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星期书讯86 |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新书10种

2023/5/17 17:51:04  阅读:164 发布者:

法学

知识产权正当性解释

(知识产权名著译丛)

[] 罗伯特·P.莫杰思 著

金海军 史兆欢 寇海侠

ISBN978-7-100-21934-1

内容简介: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何在?这始终是知识产权法学的根本问题,尤其自20世纪中后期以降而日益呈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

莫杰思教授毕其数十年在知识产权领域教学研究之功,“十年磨一剑”撰成此书,为知识产权这一在当下最具生命力的财产权,提供了一套复杂而精致的正当性理论。从洛克、康德、休谟,到罗尔斯、诺齐克、沃尔德伦,这些哲学家的那些个性鲜明的学说,诸如劳动理论、个人自由论、正义论、私人财产论,都在本书中展开介绍与阐释。其在哲学基础上探讨范围之广泛、阐发之细微,堪称当前在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之集大成者。对于那些批评知识产权的声音,比如认为知识产权缺乏效率、不公平、理论不够连贯等,莫杰思在本书中也一一予以回应,从而为知识产权提出了有力的辩护。同时,他也提出,应当为知识产权确立适度的法律限制,为之确定界线。莫杰思在知识产权基础理论上倡导多元化,而在制度设计方面则坚持四大“中层原则”:(公共领域)不可移除原则、比例原则、效率原则与尊严原则。

针对当前知识产权领域存在的重大争议或前沿问题,本书运用前述理论与原则,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作者简介:

罗伯特·P.莫杰思,1981年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获理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法学院,获法律博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他先后在波士顿大学法学院和哈佛法学院担任教职,1995年起至今任教于伯克利加州大学,现为该校法学讲席教授、法学院副院长,参与创办伯克利法律和技术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该中心连续多年在美国大学研究生院排行榜上名列知识产权法专业第一名。莫杰思教授是当代美国知识产权法学界的权威学者,也是美国法学院主流法学教材《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的主要作者。

译者简介:

金海军,华盛顿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法、私法理论。

史兆欢,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硕士。曾任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多年,现为律所高级法律顾问。

寇海侠,西密歇根大学库利法学院法律硕士,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博士。专利代理师、律师。

宪法古今概念史

(德国公法译丛)

[] 海因茨·默恩豪普特 迪特·格林 著

雷勇

ISBN978-7-100-21960-0

内容简介:

本书由马普法律史及法律理论研究所著名研究员海因茨·默恩豪普特(Heinz Mohnhaupt) 和世界知名宪法学家、前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法官迪特·格林(Dieter Grimm)合著,已被翻译为多国文字。

本书在丰富史料基础上考证“宪法”一词从古希腊到当代在不同时代用法的概念演变史,其中详细地阐述了从希腊词“Politeia”到拉丁词“Constitutio, 从“Lex fundamentalis”到英、法文“Constitution”以及德文“Verfassung”和“Grundgesetz”的语义转变,然后历史地剖析“Konstitution”从启蒙时代到当代的意义转化,十分清晰地论述了作为基本法的宪法如何从启蒙法权观念发展成为实证宪法法律规范。该书对宪法学和政治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参考意义。

该书对于我们梳理宪法古今概念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宪法学和政治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海因茨·默恩豪普特(Heinz Mohnhaupt),1935年生,哥廷根大学法学博士、德国著名法史学家、马普法律史及法律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美因茨大学和耶拿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宪法史、历史比较、法源理论及实践。主要代表作:《宪法古今概念史》《作为认识方法的法律比较》《国家与法领域的历史比较》《16世纪至19世纪哥廷根议事会组织法》等。

迪特·格林(Dieter Grimm),1937年生,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德国著名宪法学家。曾任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法官、柏林高等研究院院长;曾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特里尔大学、比勒菲尔德大学、柏林洪堡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宪法法与宪法比较、宪法与宪治理论、宪法史、宪法司法审判。主要代表作:《宪法古今概念史》《德国宪法史》《宪法司法审判》《19世纪的宪法与私法》《我是宪法之友》《宪治:过去、现在与未来》《宪法的未来》《宪法与政治》《市民社会的法与国家》等。

译者简介:

雷勇,1972年生,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及法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法理学、德国公法史、中国近代法政思想。

许可合同

(企业商事法务丛书)

丛书汉译主编 季卫东

[] 椙山敬士 高林龙 小川宪久 平岛竜太 编

储翔

ISBN978-7-100-21963-1

内容简介:

“企业商事法务丛书”旨在构架理论和实务之间的桥梁,通过对商事领域法律问题进行学理分析,为企业法务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并提升预防法学和策略诉讼的专业水准。

