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专家荐书|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

2023/6/21 9:19:32  阅读:105 发布者:

本文为北大社《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一书的两篇序言。序一作者为林正范,浙江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序二作者郭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

   

教育带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从庠序到私塾,从古代官学到现代公立学校,无一不是时代变迁的产物。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兴起,工业革命以来所建立的教育体系正面临挑战,依靠标准化教学来批量生产人才的模式可能难以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社会转型必然会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流程再造,提高教育服务的精准化水平,让教育变得更有智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命题。

“人工智能+教育”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利用技术的优势来拓展教育边界,向先进领域开放。“人工智能+教育”会促使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园,而开始面向社会各系统。将学校、社会、企业有机连为一体,最终构建起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生态环境,成为教育向外开放的接口。

“人工智能+教育”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效能,为学生更好增知增智、为教师更好教学提供服务。从知识层面来看,“人工智能+教育”能够促进知识生成、传播、更新、管理,解决知识老化的问题。从学生层面来看,“人工智能+教育”能够自动感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主动调控,使得学生从知识消费者转变为知识创造者,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素养。从教育者层面来看,“人工智能+教育”促进教师重新思考教育者的角色,从教书匠向教练员角色转换,让教学活动以学生体验与动态交互为主。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教育”能够重新设计、呈现全新的学习空间与环境,改变师生传统的交互方式与学习评价方式。

人类正面临一个技术日益增强的时代,科技、自然和人正在加速有效融合,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那么,“人工智能+教育”能否延伸人类教育的“育力”,增强学生的“学力”、教师的“教力”、校长的领导力? 这一切还取决于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期待“人工智能+教育”下的未来教育能够有效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机制创新,能够给我们带来令人惊喜的教育变革。

林正范

浙江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20234

   

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苏美尔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所学校。自此之后,为传承历史文明,人类开始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教育大变革。17世纪初,班级授课制兴起于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自此之后,为提升教学效率,教育开始走上了标准化、规模化、大众化的发展道路,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教育大变革。今天,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及产品广泛应用于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中,有利于构造无边界、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新生态,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教育大变革正在来临。

21世纪以来,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快速步入智能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移动5G等新技术、新手段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后,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从辅助、融合走向创新,引发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塑与转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教与学、评价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未来教育活动该如何开展,这是当下教育工作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会改变传统教育,这一观点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学校、教师、学生、教育工具及教育评估等教育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内容,也都需要与时俱进,自我革新。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不会消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学校内涵会更加丰富,形态会更加多样;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同样也不会被人工智能教师所取代,但是未来教师的角色定位会发生重大变化,教师的必备素养会进一步拓展,教学方式会更加创新多元、精准个性;人工智能时代的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也不再是“填鸭式”教育活动的“生产对象”,而将成为自主性、个性化和反思型的学习者,其素养和品质内涵也将更加丰富,学习方式也将走向深度协作;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工具不仅种类繁多,功能丰富,而且在互联网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的加持下这些工具将更加直观易用,极大地降低了使用门槛,技术的赋能作用也将得以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评估也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的助力下走向基于数据决策的精准评价,有效破解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大规模教育难以实施个性化评价的问题,推动教育评价理念、方式、应用的深度变革。

人工智能在为教育走向个性化、泛在化、智能化等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伦理问题、教育均衡问题、智能素养问题及数据隐私安全问题等。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需要充分把握教育发展机遇,科学应对教育发展挑战,顺应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已初现端倪,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未来已迎面而来,变革已势不可挡。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

20234

转自:“北大博雅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