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2023半年新书(政法类)

2023/6/26 16:21:34  阅读:121 发布者:

1.《法的一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法律名著译丛)

[苏联]帕舒卡尼斯 著  姚远 丁文慧 译

2.《康德的伦理思想》(伦理学名著译丛)

[]艾伦·伍德 著  黄涛 译

3.《神圣王权理论》(政治哲学名著译丛)

[]约翰·菲吉斯 著  戴鹏飞 译

4.《英国法释义(第一卷)》(法哲学名著译丛)

[]威廉·布莱克斯通 著  游云庭 缪苗 译

5.《法理学和政治学中的自然法》(自然法名著译丛)

[]马克·墨菲 著  王志勇 译

6.《法律多元主义阐释——历史、理论与影响》(法政名著译丛)

[]布莱恩·Z.塔玛纳哈 著  赵英男 译

7.《宪法古今概念史》(德国公法译丛)

[]海因茨·默恩豪普特 迪特·格林 著  雷勇 译

8.《知识产权正当性解释》(知识产权名著译丛)

[]罗伯特·P.莫杰思 著  金海军 史兆欢 寇海侠 译

9.《著作权之道——从印刷机到数字云》(知识产权名著译丛)

[]保罗·戈斯汀 著  金海军 译

10.《刑事正义与税收》(财税法译丛)

[]彼得·奥尔德里奇 著  刘荣 译

11.《许可合同》(企业商事法务丛书)

[]椙山敬士 高林龙 小川宪久 平岛竜太 编  储翔 译

12.《欧盟个人数据保护制度——<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法律与科技译丛)

[波兰]马里厄斯·克里奇斯托弗克 著  张韬略 译

13.《国家篇 法律篇》

[古罗马]西塞罗 著  沈叔平 苏力 译

14.《奥义书》

黄宝生

15.《论科学体系》

[]圣西门 著  王燕生 董果良 赵鸣远 陆楼法 译

16.《政治学》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著  吴寿彭 译

17.《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卢梭 著  李平沤 译

18.《致拉纳克郡报告》

[]罗伯特·欧文 著  柯象峰 等译

19.《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

[]罗伯特·欧文 著  柯象峰 等译

20.《新社会观》

[]罗伯特·欧文 著  柯象峰 等译

21.《经济的新世界——或符合本性的协作的行为方式》

[]傅立叶 著  赵俊欣 吴模信 徐知勉 汪文漪 译

22.《论商业 理性的谬误》

[]傅立叶 著  汪耀三 庞龙 冀甫 译

23.《法国革命论》

[]埃德蒙·柏克 著  何兆武 许振洲 彭刚 译

24.《中国政治史讲话》(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钱亦石

25.《中国法制史论要》(华东政法大学70周年校庆丛书)

王立民

26.《中国式现代化的智慧与方案:多元现代性视阈下的中国道路研究》(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文库)彭国华 著

27.《欧洲文明进程·司法与法治卷》

侯建新 主编 程汉大

28.《人格权法通义》(民法典研究丛书)

杨立新

29.《法陌履痕》(法律人生)

杨立新

30.《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制度研究》(法学文库)

卢然

31.《反不正当竞争法价值论》(知识产权法研究丛书)

王艳芳

32.《金陵法律评论》(2022年卷)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金陵法律评论》编辑部

法的一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

(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法律名著译丛)

[苏联] 帕舒卡尼斯 著

姚远 丁文慧

ISBN978-7-100-21450-6

帕舒卡尼斯的个人代表作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开山之作

《法的一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被视为享有最广泛国际影响力的苏联法哲学代表作。该书自出版以来,始终构成相关学术探讨和论争的不竭源泉。帕舒卡尼斯在书中凭借极具想象力的方式,巧妙地融通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零散思想,将主要由马克思示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迁移至法学研究领域,在基本经济概念和基本法律概念、商品形式和法的形式、商品拜物教和法权拜物教之间建立起分析上的对应性,由此努力将法律学合理地提升为法的一般理论。摆在读者面前的是译自1927年俄文第三版的全新中译本,其中配有大量的译者注,用以说明引文的出处,比对引文的内容。此外,《德文版序言》(1929年)和《马克思主义法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1927年)亦作为附录收入本书。

欧盟个人数据保护制度

《一般数据保护条例》

(法律与科技译丛)

