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谁人绕泽正悲吟:鼠疫恐惧下的古代人

2022/7/26 14:07:50  阅读:196 发布者:

所评图书:

书名:《流行病与社会: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

作者:(美)弗兰克·M.斯诺登

译者:季珊珊、程璇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后浪出版

出版日期:20225

鼠疫无疑是古代社会最严重的瘟疫。耶鲁大学安德鲁·唐尼·奥里克历史与医学史荣休教授弗兰克·M.斯诺登在其所著的《流行病与社会: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书中指出,鼠疫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毒力(疾病造成人体损伤和引发病理症状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病原体攻破人体防御,导致个体生病、痛苦,甚至死亡的能力)。鼠疫发作迅速,伴随着剧痛和难以忍受的症状。

在抗生素诞生之前,鼠疫导致的病死率超过五成。而且,这种疾病也不同于腮腺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主要导致儿童和老人受害的社区传染病,鼠疫的感染对象主要是青壮年男女。

今天的人们阅读古代、近代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其中许多都包含着对于鼠疫的恐怖记忆。鼠疫让古代人深陷巨大恐慌,因而“可能走向大规模的歇斯底里、暴行和宗教复兴”。人们焦虑万分,从人群中寻找可能导致灾祸的罪魁祸首(替罪羊)。所以,鼠疫疫情的爆发,一般情况下就会引发猎巫现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欧美社会出现的对亚裔居民的迫害现象,其实就是古代鼠疫疫情时期猎巫行为的再现。

当然,正如《流行病与社会: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书中所指出的那样,也正因为鼠疫的出现,所以才迫使公共卫生政策的出现。鼠疫出现,就会伴生强制性的感染者隔离。甚至被怀疑感染的人群、社区,也会被拉上卫生警戒线,阻止人员和货物流动。欧洲近代各地常年设有防疫检查站和防疫线,调用大量的城乡劳动力用以阻断未经控制的人员和货物流动。书中还谈到,抗鼠疫措施还包括建立传染病院和检疫站,以及设立专门的卫生委员会。欧洲中世纪时期,一些地方会对抗拒防鼠疫政策的居民采取足够严厉的惩处。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邦,包括佛罗伦萨、热那亚、那不勒斯、威尼斯等港口城市,因为是中东、北非甚至更遥远东方货物和人员往来的中转地,所以是鼠疫疫情高发的一线地。所以这些城市也成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先锋。

鼠疫的高频爆发,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意大利的国民性格。结合当时的人们的宗教信仰,这使得文艺复兴后期的宗教建筑带有莫名的悲悯意味。

欧洲大陆出现过三次超大规模的鼠疫大流行。第一次就是所谓的查士丁尼瘟疫,自公元541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在位)持续到了公元755年(中国唐朝玄宗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反复侵袭了18次,造成了十分可怕的大规模死亡,估计死亡人数多达2000-3000万。

而第二次大流行开始于14世纪的中亚,后来逐渐传到了欧洲,并肆虐了500年之久。其中第一波在1347年到1353年肆虐,也被称为“黑死病”,连同引发了大规模的饥荒。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就记述了该次疫情如何剧烈地摧毁了佛罗伦萨的社会。之后,1630年的米兰瘟疫,1656年的那不勒斯瘟疫,1665年到1666年的伦敦瘟疫,1710年的荷兰瘟疫,1720年到1722年的法国疫情,也都曾造成剧烈的区域人口削减。

第三次大流行出现在近代。1855年,太平天国战争上演正酣,鼠疫再度爆发,后来扩散到香港、布宜诺斯艾利斯、檀香山、悉尼、开普敦、那不勒斯、波尔图、旧金山等国际贸易的枢纽城市。《流行病与社会: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书中指出,第三次大流行主要导致的是贫穷地区的居民死亡,仅1898年到1910年的一轮疫情就造成了多达1300-1500万人的死亡。

《流行病与社会: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书中谈到,19世纪末,瑞士学者亚历山大·耶尔森,与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共同发现了鼠疫杆菌。鼠疫被证明需要涉及鼠疫的病原体、经由鼠类染病,还要让人类踏入存在传染源的地域并出现伤口或其他皮肤破损处。跳蚤成为了一种关键的中间媒介。

之所以中世纪后期和近代反复出现鼠疫,说到底还是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人们不得已需要交换、购置和穿着旧衣,也不经洗涤消毒,所以跳蚤存活和传播。而全球化商贸联系的增强,使得商船成为携带老鼠和跳蚤的理想载体。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直到20世纪初,很多人仍然不清楚老鼠和鼠疫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在细菌和病毒理论成为科学共识之前,人们曾长期根据瘴气理论来指导医学和临床实践。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多次鼠疫疫情爆发时,人们的下意识反应就是逃离爆发地。而这种背井离乡却因为携带跳蚤,因为货物和食物中隐藏的老鼠,而注定将疫情扩散到其他更多地区。

同样不无荒诞意味的是,古代和近代居民完全不清楚鼠疫的病因,又深受瘴气理论的误导,所以竭力排除其他恶臭的味道,所以很多城市的市政当局会想办法收集垃圾,整改某些作坊,清洁街道,关闭屠宰场——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因为可以减少鼠疫滋生传播的通道。而欧洲人基于宗教传统对街道进行冲洗,也起到了相关的作用。当时的人们还采用火和烟来净化空气,这自然也是一种误打误撞:有助于驱赶老鼠和跳蚤,但谈不上有意义的净化。

古代和近代的欧洲人相信体液理论,因而将鼠疫致病因解释为湿热的体液过多,为此给出了放血、呕吐、腹泻、流汗等医治方法,以此来排出所谓的毒素。这就需要给患者喂服大量的催吐剂,还要给其加盖杯子,在其腋下、脚底塞入热水袋,并对淋巴肿块进行刀割、灼烧和拔火罐。此外,还会让其服用包括鸦片、肉桂、阿拉伯树胶、穆尔、薰衣草、菜籽、杜松子等多种成分制成的解毒剂。《流行病与社会: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书中指出,这些治疗策略对于延长寿命、减轻病患痛苦以及治愈疾病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转自:学术那些事儿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