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读《考古何为》 凝望百年中国考古

2022/9/23 15:16:11  阅读:312 发布者:

读《考古何为》

凝望百年中国考古

     中国现代考古学,肇始于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发掘,至2021年整整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古何为》是一部献给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力作,对提升中国考古学科建设,对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雍,著名考古学家,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原副主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考古何为》是他近半个世纪的考古实践和理论思考的总结,开创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考古学方法论的范式,也是其撰写更高层次的普及性考古读物的有益尝试。

     在书中,作者开宗明义地阐明中国考古学不是国学,也不是金石学发展来的,而是一门新学科。然后从田野考古学入手,广征博引,结合百年中国现代考古史上诸位先学的探索历程和其自身数十载的田野考古实践与思考,鞭辟入里地阐述了中国考古学理论结构、考古学研究取向和研究模式、考古学指导思想和思维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构、发展、完善了中国特色考古学的理论体系。作者认为,考古学科亟须建立考古文献学和完善考古学文献。

作者发掘东宁团结遗址

考古工作者不仅要发现与研究考古遗存,更要利用考古知识及其成果保护考古遗存。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家,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乡土建筑保护的研究与实践均有建树,本书从考古遗存的保护政策和实践两方面展开论述,很好地诠释了考古遗存保护研究与考古遗存“活起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学考古和用考古”部分,一部部考古报告展示了中国特色考古学的内涵、过程和实质。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致敬先贤,忆及郑振铎、夏鼐、苏秉琦、张忠培四位先生及其在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历程中的开创性贡献,令人深思、敬仰。

作者在海龙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专家考察座谈会上

 作者考察朝阳洞遗址

《考古何为》是一本有趣的书,书里穿插展示了作者与业内专家的对话与评论,独创性地将考古学术热点课题的讨论巧妙地融入篇章结构中。这些形式生动、内容严谨的话语,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了解业内专家如何用考古学的话语来探讨考古学问题。

 读《考古何为》,可以了解“考古学是什么”;读《考古何为》,凝望百年中国考古,可以充分领略中国特色考古学的内涵要义,从而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