[波兰] 马里厄斯·克里奇斯托弗克 著

张韬略

ISBN978-7-100-21961-7

详解《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系统介绍欧盟个人数据保护制度,助力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完善

本书对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具体适用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评述,包括GDPR的适用范围、个人数据的隐私权内涵、个人数据处理的主要原则和法律基础,数据主体的权利、数据控制者的义务和数据保护官的职责,以及诸如广告营销、刑事案件、雇佣关系、产品设计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特殊场景的个人数据保护问题。对从事欧盟个人数据保护实务和研究的企业、律师和学者而言,本书及时地提供了欧洲数据保护机构多年来针对个人数据保护问题的众多判例法、指南和最新实践。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可以借之更好地理解GDPR相关规则的历史源流和具体适用,确定适当的数据合规策略,或开展对应的研究。

神圣王权理论

(政治哲学名著译丛)

[] 约翰·菲吉斯 著

戴鹏飞

ISBN978-7-100-21214-4

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菲吉斯关于神圣君主制之理论与实践的经典著作

神圣王权理论标志着中世纪思想模式向现代思想模式的转折,它的一端连着但丁、奥卡姆等中世纪思想家,另一端则连着洛克和卢梭——“自然权利”诸理论不过是神圣王权理论的自然变种,亦是神学政治的一种表达。同时,神圣王权观念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表达了近现代人熟知的主权观念。在本书中,约翰·菲吉斯告诉我们,英格兰,乃至整个西欧的自由与法治都源自欧洲中世纪社会多元的权力结构,而绝非源自任何抽象的主权或自然权利的观念——哪里这种多元结构被保存得最为完整,哪里自由之花就开得最为灿烂。

致拉纳克郡报告

[] 罗伯特·欧文 著

柯象峰 等译

ISBN978-7-100-21764-4

欧文学说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他转向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转折点

1820年,欧文在《致拉纳克郡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对资产阶级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改革社会的理想主张,提出以农业为主的协作社的空想计划,并针对各方面对他此前提出的济贫计划的批评和责难,特别是在经济理论方面,做了反驳。本书是欧文在拉纳克郡20年的社会改革成就的实践总结,也是其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一步的理论概括和具体展开,是他重要的代表性著作。欧文在这篇报告里,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概述了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他的学说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他转向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转折点。

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

[] 罗伯特·欧文 著

柯象峰

ISBN978-7-100-21763-7

马克思曾指出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欧文在这本书中对自己全部学说做了简要概述”

本书是19世纪初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 欧文(Robert Owen)为使各国政府和人民采纳和实施他的社会改革主张而作,发表于1849年。全名为《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将来从无理性到有理性的过渡》,主要包括欧文18361849年的著作,欧文在书概述了其哲学观点、社会历史观点和新拉纳克的经验及未来的社会改革方案。在本书中欧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达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峰。其严厉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指出必须进行变革,主张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来建立新的理性的幸福社会。认为私有制是一切灾难的根源,它把人囚禁在利己主义的圈子里,使人与人之间思想疏远,它是社会经常产生仇恨的原因。他认为“善和恶”是能够支配人类的两个因素。善必然导致真理、团结和幸福,恶必然导致虚伪、不和和灾难。因此,应根据善和真理的原则来管理社会。他还用新拉纳克30年所做的实验事实来证明善的因素这个原则的正确性,证明这一原则如果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得到正确的应用,将能够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欧文还预言,在新道德世界中,人类将得到新生和获得新思想、新感情、新精神、新语言、新道德和新的行为方式。欧文认为,从旧社会到新社会之间要有一个“过渡时期”。他既反对通过“缓慢地、逐步地改变”“原则和实践”来实现这一过渡;又反对“通过用暴力推翻现有政府的办法”来实现这一过渡,而主张“这一过渡只有用和平的方法并依靠英明的远见才能完成”。

新社会观

[] 罗伯特·欧文 著

柯象峰 等译

ISBN978-7-100-21762-0

著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前期的重要著作选集

本书收集的是欧文1813-1821年的著作,主要是其前期著作,包括“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论工业体系的影响”“上利物浦伯爵书”“致不列颠工厂主书”“告劳动阶级书”等。

