、连读音变、特殊拼读等特征。

…………

海外东南亚研究译丛

为促进中国东南亚研究与海外的交流,促成中国东南亚研究早日与国际接轨,发掘、培养一批优秀翻译人才,并逐步提高学术界对翻译重要性的认识,在海内外学界的热心促成和康德基金会的鼎力支持下,现在由商务印书馆推出“海外东南亚研究译丛”,出版海外东南亚研究各方面(包括历史、考古、政治、经济、华侨、宗教、文化、语言、文学等)的优秀著作。

《泰国的激进话语——

泰国萨迪纳制的真面目》

���一部泰国研究的必读之作

���一部改变了泰国历史编纂的作品

���了解泰国历史及历史编纂学、

泰国激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运动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澳〕克雷格·J. 雷诺尔斯 著

金勇

杜洁

ISBN978-7-100-20776-8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9

定价:10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中文版翻译说明 ...... 1

译者序 ...... 2

序 言 ...... 11

致 谢 ...... 13

第一章 泰国历史中的集·普米萨 ...... 16

泰国的历史书写 ...... 16

·普米萨生平的建构 ...... 22

·普米萨的生平 ...... 30

冷战中的泰国 ...... 37

学生政治——1953...... 46

死亡 ...... 58

有关翻译的说明 ...... 62

第二章 当今泰国萨迪纳制的真面目 ...... 68

引 言 ...... 68

萨迪纳生产制度的总体特征 ...... 72

萨迪纳一词的含义 ...... 72

萨迪纳制的经济特征 ...... 73

萨迪纳制的政治特征 ...... 78

萨迪纳制的文化特征 ...... 84

萨迪纳制的起源概述 ...... 91

泰国萨迪纳制的起源 ...... 102

泰国社会与奴隶制 ...... 103

从泰国原始公社制到奴隶制 ...... 108

泰国由奴隶制到萨迪纳制 ...... 114

泰国的萨迪纳制 ...... 125

经济特点 ...... 125

附编辑手记 ...... 198

尾 注 ...... 198

第三章 泰国过去的封建制 ...... 207

隐喻与正统意符 ...... 208

萨迪纳术语的历史 ...... 210

当今泰国萨迪纳制的真实面目 ...... 215

史学新范式占据主流 ...... 225

萨迪纳的回归 ...... 230

萨迪纳与煽动性 ...... 235

第四章 结论 ...... 237

参考文献 ...... 244

附录一 泰国历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 ...... 263

附录二 第二章泰文转写原文对照 ...... 302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对象是泰国20世纪中叶著名的左翼学者和作家集·普米萨及其开创性的著作《当今泰国萨迪纳制的真面目》。集·普米萨虽然年仅36岁就被泰国军政府枪杀,但他不畏强权的反抗和理性批判,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对社会底层的同情理解,使他成为青年一代的精神代表,成了一个当时激进主义的理想符号;同时,他在研究上天赋过人,思想活跃,敢于挑战学术权威,动摇了当时传统史学的根基。

本书作者雷诺尔斯既书写了这段历史,又对相关史学进行了批判,特别是对泰国社会形态争议的批判。在谈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权力的性质时,雷诺尔斯认为,欧洲和泰国前现代社会的比较表明,泰国的社会形态是“历史的、偶然的和有时间限制的”。

·普米萨的未完之作,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时的泰国社会制度进行分析,利用王家编年史材料、档案等历史证据支持他的分析,加上他对语言的卓越掌控能力,使其分析雄辩有力,令人信服。当然,这不是一部成熟的著作,也未最终完成,虽然只完成了对“社会经济”部分的分析,但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通过对这部分分析,我们亦可一窥近代泰国社会“封建制”或“萨迪纳制”的全貌,并在今天以后见之明来检视其对今天泰国社会与政治的影响。本书对20世纪下叶的泰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当下研究泰国历史不可忽略的一本“名著”。

作译者简介

作者克雷格·J. 雷诺尔斯(Craig J. Reynolds),1941年生于美国芝加哥,美国艾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学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教,并在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澳大利亚人文学院研究员,2007年荣休。他在泰国及东南亚的文化、政治和思想史方面著作颇丰,著有《泰国的激进话语:泰国萨迪纳制的真面目》(Thai Radical Discourse: The Real Face of Thai Feudalism Today)等。

译者金勇,籍贯吉林,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副教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成员,主要从事泰国及东南亚民俗文化、民间文学和社会历史研究。著有《泰国民间文学》、《形似神异——<三国演义>在泰国的古今传播》、《泰—汉语音译规范研究》(合著),译著《泰国文化艺术》(合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模式研究”“泰国《阿瑜陀耶皇家纪年》翻译与研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与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

