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书单 | 中国古代史:个人、群体与国家
2023/4/17 10:35:50 阅读:129 发布者:
本文来源: 史星Rising star
史星荐书
中国古代史:个人、群体与国家
山水初醒,春光无限,在这惬意的季节,《史星》带领大家走入古代史的世界。以下四本书以群体或个体的视角展示了一个朝代的政治建构、经济发展、社会风俗,一段看似冗长与枯燥的历史,只有经过细致入微的考察,才能发现其闪耀着的个体与国家的荣光。
01
推荐书目一
《风雅之好:明代嘉靖和万历年间的书画消费》
推荐人:买克丽娅
推荐语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世风崇奢黜俭,与这种奢靡之风紧密相连的是有闲阶层的长物之好,这使得该时期的书画市场非常繁荣。在此书中,作者用生动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明代书画市场的繁华与其背后的乱象。
书画市场是买方、卖方和中间人博弈的战场。从这个视角来看,书画也不仅仅是艺术品,而是满足买家收藏、炫富、送礼、行贿等目的的“多功能”媒介。同时,需求的增长刺激了赝品的泛滥,这也使得鉴赏力的高低本身成为社会评判雅俗之别的标准。
本书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分析了明代嘉靖和万历年间的书画消费,并予以读者能够透过历史中特定群体的消费行为来窥探当时经济发展与社会风尚的独特视角,为我们构建了更立体、更丰富、更生动的历史场景。
02
推荐书目二
《明代宦官制度研究》
推荐人:顾菲
推荐语
明代被视为“宦祸”严重的朝代,这表明人们对于宦官的基本看法即“一代之弊”。然而,在文人士大夫掌握国家话语权古代社会中,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的斗争不断,宦官专政的合法性在本朝受到持续的批评,因此,对于宦官的“声名狼藉”应有所辨别。近年来,得益于史料的拓展,学界有关明代宦官教育、思想、个人生活的成果增多,然而,对于宦官的研究不可脱离政治史,以制度研究为基础进行评判,更能加深对于在历史洪流中的宦官的理解。
《明代宦官制度研究》是胡丹所著的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明代宦官制度的作品,作者大量发掘碑刻、墓志、地方志等史料,对明代宦官制度进行全新的梳理,并厘清以往一些重大问题,如太祖禁止宦官干政的祖制、宦职与有司之间关系等,还提出了“三元二轨”和“三堂体制”的学术概念,动态地考察了明代宦官与整个政权相生相伴而非单纯依附皇权的地位。
03
推荐书目三
《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
推荐人:龚然
推荐语
司马迁身处伟大而又变动的汉武帝时代,基于父亲遗命和自我抱负,完成《史记》的创作。司马迁“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李陵之祸,武帝时代政治的压抑时,他是如何与现实和解,超越桎梏,避免触犯时讳,真实地保留历史记录的?
《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是研究《史记》的著作之一,其作者逮耀东先生从《史记》的架构安排,篇章联系,撰写方法等方面入手,探究《史记》背后司马迁的深意和思想内核。本书对于司马迁父子于学术思想整理做出的贡献,武帝时代“一人有庆,万民赖之”君主权威的树立,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的当政特点,封禅事的进行,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以及“太史公曰”对于中国后世史学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阅读本书,我们可以对司马迁在《史记》中抒发的满腔抑郁和自我超越有更深刻的理解。
04
推荐书目四
《桯史》
推荐人:黄吕斯怡
推荐语
《桯史》是宋代岳珂所著,是记载两宋朝野见闻的一部史料随笔。岳珂,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孙子,敷文阁侍制岳霖的次子。庆元四年岳珂参加洪州(今江西南昌)漕试中举,逐渐步入官场。嘉泰四年赴京考试,岳珂在京都接触了很多岳飞同事朋友的后代,更广泛多方面地搜集了岳飞的遗事,更加了解了自己的祖父。相比于岳飞这位一生征战沙场的武将,岳珂在官场上则是一名文官,他所见所闻更多时候来自朝中,这也是我们能透过《桯史》看到南宋政治的基本原因。
《桯史》共十五卷,是一部集史料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书籍。阅读本书能通过岳珂之手来看南宋的政治局面。皇帝的昏庸、官僚集团的无能、士人的苦闷和宰相的专权,使得南宋的政治环境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也为南宋的灭亡埋下导火索。长期以来的腐败麻木,即使是有识之士、有志之士也挽救不了这破败不堪的政权,可能会换来一口喘息的机会,但那也是苟延残喘。
总结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纵横捭阖间,硝烟瓦砾后。它体现在明宦官制度的精巧,体现在书画市场的激荡,体现在司马迁的伏案执笔,体现在岳珂眼中的南宋政治。历史不是厚重繁琐的文稿,也不是尘封已久的往事,细致、绵密的探索背后,是历史积淀酝酿的深沉久远,是不断接近“真”的清醒明智,是思考带来的心灵原野上的漫步。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