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穆旦……谁最能代表中国新诗的高度?|新诗十讲发布

2023/5/15 17:41:43  阅读:109 发布者:

《新诗十讲》

作者:孙玉石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策划:胡杨文化

出版日期:2023-3

页数:528

定价:69.8

装帧:平装

ISBN9787209139168

20233月,由胡杨文化策划的《新诗十讲》,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穆旦......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其笔下不乏令人难以读懂的晦涩诗作。在中国诗歌日趋复杂、多元化的今天,普通读者该如何理解这些既美丽又如谜团般的诗作?又如何进一步从这些看似晦涩的诗作中,获得美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愉悦?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源自北大孙玉石教授的十堂精湛的中国新诗课,作者用诗的语言,全方位介绍了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穆旦等人的经典新诗,通过细致的解读,深入挖掘了中国新诗创造者所传达的隐喻、意向、美学与思想,展现了中国新诗整体发展的历程和多元化。

编辑推荐  · · · · · ·

★新版本升级了装帧设计,改为平装小开本和锁线裸脊,并重新调整了内文版面,更便于读者携带与翻阅。

★北大中文系教授的现代诗入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全方位解读闻一多、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冯至、辛笛、穆旦等现代诗人的经典之作。

★从诗的原发感动而做回归性解读,深入挖掘中国新诗创造者所传达的隐喻、意向、美学与思想。

★在解析和鉴赏诗歌的同时,还提供了丰富有趣的背景信息。

★作者孙玉石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与五四文化以及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其解读有助于了解现代文学史诗学演变,领会诗歌独特的魅力所在。

读者评价  · · · · · ·

孙老师的新诗导读曾经开启了几代北大中文系学子以及新诗爱好者的诗心。我最初正是在孙老师的新诗导读课上初窥现代诗的门径……阅读《新诗十讲》,仿佛重回青涩的大学时代,重启领悟诗美的历程,由此对孙老师的学术研究所追求的“历史的、审美的、文化的”的三位一体,似乎有了更深的领悟。

——吴晓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孙玉石先生勤勉治学至今,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新诗史的研究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其漫长的学术生涯中,以无穷的精力开创新的领域,如今新诗研究领域中孙先生的“诗学四书”已是绕不开的标志性著作,后之来者必须在充分消化、吸收、辩难孙著的基础上,才能另起炉灶,再创典范。

——张松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孙玉石是先行者之一,并且很早就在他的研究中确立了一些基本的问思线索……(他)从朱自清的有关论述获得起点,建设“中国现代解诗学”理论和开展具体实践,将诗潮流派的宏观研究与具体作品的微观分析结合起来,以缩短现代主义诗歌作者的审美追求与读者的审美心理的差距。

——(冷霜,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孙玉石先生对中国新诗的研究具有莫基性与开拓性。他从中国早期象征派诗歌研究起步,将研究对象由对象征诗派的发掘拓展到对整个现代主义诗潮的关注,尝试从审美、历史与文化的综合维度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东方象征诗和现代诗”……此外,孙玉石对新诗史料的勘测及对新诗理论的发掘、整理为当下新诗研究带来更多思考。

——冯跃华(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新诗和中国当代文学)

作者简介  · · · · · ·

孙玉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193511月生,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6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退休。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与五四文化以及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著有《〈野草〉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等。

内文选读  · · · · · ·

一曲爱情与人生的美丽交响(节选)

穆旦《诗八首》解读

这里所要解读的《诗八首》,是诗人穆旦的一篇经典性作品,写于19422月。这时,他24岁,刚刚毕业于著名的西南联大。

穆旦的诗,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深受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T. S.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这种影响中的某些方面,如玄学思辨与具象象征的结合,又可上溯至一直为T. S.艾略特所深爱和推崇的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们。穆旦的诗有明显深刻的时代感情,但多数的诗往往并不是直接表现时代,而是注意自身心灵的搏斗和内层思想感情的开掘,并努力在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结合中,追求传达的感情密度,传达方法的独特新颖和理性成分的介入,再加上他运用很多精心独创的暗喻和意象联想上的跳跃,就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沉厚、新奇、锋利和涩重,同时也带给读者接受上的极大的陌生感。即使他写爱情题材诗,也是如此。他著名的《诗八首》,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之一。