·普米萨,泰国诗人、理论家和学者。巴真府人。1957年朱拉隆功大学语言文学系毕业,做过教师、导游、办过新泰报。1958年因从事进步活动被捕,1964年获释,因安全继续受到威胁,次年潜入深山,参加了泰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同年被杀害。他的作品长期被禁,1973年以后才得以广泛传播。在文学创作上,他是当时“艺术为人生,艺术为人民”运动的中坚。理论着作《艺术为人生,艺术为人民》(1957)论述了文学阶级性和泰国文学应遵循的方向。诗作《暹罗的灵魂》《老友的忠告》是当时进步文学的典范作品。他创作的歌曲《五一节南旺舞曲》《劳工神圣之歌》《信仰的星光》鼓舞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在学术上他的许多著作运用马列主义观点第一次较为正确地评价了泰国的文学和历史,如《关于文化艺术的评论》《泰国文学的起源》等。他的作品和文学活动对泰国当代文学,特别是青年作家有深刻影响。

《安南史研究 Ⅰ ——

元明两朝的安南征略》

本书荣获“日本学术院奖”,

日本学术界有关东南亚前近代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日〕山本达郎

毕世鸿 瞿亮 李秋艳

ISBN978-7-100-16790-1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012

定价:180.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序 编 关于陈朝国王名号的研究 ... 1

