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
书名: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
著者:[美]苏成捷
译者:谢美裕 尤陈俊
广西师大社·大学问出品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定价:98.00元
本书是一部法律史领域研究性犯罪问题的经典之作。书中运用了唐代以来的大量法律史文献,聚焦清代社会中寡妇、娼优、雇工、乞丐等底层人物,用比较史的眼光对性行为管制、寡妇守贞、“光棍例”“卖娼”等问题进行分析,还原真实案例,展现了微观视角下的平民婚姻,以及女性短缺、妇女歧视等现象。
作者将性别史、法律史和社会史等不同研究进路熔为一炉,将性犯罪与法律问题进行宏观考察,探讨了清代对性行为和性观念的规制与引导。书中案例生动鲜活,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语言流畅,展示了一个复杂且富于动态变化的中华帝国晚期社会。
2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
(典藏版)
桑兵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鸣沙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定价:89.00元
本书是一本谈历史学治学方法的著作。作者在总结前贤治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治学所悟,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有效的运用材料、研究问题的基本门径和办法。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有关近代中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的通论及专论;其二,关于各种类型史料的认识及其应用的分说;其三,关于各个具体研究领域、方面的史料与取法的探讨。可为初入史学之门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3
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中国文化新读
李竞恒 著
ISBN 978-7-220-12937-7
定价:79.00元
壹卷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年1月
本书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被误读的中国传统,纠正一些被误解的历史“常识”,如中国主流传统君臣关系是比较对等的,多有“师友之间”的模式,变化是从金元开始的。在宋代及其以前,也没有制度性的随时向皇帝磕头跪拜的传统,跪奏始于金,三跪九叩是清朝的产物。又如妇女地位,其实并不是很多人想象那种“压迫”关系,程朱理学是反对缠足的,宋代妇女也享有财产权和再嫁的自由。本书也从司法角度,介绍了儒家司法的无罪推定、反株连等传统。中国历史一直存在不断重建自治共同体的脉络,而儒家经济思想也是倾向于自由市场,且对欧洲近代的重农学派有积极的影响。此外,书中还有一些内容,探讨了周礼其实是一种不成文习惯法,介绍孟子的治理思想是以小共同体为本位的,还有辛亥革命时期“汉衣冠”的复兴等
4
摩登与弄潮
摩登与弄潮:近代中国的文化与社会
作者:蔡洁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定价:69.00元
这是一本经由特殊研究视角所呈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文化与社会研究著作。全书从女性、儿童、军阀三个侧面,切入近代中国的文化、社会与时政。
走出闺阁的“娜拉”能否从“被凝视的他者”转向身体与灵魂的自觉?电影院、咖啡馆、跳舞场、游泳池带来了摩登生态的同时,又对社交伦理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儿童的游戏、玩具、书本、展览会因定格于他们的天性,还是亟须嵌入国难来临的启蒙教育?为什么经济文化实力并不发达的广西军阀,却能够称雄北洋时期的西南边陲?
