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出版被问爆了的“三审三校”到底是什么?
2025/3/31 14:37:01 阅读:51 发布者:
书籍出版被问爆了的“三审三校”到底是什么???
审校的范围
1
审校范围封面、封底、书脊、封面勒口、扉页、版权页(信息必须和新闻出版总署上备案的信息一致)、目录、正文。
三审阶段
1
内容审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合理性及全面符合出版规范与标准。
语言审查:着重于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规范性以及读者易理解性。
技术审查:针对图书的排版设计、插图运用等技术细节进行审查,确保符合既定规范。
2
主要目标:提供满足“齐、清、定”标准的书稿,以供出版社使用。同时,解决书稿中涉及的整体方向、结构框架及思想层面的重大问题。
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3
初审阶段:由具备中级职称及以上的责任编辑负责审稿工作。他们会仔细阅读全文,针对内容较多的部分进行标记与补充,并提出相应的审读意见。
复审阶段:则由具备高级职称的主编全面审查稿件质量及责任编辑的意见。主编会给出总体评价,并处理初审中提出的问题。
终审阶段:由社长或总编进行。他们会结合初审和复审的意见,对书稿进行全面检查和宏观把控,包括出版导向、学术质量、社会效果以及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等方面。对于涉及重大选题备案内容的选题,需按规定督促履行相关备案程序。
三审结束后进行校对程序,如果三审中提出的意见比较多,还需要请承编单位进一步核实修改,然后才能排除一校样。
三校阶段
三审之后的校对工作,专注于对已完成排版的图书进行细致校对。
1
主要目标:旨在纠正图书中的图文基本错误,保证图书中无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等,将容错率严格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2
初校:由责任编辑对作者原稿进行逐字逐句的校对,校样尽量与原稿一致,主要纠正版式错误,并对有疑问处做出标示,并在校对表上签署校对意见。
二校:结合一校的校对意见,确定一校校出的错误是否改正,纠正版式错误,并处理一校中的疑问。
终校:即最终的审定版,是对前两次的复核,确保稿件最终无误。三校完成后,清点校样,若无重大修改,交主编、执行总编审定。
3
三校完成后,清点校样,若无重大修改,署名和日期后交主编、执行总编审定。审定批清后返回责任编辑,并交责任美编逐字逐句修改,检查无误后出最终文件。
重点
三审与三校之间的关联
1
部分环节的交叉:在实际操作中,三审和三校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例如初审编辑在进行稿件审核时,可能会对一些明显的排版和文字错误进行初步的校对和修改,而初校人员在校对过程中,也会对稿件中的一些逻辑、表述等问题提出疑问或建议,反馈给编辑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和修改。这种交叉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整体流程的递进制约:三审三校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递进制约的关系。前一环节的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后一环节的工作难度和效果,而后一环节又会对前一环节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质量保障体系。只有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流程,才能确保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平。
转自星空悦读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