罗伯特·欧文是历史上第一个创立学前教育机关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同时他还是19世纪初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先驱者,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欧文的社会改革实验取得很大的成功,工厂区的面貌大为改观,此地亦被称为“新拉纳克”。此地的教育活动也是欧文一生中最主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新社会观”就是欧文在此地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理论总结,特别是关于人的性格形成的理论。

欧文在其中反复阐明一条原理: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本谬误是人们认为每个人的性格是自己形成的。事实上它是在外力,即一生所处的环境影响下形成的。父母、师长和立法者合为一体,可使后辈养成最坏或最好的性格。欧文还强调重视早期教育对性格形成的作用,以及教学过程中理解的意义。呼吁各国当政者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培养性格方面,废除不良法律,并通过立法确立最优良的国家教育制度。欧文的观点曾在欧美各国广泛流传。

经济的新世界

或符合本性的协作的行为方式

[] 傅立叶 著

赵俊欣 吴模信 徐知勉 汪文漪

ISBN978-7-100-21709-5

标志着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著作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傅立叶的观点,为其代表作,也是标志着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著作。全书共分七编,主要阐述了以下思想:情欲是人类天生不变的本性,共有三类十二种,即五种感觉性情欲、四种爱恋欲望和三种分配性情欲,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协调就在于这些情欲的充分满足和发展。在文明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人类的情欲受到了压抑,导致了社会腐败、道德堕落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畸形发展,使人们陷入了悲惨的痛苦境地。只有在未来的和谐社会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才能达到统一,人们才能自由而充分地满足和发展自己的一切欲望,过上道德而幸福的生活。作者认为从文明社会过渡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论商业 理性的谬误

[] 傅立叶 著

汪耀三 庞龙 冀甫

ISBN978-7-100-21710-1

傅立叶代表性篇章

启发无产阶级的宝贵理论资料

本书包括《论商业》和《理性的谬误》两篇文章。这是傅立叶去世后,他的弟子发表在他们主编的《法郎吉》杂志上的几篇重要文章的其中一部分。《论商业》主要是傅立叶对于资产阶级商业的种种欺骗行径的深刻揭露。1846年,恩格斯曾经把这篇文章的重要片断译成德文出版,并且加了序言和跋语,足见恩格斯对傅立叶商业思想的重视。《理性的谬误》主要是傅立叶与资产阶级政治学家和道德学家的论争,其见解精辟,妙趣横生,读罢令人忍俊不禁。这两篇文章不但在当时为启发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而且对于剖析今天所有资本主义社会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法国革命论

[] 埃德蒙·柏克 著

何兆武 许振洲 彭刚

ISBN978-7-100-21761-3

本书写成于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次岁,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重要的第一手历史文献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颇有似于20世纪初俄国的十月革命,几乎迫使当时的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要站在它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第二年柏克晚年的压卷大作《法国革命论》随即问世,书中以充满了激情而又酣畅淋漓的文笔,猛烈地攻击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

中国政治史讲话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钱亦石

ISBN978-7-100-21891-7

用唯物的辩证法去开辟中国历史的荒丘

本书为中国著名教育家、理论家、社会活动家钱亦石先生的遗著。全书共六章,讲述了中国政治史的分期和研究方法,分述中国自原始社会至唐朝的政治发展史。除绪论外,其余五章按政治制度划分,即无政治制度时期、氏族政治制度时期、封建政治制度时期。全书从历史的角度切入,分析了无政治制度的原始社会、产生政治制度的氏族社会、封建社会(涉及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政治,高屋建瓴地探讨了中国政治史。文笔流利,生动有趣,分析丝丝入扣,填补了中国政治史理论研究的空白。

中国法制史论要

(华东政法大学70周年校庆丛书)

王立民

ISBN978-7-100-21337-0

点面结合,认识中国法律传统及其近代转型

《中国法制史论要》收录了王立民教授有关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新近成果,分为古代法制史、近代法制史、当代法制史、租界法制史、上海法制史五个专题。这些研究既有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深入探讨,也有对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中国法制史研究历程、中国民法典编纂历程等的系统考察,更有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社会现实进行互动的尝试。此外,还有立足地方现实,以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先驱上海为考察对象,从地方法制史的脉络观察中国近代和当代的法律实践。本书值得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广大读者加深对中国古代法制与法律文化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法治文化素养,积极参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法陌履痕

(法律人生)