《诗八首》是属于中国传统中“无题”一类的爱情诗。但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般爱情诗中感情的缠绵与热烈,也没有太多的对顾恋与相思的描写。他以特有的超越生活层面以上的清醒的智性,对自身的也是人类的恋爱情感及其整体过程,做了充满理性成分的分析和很大强度的客观化处理。整首诗,从头到尾显得很深沉,也很冷峻。每首诗均为两节,每节四行,一首诗为八行。在穆旦的诗中,形式上算是属于比较整齐匀称的一类。

第一首,写在爱逐渐走向成熟的季节中,在尚处于初恋的时候,一方爱的热烈与另一方感情的冷静之间所形成的矛盾。

“我”所爱的“你”,和“我”一样,都应该有爱的“成熟的年代”时那种情感的渴望,但是同时,又有被爱的少女在理性控制之下的情绪的冷静,这样就造成了两个人之间情感的陌生。这样,虽然“我为你点燃”了我的爱,可是它在尚未达到同样境地的“你”的眼睛里,这“爱”,却是那么的可怕:“你”就如同看见一场“火灾”,却看不见一个真实的“我”的爱的真诚的“燃烧”。而这“燃烧”,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它不过是情侣们必然有的,不管是属于“你底”,还是属于“我底”,只是因为“你”还将这“成熟”的自然感情视为一种可怕的东西,所以,两个人感情的距离就远了:“我们相隔如重山!”

因为爱是人类成熟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的环节,但就个体的人来讲,却不能完全按照这个自然“程序”去实现,所以,诗里接着说:“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因而“我”有一种失望的感觉。爱了一个“暂时的你”,就是没有得到“你”真正的理解。是的,爱是不能勉强的,“我”虽然努力追求,做种种痛苦状,却还是得不到“你”的爱。“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这里的“上帝玩弄他自己”,意思是说,大自然和一切生物的创造者,既创造了人类爱的情感,又创造了人类的理性,这种由它亲手制造的矛盾,只是“上帝”的自我嘲弄,自己“玩弄自己”罢了。

穆旦的一些诗中,常有用“上帝”“主”的地方,这一点,诚如很理解穆旦的诗人杜运燮先生说的:穆旦“并非基督教徒,也不相信上帝造人,但为方便起见,有一段时间曾在诗中借用‘主’‘上帝’来代表自然界和一切生物的创造者”。

第二首内容是讲,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我”的爱也逐渐变得成熟起来,摆脱理性的控制而开始进入热烈的阶段。

“水流山石”是自然的象征意象,也含有时间推移的意思。“死底子宫”,象征一件事物(包括爱)于一定的时间(相对静止的时间)中的孕育诞生。前两行诗的意思是,随着大自然的启示和给予,“你我”的生命都开始成熟起来,我们的爱的“成长”,也就在这一段时间里开始孕育、开花。但这所谓的成熟,也只是人生命中的一种表现,因为,造物者所创造的爱,是丰富而千变万化的。“你我”的生命本身,“你我”的爱的“成长”,也只能是“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这个“他”,可以理解为“你我”的爱,也可以理解为造物者对于人类爱的创造。玄学式的语言自有它玄学的深蕴。人的生命(包括爱)本身,都是自然创造出来的千万种形态的一种“变形”的存在,创造既无终结之日,生命也永无完成之时。“你我”的爱,也正是这“不能完成”的生命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不要问他完成的结果,要的只是这真实的现实的存在。而这存在,就是成熟了的爱。