作者从《申报》《大公报》等诸多史料中挖掘尘封的细节和珍稀的照片,重现了中国近代军阀博弈、抗战动员、都市文化、性别革命等等所构成的多元而独特的历史经纬,它们合力塑造着风云莫测的近代中国,以及其间的生命觉醒与文化变迁。
5
清代传统法秩序
书名:清代传统法秩序
著者:[日]寺田浩明
大学问出品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定价:98.00元
本书为日本著名法制史学者寺田浩明多年来研究中国法制史的集大成之作。作者从中国传统社会实际出发,借鉴西方近代法理论,总结了19世纪末以来中国法制史、社会史研究中各种论点,着眼于其中的法秩序,如诉讼、听讼、断罪等环节,考察了传统中国法的诸多面向,特别是清代中国的家族法、土地法、裁判制度与刑罚制度,总结了传统中国的契约与诉讼社会的特点。书中言必有据,理论深刻,将法史考察与法理分析巧妙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地利用清代法律文献对各议题进行精辟的阐发,无疑是一本近年法制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6
夏王朝
作者: (日) 冈村秀典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文明的原像
译者: 秦小丽
出版年: 2023-2
定价: 56.00元
夏文化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命题,开展夏文化探索,对于夏王朝及先夏历史的研究,早期国家与文明形成的研究,增强历史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夏王朝是否存在,中国是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海外考古学界、汉学界高度关注的话题,是一个国际化的学术研究领域,因此积极推动夏文化考古和古史研究、成果转化、宣传普及,以及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互鉴,异常重要。经过中国几代考古人的努力和二里头遗址60年的考古发掘,夏王朝真实存在、二里头是夏晚期都邑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的夏纪年是公元前2070—前1660年,但由于殷商晚期甲骨文之前没有发现文字,国外很多学者仍然对夏王朝以及夏文化存疑。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冈村秀典先生是日本考古学界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权威学者,曾在北京大学考古系访学,参加过著名的焦作府城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夏王朝:中国文明的原像》(讲谈社学术文库,2007年修订再版)一书是他对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问题研究的集成性著作,该书以二里头遗址为落脚点和重点研究对象,认同夏王朝真实存在、二里头遗址就是“夏都”,这与我国国内中华文明探源及夏文化研究的主流观点相合。作者以海外异域学者的身份和视角对夏王朝的真实存在和二里头文明的辉煌成就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是夏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
7
兴亡:中国两千年治理得失
作者:沈刚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01
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和变迁中,儒家思想为什么会成为核心价值观?哪八位帝王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哪些制度左右着社会资源的控制和动员?...本书是一本视角新颖的中国古代政治史,全新揭示了秦统一后帝制国家皇权系统的运营逻辑,并力图从中找寻变迁规律,揭示王朝循环的原因,总结历史得失。作者将数十位帝王的故事与大历史视野相结合,既是一部中国历代皇帝评说总集,又梳理了两千年中国政治历史,便于读者快速理解帝制中国两千年兴亡得失的机理。
8
两个世界
两个世界:19世纪一个阿拉伯人的欧洲观察手记
作者:[埃及]里法阿·拉费阿·塔赫塔维 [英]丹尼尔·L.纽曼
出版日期:2023年3月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定价:118.00
19世纪以来,欧洲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成果已经盖过了东方世界曾经的辉煌。作为向西方开放贸易的东方国家之一,埃及也迫切地渴望参与其中,并分享果实。于是从19世纪20年代末开始,埃及的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派出留学生,前往欧洲学习最新的知识。本书的作者,里法阿·塔赫塔维便是埃及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之一,留学生们来到了当时欧洲的中心——法国,展开了为期5年的访问和学习。在此期间,塔赫塔维以一个阿拉伯知识分子的视角,记录下了他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观察,更是将现代性思想融入其中。当传统的阿拉伯社会,与标榜“理性”和“科学”的欧洲社会,通过一群留学生相遇时,塔赫塔维仿佛身处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让他的观察陷入矛盾的漩涡:如何调和传统信仰与现代性思想之间的冲突?如何看待欧洲反绝对主义思潮与埃及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塔赫塔维不断遇到,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阿拉伯世界接触启蒙时代欧洲社会的先行者,塔赫塔维不仅将现代化的思想带回了祖国,也为近代以来,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思想碰撞,提供了一份宝贵且鲜活的案例。