杨立新

ISBN978-7-100-21579-4

字字显真情,句句透情怀

《法陌履痕》是杨立新教授年届70岁时的自选随笔集,收入其人生不同阶段的文章96篇,分学步、初耕、精耘、细耘、贤达、情怀和品味七辑。本书以“民法牛七十而立”为开篇,记录作者人生旅程的主要阶段,以身边的人、事、物为记述的点,以历史阶段为面,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东北小城市通化为起点,记叙了到姥姥家、上小学;60年代上中学;70年代上山下乡、参军,后转业进入法院工作;80年代自修法律专业知识,任法官和检察官;落在90年代以后于两所大学任教。空间上作者法律专业工作的变化,由通化到北京,到山东烟台,又回到北京;身份由学生、法官、检察官到教授。作者对自己70年人生旅程中时空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深度思考,其中不乏反思,进而讲述其人生努力精进,持之以恒,追求职业高度,表现积极乐观的人生。记述非常真切、可读,不乏妙趣横生。 

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制度研究

(法学文库)

卢然

ISBN978-7-100-21489-6

以社会功用视角,探寻新兴民族国家司法制度演进的一般规律

司法制度的相关研究,长期以来集中于技术化的角度来考量司法如何实现争端解决功能,研究重心落脚于司法制度的内部。司法制度尽管在功能设定上主要指向为争端解决,作为公共机构乃至国家制度之一部分,其在实践与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社会层面的多面相功用,主要包括促进社会转型、驱动经济发展、塑造民族认同、加速国家建构、改造社会风俗等。本书从整体性的社会功用视角出发,深入考察分析近现代非核心西方国家如西班牙,不同类型的继受国家如智利、印度、土耳其、日本等国司法与社会转型的复杂关联,在关切领域、研究理论与洞察视角上,均有所创见。

反不正当竞争法价值论

(知识产权法研究丛书)

王艳芳

ISBN978-7-100-21581-7

市场公平,行为正当,秩序有效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价值取向是本书研究的重心和中心。本书将其归纳为自由、效率与公平,并对其深刻内涵及三位一体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公平、自由和效率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整价值取向。其中,公平是本位性价值,如非为了追求公平,反不正当竞争法即无产生和存在的必要。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具体制度也都是围绕公平而设计的。市场竞争的基调是自由竞争,自由竞争是原则,不正当竞争属于竞争自由的例外。自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限定性价值,即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了适当限制竞争自由而生,是对于竞争自由的直接限制,但对于竞争自由的限制本身依然是有限度和受限制的,限制不正当竞争范围的基准恰是竞争自由,即出于最大限度地维护竞争自由的需要,不允许以公平的名义将太多的竞争行为纳入不正当竞争。效率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功利性目标价值,反不正当竞争法之所以干预竞争,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市场效率。公平、自由与效率从不同的侧面,构成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整的价值体系。忽视自由和效率,竞争公平即无法实现,不仅丧失参照物和逻辑前提,而且缺失衡量标准。 

金陵法律评论

(2022年卷)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金陵法律评论》编辑部

ISBN978-7-100-21747-7

聚焦法理、法史学经典问题

关注司法实务最新动向

《金陵法律评论》是由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期刊编辑部组织编写的连续出版物,每年出版一卷。2022年卷收录文章14篇,涉及法律史学的新发展、西方法理经典命题疑义、部门法的本土与国际视野三部分内容。法律史学的新发展主要包括法律史研究中的材料与方法笔谈系列论文、以来华法国学者爱斯嘉拉为例探讨习惯的式微与现代国家的崛起、清代官员连坐制度的系统性梳理、民国时期大夏大学的法学教育的历史性观察、民国书商伪造清人判词举隅,以及以宪章与约法为例梳理中国宪法史上的基本概念等。西方法理经典命题疑义主要聚焦于卢梭《社会契约论》中对于“普遍意志”概念的考察与解读、哈特法律-道德观的意义阐明,以及讨论“聚众淫乱”犯罪化的刑法规制道德难题等问题。部门法的本土与国际视野栏目则主要聚焦于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制度的存废考量、基于842份示范诉讼裁判文书分析我国民商事群体性纠纷的示范诉讼程序改革、民法典流押规范的规范性分析及《刑法》上的解释论等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的智慧与方案

多元现代性视阈下的中国道路研究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文库)

