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国学经典,集古圣先贤的大智慧,有着人类顶尖的思想和人生智慧。
鲁迅、钱穆、朱自清、钱钟书、杨绛、梁启超、曾国藩······无不读国学。
老子说: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我们今天遇到的种种难题,依然可以在国学中找到解决之道。
但提到国学,很多人会觉得难读、深奥、久远。
为了让大家能轻松读懂国学经典,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经典常谈》。
不管你是国学小白,还是对国学有所研究,都推荐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能让你对国学认识更系统、全面、透彻甚至是刷新认知。
01
国学经典入门指南
《经典常谈》共13篇,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战国策》《史记》、诸子、诗等经典作品,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为了让更多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对古文更为亲近、熟悉,朱自清创作了这本倾注了他三十年的研究、教育心血的《经典常谈》。
这部创作于1942年的“谈经典”的书,80多年来历久弥新,自身也成了一部经典。
朱自清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散文家,还是一名诗人、一名老师、一名国学家。
读这本《经典常谈》,就像是朱自清本人在给你上一门生动的国学课。
他用简洁明了的话语,把庞杂的事实或繁复的理论处理得异常轻盈生动,让读者在极短的时间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而对经典著作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在读完《经典常谈》后说:“因为这本书的引导,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02
《经典常谈》谈什么?
无论你之前有没有读过国学,都建议你都要读一读《经典常谈》。
它不仅能让你通晓国学智慧精髓及核心观点,还能了解到其来龙去脉,历史演变。
书中的每一部经典都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引人入胜的历史事件和故事,比如仓颉造字、伏羲画卦、周公制礼、孔子作《春秋》、太史公著《史记》、屈原创《楚辞》、诗歌的发展等等:
读《〈说文解字〉第一》可知道汉字的形成与发展;
读《〈史记〉〈汉书〉第九》会被司马迁写《史记》的执着与班固创《汉书》的波折深深吸引和打动。
······
全书每篇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凤头”:
《〈说文解字〉第一》从仓颉造字传说入手,《〈周易〉第二》从阴阳五行八卦这一民俗入手,《〈辞赋〉第十一》从屈原的故事入手······
不知不觉中,你就被朱自清带到了国学经典之中。
每一篇篇幅不长,都严苛遵从史料,文风轻松幽默。
解读《春秋三传》“西狩获麟”典故时,朱自清将典故的来龙去脉和麟的祥瑞意义解释得十分生动:
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将它扔了。
这个新闻传到了孔子那里,他便去看。
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啊。为谁来的呢!干什么来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说着流下泪来,赶忙将袖子去擦,泪点儿却已滴到衣襟上。
原来麟是个仁兽,是个祥瑞的东西;圣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会来,不然是不会来的。
可是那时代哪有圣帝、明王?天下正乱纷纷的,麟来的真不是时候,所以让猎户打死;它算是倒了运了。
而在原文中,只有短短几句话:
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薪者获麟,击之,伤其左足。将以示孔子。孔子道与相逢见,俯而泣,抱麟曰:“尔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通过朱自清先生幽默的文字和合理想象,一个善良正直的孔子形象便跃然纸上。
03
这个版本,人人都能读得懂
《经典常谈》距今已有80多年,为了保留原汁原味,又能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打造人人都能读得懂的国学经典入门读物,湖南人民出版社版本的《经典常谈》进行了精心编校和修订。
珍贵底本,精编精校,扫清阅读障碍
本书以1946年初刊的文光书店版为底本,并进行了精心的编校,最大程度保留了原始风貌和时代特色。
匠心修订,纠正其他版本讹误多处
参阅数个版本勘正字词讹误,依照现行规范校正文本内容,对于其他版本中存在的讹误和错误进行了修订和纠正。
盈手可握,便携易读
这本书还采用小开本设计,让你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阅读。
增添附录 由浅入深
书中增添了叶圣陶先生所作《读<经典常谈>》《重印<经典常谈>序》,方便读者深入体会国学经典之美。
季羡林曾说:“读国学,可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人的心里。”
国学经典对人的滋养是贯穿一生的。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
而这本《经典常谈》将载你驶向经典之海。
《经典常谈》
朱自清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是朱自清介绍中国古代经史子集经典作品的入门读物,全书共十三篇,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战国策》《史记》、诸子、诗等经典作品,要言不烦地讲解了我国文学古籍中的经典作品,叙其源流,提纲挈领。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典籍的入门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