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新书 | 吴志攀、张纯:《图像与法律》

2022/10/24 14:51:59  阅读:226 发布者:

新书首发 | 吴志攀、张纯著《图像与法律》

来源:全文转载自公众号“燕大元照”。

图像与法律

北京大学通选课

图像时代来临,

法律将被如何形塑?

法律对图像的保护边界又在哪里?

专业大咖硬核科普视觉的秘密:

人类大脑为何偏爱图像?

图文并茂,沉浸式阅读体——插图300余幅

作者简介

吴志攀

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先后讲授过经济法、金融法、银行法、国际金融法、图像与法律、艺术与法律、漫画与社会等课程。从事过多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参与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些重要立法工作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咨询工作,曾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陪审员。涉足多个领域的法律理论和实践。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临床专攻眼科学青光眼,包括青光眼的诊断、治疗以及患者宣教。科学研究涉及眼病理研究、青光眼临床研究、神经保护和眼部干细胞临床前研究,在国际上较早提出青光眼神经损害的免疫失衡学说。在国内主导并推动了历年的“世界青光眼周”活动,大幅提高了公众对青光眼的认知度。也是国内首批开展青光眼微创手术的医生之一,曾荣获亚太眼科学会成就奖。

前言

吴志攀

本书是我2020年在北京大学法学院讲“图像与法律”通选课的文字整理稿。

我先说一下,为什么要研究图像与法律这个课题。

我关注“图像学”以及“图像与文学”“图像与历史”“图像与政治”等内容,已有一段时间了。后来我发现图像对法律也有影响,特别是手机可以上网传播

和短视频后,对法律的影响更明显。例如,2019年西安女硕士哭诉新购60万元奔驰车漏油的短视频在网上传播后,最终使车主顺利维权。更早的,2012年浙江吴英集资诈骗案,最高人民法院没有核准死刑是否与吴英庭审图像网上传播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同情相关?我认为,图像以及图像网上传播所引发的社会舆论,对司法判决会有一定的影响。再如,2019年北京民航总医院患者家属杀害杨文医生案,监控视频在网上传播,激起全国人民公愤。特别是在抗疫期间杀医,民愤极大。这个案件的审理与执行比以往快很多。

2020年还有一个法律界“现象级”的视频课,关注网民达到千万人,这就是罗翔老师讲授的刑法网课。法律网课的听众规模远超面授法律课N多倍。

还有公共场所的视频监控为法庭提供证据的例子,如高速公路、高铁站、机场、大型商场或社区超市的监控视频,司法机关调取视频回放,可以提高法庭质证环节的效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专家张纯教授写了专章(本书第十一讲),介绍人眼在识别文字信息与图像信息时所用的时间差别,识别图像比文字速度快。这个研究结果解释了为什么手机短视频容易传播的视觉原因。

从国际方面看,20205月,美国一名黑人因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后来引发美国反对种族歧视的浪潮,美国社会分裂加剧,这一切都是由“我不能呼吸了”短视频在网上传播开始的。

2016年“抖音”平台上线后,用比以往任何社交平台都短的时间,发展成为世界级社交平台。抖音的内容主要是短视频,而非纯文字。它给我们一个信号:信息社会已经进入图像和短视频时代。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在其中,法律活动也在其中,因此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怎样适应时代的发展。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许多老师、朋友、同事和同学的帮助,他们是翁习文、包康赟、李昂、郑舒倩、尉成栋、赵晓海、王登峰等。在信息搜索方面得到郑顺炎、傅英、陈青、陈炜恒、赖琬妮、李玮、段映红、余舟飏和丁宁老师等的帮助。特别要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蒋浩老师,他是第一个决定将我讲课的内容整理编辑出版的人。还要感谢田鹤编辑和陈康编辑的认真、专业和细致,才使书稿更符合出版要求。感谢贾鸿杰编辑、王楠楠编辑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刘文科、刘照编辑在前期所做的工作。

本书封面《忒弥斯》取得作者Daiva Luksaite的授权,得到了高嘉一同学的大力协助。插图《被直播的现场》得到了原画作者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老师的授权,特此致谢!我还要感谢潘剑锋、郭雳、方建勋、彭冰、唐应茂、车浩、费海妮、仇浩然、王素军等老师提供的帮助,还有其他许多朋友给予我的各种帮助,我就不一一列名了,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感谢北大法宝和视觉中国对本书的支持和帮助。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改掉马虎大意的毛病。

书中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请读者批评指教,我在修订时会改正。谢谢大家!

2022718

图像与法律

第一讲 网络图像传播与法律面临的问题

第二讲 图像与非法集资

第三讲 图像与著作权

第四讲 图像与肖像权

第五讲 图像暴力与法律

第六讲 漫画与法律

第七讲 图像与医患关系

第八讲 刷脸与法律问题

第九讲 图像的创意保护边界

第十讲 图像与审判

第十一讲 视觉信息的力量

第十二讲 表情包的法律问题

第十三讲 偷拍照片和视频作为证据的合法性

第十四讲 图像时代与法治社会

图像与法律

图像社会正在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和观念,也会改变司法工作中的许多观念和习惯做法。越来越多的工作和生活场景的图像化,使得我们观察社会的视角更加多元、对事物的判断更加迅速,同时要求司法响应更加快捷和高效,如果司法机关不能适应这一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将落后于社会发展,实际效用将大幅降低。所以法律工作者应该关注图像社会的发展,改进工作流程,适应时代发展。

转自:法学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