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 | 中国出版集团推荐新书《什么是科学》
2023/4/24 17:32:16 阅读:108 发布者:
商务印书馆2023年3月十大好书
百道好书榜2023年2月榜
京东图书排行榜科学史话榜第1名
当当科普读物新书榜第1名、科学世界飙升榜第1名、科普读物总榜第8名
豆瓣首页新书速递榜
豆瓣新书总榜首页
豆瓣科学新知类书榜第1名
豆瓣评分9.5
《中华读书报》《上海书评》《文汇报》专文评论
【编辑推荐】
科学,对中国人来说,到底是什么?——是真理,指向知识?是意识形态,指向政治?是技术,指向某种功效?又或是无所不能,指向某种“神话”?
在《什么是科学》一书中,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吴国盛教授从其专业和研究出发,分析中国人的科学观念,阐明科学和哲学、宗教以及伦理传统的关系,揭秘科学的文化基因,帮助我们理清各种科学观念,引导我们反思自己的文化传统,追求理性之美。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创系主任韩启德老师评价此书:“是我见到过的最好、最适合当前国人阅读的科学 哲学著作。”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老师这样评价此书:“吴国盛先生还原并呈现出科学最为本源的面貌,以此引发中国人反思并纠正自己对科学的长期误解。”
什么是科学
(第二版)
吴国盛著
ISBN:978-7-100-20790-4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吴国盛教授先是梳理当代中国人的科学观念,然后阐述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科学,并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又从两个方面讨论现代科学的产生:第一、宗教直接助力现代科学产生;第二、数理实验科学塑造了现代科学的标准。此外,吴国盛教授还讨论另一科学传统——博物学(自然志),并由此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坦言虽然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没有科学,但是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有科学,并由思考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
【作者简介】
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系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师从叶秀山教授。主要著作有《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历程》《技术哲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等。
曾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博士论文《技术与形而上学》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著作《科学的历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著作《时间的观念》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韩启德序
饶毅序
第二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现代中国人的“科学”概念及其由来
第一节 两种基本用法
第二节 科学:夷之长技
第三节 科学:来自日本的西方词汇
第四节 科学:替代性的意识形态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西方科学溯源:希腊理性科学
第一节 science 辞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第三节 “科学”作为希腊的“人文”
第四节 自由的学术:希腊科学的非实用性与演绎特征
第五节 希腊数学作为自由学术的典范
第六节 科学与礼学:希腊与中国的天文学
第七节 自然的发明与理性科学的诞生
第八节 小结
第三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一: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第一节 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第二节 大学:自由学术的制度保障
一、大学是一个自治机构
二、大学提供基督教世界普适的学问标准
三、大学以讲授自由之艺为基本
四、大学以自由辩论为主要教学方式
第三节 经院哲学:中世纪的科学形态
第四节 唯名论革命为现代科学开辟道路
第四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二: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第一节 求力意志:从求真的科学到求力的科学
一、从理性自由到意志自由
二、人类中心主义
三、征服自然
四、实验科学
第二节 世界图景化:自然数学化与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一、自然的数学化
二、空间化
三、时间化
四、机械化
第五章 西方另类科学传统:博物学
第一节 什么是博物学
第二节 西方现代博物学的兴衰
一、现 代 早 期:从文艺复兴到 16 世纪的博物学
二、17 世纪的博物学
三、18 世纪的博物学
四、19 世纪:博物学的黄金时代
第三节 博物学的当代意义
第四节 重建科学谱系
第六章 传统中国的科学
第一节 李约瑟难题
一、中国古代无科学
二、中国古代有科学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
一、概念界定
二、李约瑟范式及其局限
三、以博物学眼光重建中国科学史:天地农医
结语
附录一 对批评的答复
附录二 地方性知识的哲学和社会学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转自:“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