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汉学新书 | 《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

2023/6/9 17:56:09  阅读:85 发布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洪水为研究对象的环境史著作,具体描述了中国1931年长江洪水对江淮地区的影响。通过史料挖掘与铺陈,一方面解释了洪水对当地带来的生态和经济影响,另一方面讲述了人们对洪水的应对。本书试图以这场洪水为出发点,考察中国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的历史脉络、人与洪水关系的变化、人们对抗和引导洪水的活动,进而探究近代以来中国多发灾害的历史成因,回顾中国对灾害认知的不断加深,从而丰富对灾害历史研究的理解。

除了九一八事变,1931年的中国还经历了另一场灾难——长江水灾。武汉三镇首当其冲,竟成一片汪洋,各方反应交织出水灾来袭下的历史众生相:疲于应对的国民政府,接踵而至的日本入侵,难民营地与水上交通,饥荒与血吸虫病,甚至谣言开始流传,这是行云布雨的龙王在现身报复……

本书再现这场不应被遗忘的灾害,尤其提出“致灾机制”理念,指向更全面的灾害认知——构成灾害的,不仅仅是洪水等自然风险,还包括洪水前后人类的认知与应对;“致灾机制”不会消失,而是随时代变化而重新调整,如同龙王喜怒的交替再现。

本书在中国河流环境史的诸多佳作中是独特的,将水文学、农业、地方、政治,尤其是宇宙论与信仰等多个维度纳入了作者提出的“致灾机制”理念。这是一个富有创见的思路,有助于指引越发重要的灾害研究领域。

杜赞奇,汉学家,杜克大学历史学教授

本书近乎完美地呈现了环境史学者对历史撰述的期许。长江、洪水、土地、动植物、微生物与人类个体的身体、情感,城市的景观与文化嬗变,政府的自大、民间的知识、专家的考量密切交织,彼此作用;其中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是静止的、被动的,它们被巧妙地嵌入行星地球的历史当中,迫使人们反思灾难的蕴意以及现代城市构筑的生态系统与安全想象。

侯深,环境史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作者简介

陈学仁,英文原名克里斯·考特尼,英国杜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在曼彻斯特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等多所高校及机构进行学术访问,研究方向为中国环境史、城市史。

图书目录

致中文版读者

灾害的本质

致灾机制

1931年洪水的六个历史画面

第一章 长江

第二章 洪水脉冲

第三章 龙王

第四章 灾感

第五章 灾害专家

第六章 流民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转自 | 民国老报纸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