《许可合同》为“企业商事法务丛书”之一种,主要介绍日本学者和律师在知识产权与合同法交叉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本书聚焦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相关法律问题中最具代表性的数个专题,从知识产权许可基本理论入手,系统分析许可合同与竞争法、权利用尽、新型知识产权客体、国际私法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实务操作和司法观点,部分专题也展开日本与欧美国家制度、判例及学说的比较研究。本书梳理总结的理论成果、判例文献和商事法务实践,可为企业提升知识产权法务专业能力提供有益指引。

丛书汉译主编简介:

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兼校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别基地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人工智能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比较法学、数字法学。主要中文著作有《法治秩序的建构》《宪政新论》《法律程序的意义》《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法海拾贝》《元宇宙的秩序——虚拟人、加密资产以及法治创新》等。

本书编者简介:

椙山敬士(Sugiyama Keiji),曾任东京大学法学部讲师,现为虎之门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著有《软件著作权·专利权》等。

高林龙(Takabayashi Ryu),曾任东京地方法院法官、最高法院调查官,现为早稻田大学法务研究科及法学部教授。著有《标准专利法》等。

小川宪久(Ogawa Norihisa),现为纪尾井坂法律专利事务所合伙人、东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著有《土地建筑物买卖实务》等。

平岛竜太(Hirashima Ryuta),曾任东京大学助教、早稻田大学助教,现为筑波大学副教授。著有《系统LSI保护法制》等。

译者简介:

储翔,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挂职),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民革上海市委社法中心委员。于日本神户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博士后。兼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上海市竞争法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受聘上海市首批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哲学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 卢梭 著

李平沤

ISBN978-7-100-22174-0

内容简介:

在法国的传记文学中,卢梭留下了三部永传后世的作品:《忏悔录》、《对话录》和《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三部著作,三种体裁,三种笔调;如果说《忏悔录》是一部编年史,《对话录》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那么,最后这部《梦》便是一部散文诗。写这部作品时,卢梭已到垂暮之年,已完全放弃了与敌人周旋和与命运斗争的徒劳的努力,一切听天由命,因此心境恬适,十分悠闲,落笔为文宛如信步咏哦,把十篇《散步》写成了十篇优美的散文诗。就性质来说,这十篇文章是文学作品,但就内容来说,它们又是研究卢梭一生行事和思想发展轨迹的不可不读的著作。

作者简介:

卢梭,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浪漫主义流派的开创者。

译者简介:

李平沤,我国卢梭问题研究专家,我馆资深译者,《卢梭全集》九卷本主编。

康德的伦理思想

(伦理学名著译丛)

[] 艾伦·伍德 著

黄涛

ISBN978-7-100-21448-3

内容简介:

《康德的伦理思想》出版于1999年,是当代康德伦理学研究不可忽视的代表作品之一。

本书第一部分聚焦于定言命令的解释和相关讨论,第二部分则深入康德的一系列历史和人类学著作中,展示了康德伦理学的广度和深度。近10万字的注释列举丰富的文献资料,因此亦可以将本书视为20世纪英美康德伦理学研究的一部总结性作品。

本书强调,康德的伦理观点奠基于每个人的理性本性之尊严这一理念之上。在经历自然竞争和社会敌对之后,人类发展出了可以同冲动做斗争的理性能力,最终走向所有人的目的相互一致与和谐的人类共同体。本书首次集中讨论了作为目的自身的理性本性的价值在康德伦理学中的核心作用,表明了康德有关人性和历史的体系性理论的重要性及在康德道德原则的结构、表达和运用中的内涵,为当下汉语学界的康德伦理学研究呈现了全新视野。

作者简介:

艾伦·伍德(Allen Wood),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校区哲学系教授,新坦福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国际著名德国观念论哲学研究专家,剑桥版“康德全集”主编。1980年代以《卡尔·马克思》一书享誉英美学界;1990年代以来,先后出版《黑格尔的伦理思想》《康德的伦理思想》等多部极具影响力的德国观念论伦理学研究著作。

译者简介:

黄涛,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观念论伦理学、政治哲学与法哲学,曾主持“德意志古典法学丛编”及“不列颜古典法学丛编”。近年来出版《法哲学与共同生活——走向古典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自由、权利与共同体——德国观念论的法权演绎学说》(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等著作;翻译出版《费希特和康德论权利、自由和法律》(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费希特的伦理思想》(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康德的伦理思想》(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等学术译作十余种;主编《政治思想评论》第1辑《英国观念论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1948年谈话录

儿童与他人的关系

(梅洛—庞蒂文集)

[] 梅洛-庞蒂 著

郑天喆

ISBN978-7-100-21992-1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梅洛-庞蒂于1948年接受电台采访的七篇谈话录,另一部分是梅洛-庞蒂于1949年到1952年间在索邦大学教授《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课程的笔记记录。

