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如何写作
民族志阅读指南
近几年,民族志逐渐从课堂走向大众,越来越多的民族志作品被大家所熟知和喜爱。
你读过多少民族志作品?
它们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民族志作者试图帮助读者理解某些特定群体的生活和思考方式,无论这些东西乍看之下是多么陌生而无法理解,又或者是适多么熟悉而理所当然。
民族志作品,也可以帮助读者进入“他者”的世界,去理解自身以外的世界。
但问题是,民族志作品本身甚少把一些宗旨、设想、规则、惯例和背景明确表达出来,不仅是对读者,对作者而言,确定一些内容往往也有难度。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托尼·柯鲁克认为,虽然所有的民族志作者都被要求具备再现这种审美的能力,也就是写出形式和内容上感觉对的民族志,但这门技巧从未被清楚地表述出来。
对读者来说,通常没有人教他们如何阅读民族志,而是指望他们自己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因此,来自英国的两位研究兴趣不同的人类学家写了这样一本阅读指南——《人类学家如何写作:民族志阅读指南》,旨在为那些刚接触民族志或者需要知识补给的人提供阅读指南。
在本书中,两位作者从巨量的民族志文本中选取精彩节选,并进行评论和论证,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启发式的布局。各种视角被组合起来,提供了一个改进后的理解民族志的方法。
民族志学者是如何创造关系情境的
在第二章中,我们展示了民族志学者如何区分特定行动者的特定社会能力,并将其作为情境化过程的一部分来建立某个生活世界的图景。例如,巴特强调网老大在挪威渔船中的特殊作用,从而展示了那个社会环境的动态特征。
现在,一个重要的人类学观点是,任何社会角色或社会能力在本质上都是具有相关性的,这一点乍一看往往难以理解。在谈到社会能力的“相关性”时,人类学家的意思是这些能力或能动性的形式不可能存在于关系的框架之外。例如,网老大的角色只能存在于船长和船员的关系之中。在这些关系模式之外,网老大的特殊能力或作用毫无意义。把“网老大”从这个背景中抽离出来,我们讨论的这个人就不再是(至少不再是个积极的)网老大,而是扮演了一个新的角色,有了不同的能力——丈夫、选民或电视观众。民族志的部分任务就是阐述关系模式,从而让网老大这类人格类型可以被理解或解释。那么,民族志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社会生活是相关的。
从在子宫里的时候、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处于各种关系之中,它们塑造或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能力,构成了我们当前和未来能力的基础。作为社会存在或社会人,至少从人类学的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被理解为我们关系的总和。这就是民族志学者和小说家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小说家通常会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个人、他们的奋斗和动机上,而一个类似的出发点会把民族志学者引向一个抽象的方向。人类学家会从某个或多个生命的直接特征中提取出关键元素,并利用它们来理解和概括看似属于个体的能力和动机的社会性方面。在接下来的例子中,人类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想让我们忽略法国咖啡馆中一群人的特殊性,而是考虑他们的互动——他们彼此间的关系——是如何创造出某种关系情境的:
咖啡馆不是男人去喝酒的地方,而是去找伴儿一起喝酒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建立起一种熟悉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搁置陌生人之间普遍存在的审视、习俗和礼仪……在咖啡馆里,开玩笑这个典型的流行艺术被赋予了完全自由——把一切都当作笑话的艺术……还包括以“胖子”为对象开玩笑或者发明笑话。他总是适合玩笑,因为在流行规则里,他的肥胖与其说是一种缺陷,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特征,还因为人们认为他生性善良,预设他能够善意地理解这些玩笑并且看到有趣的一面。(Bourdieu,1984:183)
布迪厄告诉我们,咖啡馆的场景在某些关键方面是与外面的生活相反的。咖啡馆是一个在陌生人之间建立“熟悉关系”的地方,友好的关系不受礼貌规则的限制。建立这些关系并积极展示它们的一种方式是开玩笑,尤其是“把一切都当作笑话的艺术”。在这种模式中,“胖子”扮演了一个有趣的角色,成为群体成员展现个人幽默的焦点。他的肥胖在咖啡馆中获得了一种在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特殊意义。这是因为咖啡馆的关系模式不同于别处,以及这里把肥胖视为特殊而不是缺陷的“流行规则”。也就是说,人们所参与的关系改变了表述和行为 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布迪厄要求我们跳出对一个典型的咖啡馆场景(“多么有趣的人物”、“多么无聊的一群人”)的第一反应来进行思考。再一次,与小说家不同,布迪厄的分析不是将胖子或者他诙谐的朋友们作为个体来关注,而是作为互动模式中特定的主体。“胖子”的人格在这个模式中具有意义,在模式外则没有。把他放在咖啡馆的关系框架之外,他的人格也会随之改变。事实上,所有的民族志都忙于在关系中确定规律性元素,通常是通过关注一种经详细解释的角色框架。
新书推荐
《人类学家如何写作:民族志阅读指南》
[英] 帕洛玛·盖伊·布拉斯科 [英]胡安·瓦德尔
刘月 译
978-7-5760-2190-5
75.00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薄荷实验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两位研究兴趣不同的人类学家要写这样一本阅读指南?