彭国华

ISBN978-7-100-21114-7

总结和凝练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

概括和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内涵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现实发展道路,总是深刻地体现和依赖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特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时代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总结和凝练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概括和归纳中国道路的哲学内涵,并阐发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书作者从多元现代性和中西哲学文化比较的视阈着眼,深入探析中国道路与中国现代性的丰富内涵和独具特质、中国道路与中国现代性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国道路与中国现代性的发展前景、中国道路与中国现代性的话语体系建构和国际传播方式等。此外,作者还在书中提出了“协商理性”和“群己自由”这两个概念,并将它们作为诠释中国道路与中国现代性的核心概念与主线。如何从文本与实证、观念与制度、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的立场出发,对这两个核心概念做出全面深刻、令人信服的诠释和说明,也成为了本书探讨的重点。

法律多元主义阐释

历史、理论与影响

(法政名著译丛)

[] 布莱恩·Z.塔玛纳哈 著

赵英男

ISBN978-7-100-21769-9

一部关于法律多元主义和法哲学三十余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是塔玛纳哈教授有关法律多元主义以及法哲学三十余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法律多元主义涉及多重法律形态的彼此共存。它包含国家法、国际法、跨国法、习惯法、宗教法、原住民法以及彼此不同的种族或文化社群的法律。法律多元主义是当下法律人类学、法律社会学、法律史、后殖民法学研究、女性权利与人权、比较法、国际法、跨国法、欧盟法、法理学以及法律与发展研究的主题。尽管塔玛纳哈教授早年在此领域已经发表了一系列极富影响力的论文,但其试图在本书中从全新角度勾勒并描绘法律多元主义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发展。

本书是在如下两重学术脉络中的展开。一方面,当代法哲学研究中法律实证主义的主流地位,使得学院中关注的法律现象往往以国家法为中心,并注重概念抽象和哲学思辨;这不仅简化和扭曲了我们对法律现象的理解,也使法理学的发展陷入困境。另一方面,法律多元主义限于方法论层面的难题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逐渐趋于式微,如何克服其理论困难,并复兴该传统中的洞见,成为当代法律多元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书的讨论便是对这两个方向的接续,根据法律史、比较法以及法哲学理论,通过作者提出的“惯习主义”方法,既克服了法律多元主义方法论上的困难,也批判了当代法哲学主流学说的空洞。

本书旨在澄清并尝试解决围绕法律多元主义存在着的诸多混淆与理论分歧。依赖过往与当下的研究——包括有关中世纪时期、奥托曼帝国、后殖民社会、原住民族、犹太教与伊斯兰教法、西方国家法律体系、跨国法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本书表明“国家拥有统一的法律体系并垄断法律”的主导观点,不仅在当下错漏百出、具有误导性,且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国家法律体系以不同方式呈现出内在多样性,法律的多重形态在每个社会中都彼此共存。本书阐明了法律多元主义的潜在理由与渊源,考察它的不同影响,揭示出其概念与规范意涵,有助于解决当下的相关理论争议。如塔玛纳哈先前著作所体现的特征,本书一如既往地清晰、简洁而又有力,论辩味道十足。

刑事正义与税收

(财税法译丛)

[] 彼得·奥尔德里奇 著

刘荣

ISBN978-7-100-21962-4

近年来英国经济刑法领域的标志性前沿著作

一部探究税收和犯罪关系的跨领域之作

本书从多维视角探讨了逃税犯罪规制的实体与程序问题,主要以逃税犯罪及其关联行为、理论学说、法律规范、组织机构、侦诉执行机制与程序、国际因素六条脉络纵横展开,既有事实层面上对英国逃税犯罪及其相关制度的详细梳理,又有价值层面上对逃税司法实践背后之利益冲突的深度剖析。作为一部跨刑法学与税法学的专著,本书研究层次丰富,如对刑法在税法领域价值层面上的反思、对逃税罪与洗钱罪之间内在关系的梳理、对税收违法启动刑事程序深层原因的探究等,对于拓展国内税法和刑法领域的相关研究,均有所裨益。

宪法古今概念史

(德国公法译丛)