下一节诗,就可以说明这一种爱的发展和造物者的创造过程。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这是说,在爱的发展中,“你我”的理性的因素仍然在起作用,以至于使“主”暗笑,“主”也就是造物者——人类生命本能,包括爱的创造者——自然,他也在暗笑,现在的“你我”太理智了,所以,就“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这个“另外的你我”,就是对现在过分理智的“你我”的一种超越,添加之后的“丰富而且危险”,是对爱的热烈感情的一种抽象性暗示。“主”的“添来另外的你我”,实际上是说自身感情的自然强烈化,或者说生命潜在本能的能动的发扬。

第三首,是写已经达到“丰富而且危险”的境界,“你我”完全超越了理性的自我控制之后,爱情热恋的时刻到来了,“你我”之间,才真正获得了爱的狂热与惊喜。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它和春草一样地呼吸”,这里的“小小野兽”,是暗示“你”在爱中萌生的狂热之情,或者说是潜意识中产生的一种爱的冲动,“和春草一样地呼吸”,是这种狂热与冲动之情发展的表现。“春草”的“呼吸”,也有青春、蔓延、生机勃勃、不可遏止地生长等意思包含在内,同时也是女性表示爱的一种方式的象征。在此前,穆旦写的一首诗《春》里,有这样的诗句: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这诗是写对大时代的“春天”的期待,而此处是对少女爱的热烈的比喻。了解了这一点具体而陌生的暗示性意象之意义,也就懂得了后两句诗的含义了:“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这里是讲,“你”摆脱了理性的制约,理解了真正的爱之欢乐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年轻人的热烈与“疯狂”。穆旦在另一首诗中,曾这样写道:“因为青草和花朵还在你心里,/开放着人间仅有的春天”(《一个战士需要温柔的时候》),意思相近,抄在这里,可帮助我们理解。

下半首的四行诗,是进一步在分析“我”此时爱的表现与感觉。这里诗人在说,“我”终于越过了你那“大理石”般的“理智底殿堂”,且为这“理智底殿堂”中所“埋藏的生命”,感到一种格外的爱的“珍惜”。“大理石”是一个给人以非常冷静的感觉的意象,用在这里来形容“理智底殿堂”,就更强化了这个“理智”的印象。两个人耳鬓厮磨,拥抱接吻,作者没有直接地写出来,而是使用了一个“远取譬”的比喻:“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这样,既与前面的“春草”相呼应,本身又给读者一种蓬勃生春、辽阔无边、情意绵绵的感觉和想象。这句诗写得非常之漂亮。最后一句:“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这里的“它”仍然指的“小小野兽”。可以想象的是,在爱的接触中,女性仍有她的羞怯、婉拒和执着,这里用一个抽象的“固执”的词来暗示这些复杂的感情。在这场恋爱中,“我”一开始就是主动的,而对方并没有完全理解,甚至感到惊惧,所以,当双方都超越一种界限而进入热恋的时候,作为“我”所感觉到的,当然会是一种爱的获得者所应有的态度:“我底惊喜。”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

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

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

它和春草一样地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

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理智底殿堂,

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目录  · · · · · ·

谈谈新诗作品的阅读与接受 /01

点得着灵魂的烛光 /001

读闻一多的诗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027

读徐志摩的诗

怪丽而深沉的歌 /055

读李金发的诗

将有情的眼埋藏在记忆中 /137

读戴望舒的诗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235

读卞之琳的诗

梦中升起的小花 /295

读何其芳的诗

轻松中浸着悲凉与沉重 /331

读废名的诗

我来到时,只剩下一片月光 /345

读冯至的诗

描一个轻鸽的梦 /363

读辛笛的诗

一曲爱情与人生的美丽交响 /455

读穆旦的诗

2015年度“中国好书”获奖图书

北大教授孙玉石的十堂新诗课

新诗十讲(“中国好书”获奖图书!北大孙玉石教授十堂精湛的中国新诗课;柏桦、臧棣等推荐)

孙玉石/

山东人民出版社·胡杨文化

20233月版

转自:读书公会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