第一部分的访谈可以被视作梅洛-庞蒂早期哲学思想的简要概括。梅洛-庞蒂在这里向公众清楚易懂地解释了他的哲学思想。他强调,科学研究的是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的客观本质世界,而现代思想和艺术提醒我们关注与观察者主体相关的世界,即借助感官所知觉到的世界,同时他指出如何通过身体性揭示被知觉世界并接受其未完成性和含混性。

在第二部分的课程笔记中,梅洛-庞蒂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讨儿童关于他人的知觉问题,希望在成熟的人类理智活动之下、即在认知主体与被认知对象的关系层面之下,探讨儿童对经验进行组织的原初活动,尤其是这种活动如何受到儿童与他人的关系、即情感性的影响。

作者简介:

梅洛-庞蒂,法国著名哲学家,与萨特同为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运动的重要人物,著有《知觉现象学》、《行为的结构》、《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哲学赞词》等重要著作。 

译者简介:

郑天喆,哲学博士,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

现象、实体与识

《成唯识论》的哲学论证

章启群

ISBN978-7-100-21867-2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成唯识论》文本为依据,以中印佛学发展为历史线索,并参照相关梵文文献,用20世纪的哲学视野,从形上学、存在论、认识论三个方面,系统整理了唯识学的哲学思想理论,并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从六个核心问题论证唯识学与现象学理论上的根本差异,为唯识学与现象学的比较研究清理了一些重要基础理论问题;从四个方面展示了《成唯识论》存在论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不同,揭示两种哲学理论的意趣和旨归,呈现两种文化、文明鲜明、异样的人生底色;将唯识学形上学与中西方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唯识学的种子论不仅具有世界万物生成发展和本质的唯物论倾向,也具有理念、意志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和动力的观念论倾向。本书作者期望以此探索出一条汉语佛教哲学研究的道路。 

作者简介:

章启群,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新编西方美学史》《百年中国美学史略》《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缘起与要义》《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星空与帝国——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庄子新注》《渊默而雷声——<庄子>的哲学论证》等。

政治学

三醉人经纶问答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中江兆民 著

滕颖

ISBN978-7-100-22171-9

内容简介:

《三醉人经纶问答》是国际政治思想名著,“经纶”指国家前途的正确方向。书中借三个各具不同思想倾向的虚构人物——洋学绅士、豪杰君、南海先生——豪饮鼎谈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摆出当时日本正在流行的三种典型的政治、外交论,展示了明治时代日本民族探索前进道路时的真实心境和政治思潮。尤其突出的是,这本书精辟地揭示了其后日本对外军事扩张路线所赖以确立的主要逻辑,其中提出的和平思想,准确预言了60年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的发展道路。

作者简介:

中江兆民 (1847-1901) ,原名中江笃介,号兆民(意思是“亿兆之民”),日本明治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与醍醐忠顺、中井弘、田中正造被并称为“明治四大奇人”。

译者简介:

滕颖,原名藤原素子,1931年生于日本,1953年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近60年,为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东方哲学所研究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中国应用伦理中心理事、曲阜孔子书院顾问等。译有松下幸之助的《实践经营哲学》、中江兆民的《三醉人经纶问答》、丸山敏雄的《人类幸福之路》等。著有《燕赵文史新录:奔波十载寻法踪》等。

历史

国学概论

钱穆

ISBN978-7-100-21640-1

内容简介:

钱穆先生的《国学概论》写于19261928年,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该书是一部了解中国两千年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入门书。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不同时代的儒学、子学、经学、佛学、理学、考据学等方面进行介绍论述,阐释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流及其演变,旨在使读者认识千百年来“中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掌握中国国学思想之精义。在钱穆先生笔下,中国传统国学被赋予了一种新的生命力。

本书是商务印书馆新近推出的钱穆经典著述简体字版之一种。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历任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齐鲁、华西、江南等大学教授,创办香港新亚书院。著有《国史大纲》《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朱子新学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其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倾注了无限深厚之感情与深切之关注。举凡史学、文学、政治学、地理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他无不涉猎,并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

经济学

现代财税体制理论大纲

高培勇

ISBN978-7-100-21976-1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经济理论著作。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循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财税体制、怎样建设现代财税体制这一主线,系统讨论了现代财税体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形态、基本职能、理论源流以及作为现代财税体制构成部分的现代税收制度、现代财政支出制度、现代预算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以此为基础,初步建构了现代财税体制理论分析框架。本书适合理论工作者、党政干部、企业家以及对财政经济问题感兴趣的人士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教学辅助教材。

作者简介:

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学术领域以财政经济学为主,主攻财税理论研究、财税政策分析等。

转自:“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