[] 海因茨·默恩豪普特 迪特·格林 著

雷勇

ISBN978-7-100-21960-0

厘清作为基本法的宪法如何从启蒙法权观念发展成为实证宪法法律规范

本书由马普法律史及法律理论研究所著名研究员海因茨·默恩豪普特(Heinz Mohnhaupt) 和世界知名宪法学家、前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法官迪特·格林(Dieter Grimm)合著,已被翻译为多国文字。本书在丰富史料基础上考证“宪法”一词从古希腊到当代在不同时代用法的概念演变史,其中详细地阐述了从希腊词“Politeia”到拉丁词“Constitutio, 从“Lex fundamentalis”到英、法文“Constitution”以及德文“Verfassung”和“Grundgesetz”的语义转变,然后历史地剖析“Konstitution”从启蒙时代到当代的意义转化,十分清晰地论述了作为基本法的宪法如何从启蒙法权观念发展成为实证宪法法律规范。该书对宪法学和政治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参考意义。该书对于我们梳理宪法古今概念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宪法学和政治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英国法释义(第一卷)

(法哲学名著译丛)

[]威廉·布莱克斯通 著

游云庭 缪苗

ISBN978-7-100-21935-8

一部论述迄至18世纪中叶英格兰普通法的法学著作

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普通法的论著

《英国法释义》是一部论述迄至18世纪中叶英格兰普通法的法学著作,也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普通法的论著。全书分为四卷:人之权利、物之权利、私犯、公犯,首版于17651769年陆续面世。“面对这部著作,任何一位法学教授均会感到渺小,其同时亦是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弗雷德里克·梅特兰);“若《英国法释义》未于当时诞生,则美国与其他英语国家是否会如此普遍地接受普通法非常值得怀疑”(威廉·霍尔兹沃思)。本书为《英国法释义》的第一卷,分为导论与本论。导论系作者于1758年就任维纳英格兰法教席的就职演说,通过概述英国法的研究、法律的性质、英国国内法与适用的区域而强调研习英国法的重要性。导论中论及政府的一般理论,即为杰里米·边沁1776年匿名著作《政府片论》所批评的对象。本论部分的主题为人之权利。作者将人分为自然人与拟制人两类,分别讨论了作为个人所拥有的绝对权利,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即因其身份而拥有的相对权利。后者构成了本论部分的重点,包括了议会、国王、官员的权利,以及个人因雇佣关系、家庭身份关系而拥有的权利,终章论述了法人。作者所处的时期,个人的权利绝大部分仍由其身份决定,亦即亨利·梅因爵士提出的“身份到契约”发展的“身份”阶段。

许可合同

(企业商事法务丛书)

丛书汉译主编 季卫东

[]椙山敬士 高林龙 小川宪久 平岛竜太 编

储翔

ISBN978-7-100-21963-1

重新认识企业法务,架构理论与实务的桥梁;

比较域外商事领域的许可合同,助力完善知识产权许可制度

“企业商事法务丛书”旨在构架理论和实务之间的桥梁,通过对商事领域法律问题进行学理分析,为企业法务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并提升预防法学和策略诉讼的专业水准。

《许可合同》为“企业商事法务丛书”之一种,主要介绍日本学者和律师在知识产权与合同法交叉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本书聚焦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相关法律问题中最具代表性的数个专题,从知识产权许可基本理论入手,系统分析许可合同与竞争法、权利用尽、新型知识产权客体、国际私法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实务操作和司法观点,部分专题也展开日本与欧美国家制度、判例及学说的比较研究。本书梳理总结的理论成果、判例文献和商事法务实践,可为企业提升知识产权法务专业能力提供有益指引。

人格权法通义

(民法典研究丛书)

杨立新

ISBN978-7-100-22036-1

杨立新教授逐条阐释《民法典》人格权编

《人格权法通义》包括绪论和本论。绪论阐述人格权法的概念和特点,人格权法的历史发展,人格权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人格权编与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等的关系,以及《民法典》规定人格权编的重大意义。本论根据《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的体例展开,分为一般规定和具体人格权两部分,根据人格权法的理论体系、制度原理、最新研究成果和司法实务经验,对人格权编的规定逐章、逐条进行说明。本书作者全程参与《民法典》立法编纂过程,了解人格权立法情况,对人格权法的研究历时三十余年,有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司法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有独到见解。

本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的依据和立法的背景说明,闸释准确,说明具体,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理论说服力,既可作为法律专业学习人格权法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研究和适用人格权法的参考书,还可作为普通读者维护自己人格权的指导书。

转自:“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