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刻之美》 | 宋元古刻之美
2022/10/20 17:06:19 阅读:322 发布者:
楷书发展到宋代,进入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从书法史的角度来讲,宋代书法崇尚帖学,“尚意”书风大兴,行书颇有建树,而楷书鲜有经典之作。楷书在精英阶层已式微不振,但在民间,随着雕版印刷的兴盛,楷书字体以其点画清晰、结构稳定、规范性强和易于识读的特点,在雕版印刷中被确定为首选字体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楷书之美,又通过雕版印刷这一新的载体呈现于世。因此,宋元刻本作为中华古籍中的珍品,不仅具有独特的文物和文献价值,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宋代版刻字体传承唐代楷书正脉,并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通过对现存宋版书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其版刻字体主要取法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宋代版刻字体,又有其地域性的特征,所谓“浙刻似欧”“蜀刻类颜”“闽刻兼颜柳”。因此,字体作为版本鉴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历来为版本学家们所重视。关于元代版刻的字体风格,以往的版本学家们大都认为当时盛行“赵体”,即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字体,亦称“松雪体”或“吴兴体”。其实,元代版刻字体的风格是多样的。赵孟頫作为元代书坛的领袖,他对元代书法影响巨大,但元代“赵体”风格的版刻书籍并不多。
宋元版刻字体是由下层普通工匠—书手与刻工共同完成的。字迹的精美与否,首先取决于书手的书法水平。但是刻工镌刻技术的精粗优劣、运刀习惯,以及对字形结构和线条把握得准确与否,决定着版刻字体的最终效果。彰显普通工匠的书法之美,正是本书写作的初衷。
本书收录了九篇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宋元刻本字体风格的专论,包括北宋刻本《范文正公文集》、韩柳集、宋蜀刻本唐人集、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当涂郡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宋周必大刻本《欧阳文忠公集》、宋刻本《论语集说》、元刻本《东坡乐府》、元刻本《困学纪闻》、元刻本《梅花百咏》和《梅花字字香》。这些刻本字体优美,刻功精湛,具有独特的神采与魅力。这些来自下层的普通工匠,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并不逊色于书法大家,使楷书艺术得到了创造性的传承与发展。
古刻之美
田艳军 著
2022年7月出版/88.00元
ISBN:978-7-201-18553-8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