因为通常没有人教读者如何阅读民族志,而是指望他们自己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传统的民族志导读要么介绍主题概念,要么归纳理论观点,但本书作者们希望传递一种开放式对话的感觉,在提供分析文本技巧的同时,还能引导人们一探人类学知识的特质,并培养出读者自己的人类学想象力。
这本书从巨量的民族志文本中选取精彩节选,并进行评论和论证,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启发式的布局。各种视角被组合起来,提供了一个改进后的理解民族志的方法。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民族志成了理解人类处境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不是唯一途径,但作为一种知识,它值得被理解和尊重。
目录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致 谢
引言——民族志所关注的问题和它的特殊性
第一章 比较:民族志世界观
识别比较/比较的作用和目的/比较与民族志概念的创造/结束语/第一章:练习/《给予的环境:采集 - 狩猎者经济体系的又一视角》节选
第二章 环境中的人
区分是理解和解释的基础/ 个体与群体——民族志生活世界中的整合层次 多样性 VS 整合 / 结束语/ 第二章:练习 /《希腊北部的舞蹈与身体政治》节选
第三章 关系与意义
根据关键隐喻来构建关系图 / 将关系模式抽象化,为比较提供基础 / 民族志学者的分析和现实 / 结束语 / 第三章:练习 /《一种原始社会的关系行为规则》节选
第四章 叙述即时经验
短暂与重现/ 即时叙述与人类学论点的建构 / 结束语/ 第四章:练习 /《忧郁的热带》节选
第五章 民族志即论证
民族志论证与民族志经验之间的张力/ 证据和论证的相互塑造 / 民族志论证具有相关性 / 结束语 / 第五章——练习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序言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1964 年再版序言
第六章 背景和读者
作者和报道人 / 人类学读者和学术趋势/ 女性主义人类学:作为社会角色的民族志作者 / 结束语 / 第六章:练习 /《贺卡和节日中的女性世界》节选
第七章 定位作者
田野调查的故事 / 所有权和作者声音的建构 / 结束语 / 第七章:练习 /《一部世界主义的民族志》节选
第八章 大对话和投入模式
批判的思考者和元叙事的形成 / 表明知识忠诚 / 文本即编织的学术人格 / 结束语 / 第八章:练习 /《非洲企业及非正式经济》节选
结束语 人类对话中的民族志
民族志作为事实/ 民族志知识作为挑衅/ 民族志的解放作用
词汇表
参考文献
名家推荐
凭借真正的制图天分,作者带领我们穿越民族志的迷人地带,以及它的不同对话者。本书将一些重要的新视角带入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导游一如既往地坚定和敏锐,让我们在旅途中停下来了解旅程的方式,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动力。
——史翠珊,英国剑桥大学
这是一本好书,也是阅读民族志文本的绝佳指南。作者对世界上许多时代和地区的民族志进行了明智的抽样,成功地揭示了人类理解每一篇文章的复杂特性,并激励人类学家以全新的方式思考比较的概念。
——迈克尔·D.杰克逊,美国哈佛大学
作者们为阅读和理解民族志提供了一条迷人的途径,它赋予了民族志适当的创造力……它常常令人兴奋,当然也很复杂,是一本介绍重新思考该学科主要问题有益方法的著作。当作为教材使用时,肯定会带来令人满意的参与度和课堂讨论。
——《皇家人类学学会杂志》
作者&译者介绍
作者简介:
帕洛玛·盖伊·布拉斯科(Paloma Gay y Blasco),执教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社会人类学系。著有《马德里的吉普赛人:性、性别和身份的表现》.
胡安·瓦德尔(Huon Wardle),执教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曾任该系系主任,曾担任世界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和该研究中心年鉴的编辑。
译者简介:
刘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END
本文摘编自《人类学家如何写作:民族志阅读指南》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