9
耶路撒冷史
作者: 亚琛的阿尔伯特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原作名: Historia Ierosolimitana
译者: 王向鹏
出版年: 2022-12
定价: 95.00
这本书由阿尔伯特著成,共12卷,记述了第一次十字军战争及拉丁东方最初20年的历史。所谓第一次十字军战争,始于乌尔班二世克勒芒会议首倡,是西欧军事贵族集团持“收复主的圣墓,支援基督教兄弟”之名,向近东及耶路撒冷进军所引发一系列战事之总括。
11世纪中后期,大塞尔柱帝国迅速崛起,主宰耶路撒冷,拜占庭主动退出小亚,亚美尼亚复国无望,1092年,大塞尔柱帝国逐步瓦解,埃米尔纷纷自立,互相征伐,近东绝对权力真空,给了西欧可乘之机,骑士制度、开荒拓殖、宗教虔诚的综合作用下,东侵之路就此展开。在这场战争中,诸十字军国家陆续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形成了所谓的拉丁东方。
此次战争是200年间十字军战争中唯一对穆斯林取得胜果的战事,在当时的西方基督教世界引发了空前轰动。阿尔伯特写作本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将先人的丰功伟绩记于笔下,为后人景仰,令其不朽。
10
特洛伊:神话、城市、符号
作者:[英]诺伊丝·麦克·斯维尼
译者:张馨
定价:68.00元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4月
特洛伊留给世人太多传说,但在传说背后,特洛伊还是用一砖一石垒起来的城市,居住着有血有肉的人民。特洛伊无法被定义,它既是扣人心弦的史诗,又是命途多舛的城市,更是包罗万象的符号。本书将为读者提供理解特洛伊的宏观视角,重点关注从公元前3000年直至今天,作为一个神话、一座城市和一个符号的特洛伊,探究它如何成为构建身份认同的工具、爱的象征、战争的范本,以及反映人类现状的明镜。
11
塑身与塑心
塑身与塑心:近代中国都市女性乳房观念的变迁
作者:王风先 著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定价:88元
本书以女性身体的重要部位——乳房在近代中国经历的种种变化为切入点,讨论近代科学主义、国族主义、消费主义对女性乳房的形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家行政力量、性别权力关系在妇女解放中扮演的角色与作用。作者认为女性乳房形态从束到放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使女性身体获得了舒适与自在,但是乳房审美从小到大的急剧转变,使女性在解除束胸的小马甲后又被胸罩束缚,丰胸手术更以极端的方式迎合乳房审美,女性以身殉美的故事还在继续。
12
屠海
书名:屠海——北美生物灭绝档案(16世纪至20世纪)
作者:(加)法利·莫厄特
译者:高见 刘莹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定价:98.00元
《屠海》详尽地记录了自16世纪西方人踏足北美洲之后的500年间,北大西洋沿岸超过50种动物减少甚至灭绝的过程。原本这里的各种动物不计其数,然而随着欧洲移民的进入和商业性捕杀的加剧,包括鸟类、鱼类、哺乳动物在内的物种纷纷遭到屠戮,无数的大海雀、鲸类、海象、北极熊、美洲狮等被夺去生命。本书出版后掀起了世界范围内海洋生态保护的热潮,推动了环境改革和海洋立法进程,影响了一代人的海洋保护意识。今天,它仍然是一部具有先见之明的生态经典,一如既往地提醒人们应当如何与自然相处。
13
新京报书评周刊合订本
《新京报·书评周刊》首次正式出版全年合订本,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
·40余期深度专题;
·74份,逾50000字的各界学者思想与阅读图谱;
·100余本新书深度解读;
·100余位大咖作者撰文;
·200余篇深度精品文章;
·300余页原刊,保留报纸版式设计的原样呈现。
你将从中看到过去一年间发生在国内外文化圈的前沿讨论,与各界专家学者一道,铭刻那些共同的思考与追问。
14
多维视域下的社会学手册
[法]让•埃蒂安、亨利•孟德拉斯 编
佘振华 译
壹卷| 2023年1月
定价:86.00元
1999年,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亨利·孟德拉斯与法国教育部督导总局社会科学专员让·埃蒂安合作完成了这本西方社会学界最重要的文选之一。编者以七十五部社会学著作中的精要部分,呈现人类社会研究中最重大的八个主题,即“文化与文明”“社会结构与等级”“性别、亲属与家庭”“社会关系:交换、权力与组织”“社会化、越轨与社会调节”“集体行为与社会冲突”“信仰、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和“理论与方法”。全书以此分为八章,每章收文八至十一篇,各自以不同角度展现上述主题的不同面向,提供重要范例。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