第一编 元朝的安南征伐

第一章 兀良合台对安南的讨伐 ... 37

第一节 宪宗七年的出兵安南 ... 37

第二节 宪宗八年和九年与安南的谈判 ... 49

第二章 元世祖时期与安南的关系 ... 52

第一节 从中统元年到至元十三年 ... 52

第二节 从至元十四年到至元十九年 ... 71

第三章 元世祖出兵占城 ... 82

第一节 初期与占城的交往 ... 82

第二节 在占城的战斗 ... 94

第三节 与安南的谈判 ... 104

第四节 后续部队和唆都部队的动向 ... 108

第四章 至元二十一年和二十二年对安南的讨伐 ... 118

第一节 脱欢的出征 ... 118

第二节 元军的进军 ... 128

第三节 元军占领安南国都之后的行动 ... 136

第四节 元军的败退 ... 148

第五节 至元二十三年的讨伐计划 ... 159

第五章 至元二十四年和二十五年对安南的讨伐 ... 170

第一节 出兵准备 ... 170

第二节 水陆两军的进攻 ... 173

第三节 追击日烜与粮食问题 ... 186

第四节 元军的撤退 ... 191

第六章 此后的征讨安南计划 ... 200

第一节 远征计划的中止 ... 200

第二节 至元三十年的出兵计划 ... 210

第二编 明朝的安南征伐

第一章 明初与安南的关系 ... 219

第一节 两国之间的各种问题 ... 219

第二节 胡氏篡位与陈天平 ... 227

第三节 陈天平的册封 ... 238

第二章 永乐四年对安南出兵 ... 248

第一节 出兵的准备 ... 248

第二节 远征军的进发 ... 256

第三节 东西两军侵入安南 ... 269

第四节 占领安南东西两都 ... 280

第三章 讨平胡季父子 ... 295

第一节 红河下游各地的战斗 ... 295

第二节 平定清化以南地区 ... 306

第三节 都布按三司的设置 ... 318

第四章 讨伐陈简定 ... 331

第一节 永乐五年和六年的叛乱 ... 331

第二节 沐晟出征 ... 341

第三节 张辅的讨伐 ... 346

第五章 讨伐陈季扩 ... 362

第一节 永乐八年的情况 ... 362

第二节 张辅的出征 ... 368

第三节 永乐十年的战况 ... 379

第四节 永乐十一年的战况 ... 386

第五节 陈季扩的穷途末路 ... 392

第六章 明代设置的府州县 ... 397

第一节 十六府及其所属州县 ... 401

第二节 布政司直属各州 ... 447

第三节 府州县的改废 ... 453

第七章 明朝统治安南的情况 ... 460

第一节 文武诸司衙门的设立与统治方针 ... 460

第二节 贡赋与户口 ... 475

第八章 安南反抗势力的兴起 ... 482

第一节 黎利举兵 ... 483

第二节 永乐十七年的形势 ... 500

第三节 永乐十八年的形势 ... 508

第四节 平定动乱 ... 515

第九章 黎利势力的发展 ... 525

第一节 永乐二十二年的形势 ... 525

第二节 洪熙元年的形势 ... 532

第三节 王通的出征和败退 ... 539

第四节 黎利的北进与停战协定 ... 553

第十章 安南恢复独立 ... 565

第一节 东关城的攻防 ... 565

第二节 各城陷落与柳升战死 ... 574

第三节 明军的撤退 ... 587

译者后记 ... 598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阐明元明两朝征讨安南的始末。在东南亚各国历史中,越南古代史(即安南史)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历史上关于安南的最早记录,始于它同中国的交往。安南自汉武帝征伐安南以来,一千多年臣服于中国。即便在安南成为独立国家之后,它也受到中国各王朝的数次征伐。与同样受到中国文化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朝鲜、日本相比,安南与中国的政治关系更为密切。与宋朝、清朝对安南的出兵相比,元朝和明朝征伐安南的规模更大,并保留了丰富的史料。

《越南通史》

本书荣获2015 年首届“姚楠翻译奖”二等奖,

是用越南文字写成的最早之越南通史,

在越南史学上具有划时代之意义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越〕陈重金

戴可来

ISBN978-7-100-16789-5

开本:1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012

定价:168.00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 1

参考书目 ...... 5

越南国家 ...... 7

第一卷 上古时代

第一章 鸿庞氏 ...... 15

第二章 蜀氏 ...... 19

第三章 三代和秦朝时的中国社会 ...... 22

第四章 赵氏 ...... 27

第二卷 北属时代

第一章 第一次北属 ...... 35

第二章 征王 ...... 37

第三章 第二次北属 ...... 39

第四章 前李氏 ...... 47

第五章 第三次北属 ...... 50

第六章 北属时代的结果 ...... 59

第三卷 自主时代(统一时期)

第一章 吴朝 ...... 67

第二章 丁朝 ...... 70

第三章 前黎朝 ...... 73

第四章 李朝 ...... 77

第五章 李朝(续) ...... 89

第六章 陈朝第一时期 ...... 96

第七章 元朝征讨(一) ...... 107

第八章 元朝征讨(二) ...... 119

第九章 陈朝第二时期 ...... 127

第十章 陈朝第三时期 ...... 135

第十一章 胡朝 ...... 148

第十二章 后陈朝 ...... 155

第十三章 属明时期 ...... 161

第十四章 抗明十年 ...... 166

第十五章 黎朝统一时期 ...... 185

第四卷 自主时代(南北纷争时期)

第一章 历朝纪略 ...... 209

第二章 南北朝 ...... 218

第三章 郑阮纷争 ...... 228

第四章 郑阮战争 ...... 231

第五章 郑氏在北方所建的业绩 ...... 242

第六章 阮氏在南方所建的业绩 ...... 258

第七章 欧洲人来到安南 ...... 269

第八章 阮主中衰 ...... 274

第九章 郑氏丧失主业 ...... 282

第十章 后黎丧失帝位 ...... 287

第十一章 西山阮朝 ...... 291

第十二章 阮王统一南国 ...... 304

第五卷 近今时代

第一章 阮世祖 ...... 323

第二章 圣祖 ...... 337

第三章 圣祖(续) ...... 349

第四章 宪祖 ...... 368

第五章 翼宗 ...... 371

第六章 嗣德末期越南的制度和情势 ...... 378

第七章 法国占领南圻 ...... 383

第八章 国内的贼匪 ...... 393

第九章 法军第一次占领北圻 ...... 399

第十章 甲戌年以后的南国情势 ...... 407

第十一章 法军第二次占领北圻 ...... 412

第十二章 法国的保护 ...... 416

第十三章 与中国的战争 ...... 425

第十四章 中圻之乱 ...... 430

第十五章 平定中圻和北圻 ...... 438

第十六章 保护政府的工作 ...... 446

...... 449

...... 451

译名对照表 ...... 456

附录一:陈重金与《越南通史》 ...... 504

附录二:陈重金《越南通史》与越南近代史学的发展 ...... 522

内容简介

陈重金的《越南通史》是第一部以拉丁国语字写作、使用新史学方法编撰的通史。陈重金在负责《东洋杂志》的“学科”栏目时,撰写了小学阶段的“南史”篇章,从19143月第43期开始连载,1917年结集为《初学安南史略》(Sơ hc An Nam sc)。1919 10月陈重金在河内作序,1920年改名《越南通史》出版,该书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是陈重金在越南史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出版至今,一直被视为文献可征、风格鲜明的信史,是越南史学名著。《越南通史》规模宏大,煌煌六百页,堪称鸿篇巨制,起自上古传说时期的鸿庞氏(公元前2879—前258年),讫于20世纪初法属殖民时期的1902 年。全书内容精炼而有系统,详略得当,主要历史细节均未遗漏。

(来源: 商务印书馆文津读书会)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