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荐书|为“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提供权威、完整的学术资讯
2023/5/10 9:26:32 阅读:163 发布者:
导 读
本文摘自《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研究资料汇编(第四辑:2016-2020年)》一书的“前言”部分。
该书主编叶青,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诉讼证据法学和中外司法制度。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一般和委托课题多项,承担省部级课题(含委托项目)近20项;在法学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研究资料汇编(第四辑:2016-2020年)
叶青 主编
ISBN
9787301338377
定价:118.00元
作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新世纪法学教材”之一的《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经过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刑事诉讼法教研室团队同仁们的多年努力建设,2021年已获批为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本书作为“新世纪法学教材”《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的配套教辅资料,是继2007年、2011年、2017年分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高等学校法学教学参考用书”出版的《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研究资料汇编》(第一辑:2000—2005年、第二辑:2006—2010年、第三辑:2011—2015年)后的第四辑,收录了2016—2020年所有公开出版发行的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学者和司法实务工作者撰写的有关中外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代表性论文、专著、译著、教材和典型性案例汇编。它也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科作为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团队“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的中国进路研究”的教学研究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同时,它还是教育部2020年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刑事诉讼法学”的建设成果之一。
本书的编写体例一如既往,为编章节结构,共由五编28章组成,分别为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问题、审前程序、审判程序、特别程序与刑事执行程序、刑事证据法学。每编专设一章为本编参考书目,其余各章均下设三节,分别为本章观点综述、核心期刊论文摘要和案例精解。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其一,因2016—2020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域外刑事诉讼程序方面的研究论著较少,故本书不再设专编予以汇编,而将有关论著放在相关的编章中予以介绍;其二,各编所收录的论文均为中国法学创新期刊网所列的核心期刊及其扩展版期刊论文,以体现专业性、代表性的汇编主旨;其三,有关公开出版的专著、教材、译著、资料汇编、案例集等均集中以索引的形式与2016—2020年间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观点综述一起放在附录部分。总的编辑原则仍是力求与通用教材相配套,力求为“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提供较为权威和完整的学术资讯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尤其是在信息化、数据化的当下,人们通过某一数据库可以轻易查找到有关文献资料,但是,我们为广大同仁与读者提供一本纸质的、随手可翻可触摸的案头参考书之初心不变。
本书由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叶青教授担任主编,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的王戬教授、张栋教授、王晓华博士担任副主编。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的邓晓霞副教授、封安波副教授、苗梅华副教授、陈邦达副教授、王涛博士、程衍博士、吴思远博士,以及韩东成博士生、陈赛博士生、徐明敏博士生、胡子涵博士生分别撰写了各编章节的内容及附录中的年会综述。全书由主编与副主编共同统稿,由主编最终定稿。
2018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第三次修正,新法增加了18条,共计308条。本次修正的主要内容是:(1)完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衔接机制,调整人民检察院侦查职权;(2)在第五编特别程序中增加“缺席审判程序”,以加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的工作力度;(3)完善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在第三编第二章第一审程序中增加“速裁程序”,以深化与司法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内容。为此,刑事诉讼法学教材相应作了扩容与改写,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自然也随之增多。
转自:“北大博雅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